目录二本考研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历史系是冷门专业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好考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报录比例 313历史学基础难哭了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中国史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7所开设中国史专业的大学参与了评估,其中排名前2的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图片是中国史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
下面具体介绍下四大顶级院校
(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厅哗桐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生。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芦知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
(二)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是复旦大学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则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当代中国史七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均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安排的需要,基本学科架构主要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则不限于此。除此三者外,还按照专门史、历史文献学、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等上述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组织。
(三)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一级学科于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扮坦历史学院的中国史学科,门类齐全,除以清史研究为突出特色外,秦汉、唐宋和民国史的研究力量也较为雄厚。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二级学科,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世界史学科则以西方中世纪和近现代史方面的研究力量较强,其环境史研究的特长,正逐渐形成。考古学科侧重北方民族考古,现正朝气蓬勃地快速发展,力图取得全面进步。
(四)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已成为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和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
考研大战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侥幸上岸的一员,回顾整个考研过程,虽然多次在复习过程中崩溃,但好在结果还令人满意。在这里简要说一下我的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总体来说,考研主要分为四个过程: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复习、初试和复试桥扰。
一、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
这是考研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确定目标学校时一定要慎重,因为每个学校的专业课考试题目不一样,后期如果临时调整目标会对复习过程产生影响。不管是考学科教学、中国史、世界史还是考古文博,我都建议尽量多地搜集一些历年真题,看看自己比较适合考哪个。如中国史的专业课分为自主命题和统考:自主命题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人大考633历史学综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古代汉语),南大和社科院古代近代分开考;统考则是313,中国史世界史都考。此外学校的历年分数线、报录比、地理位置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复习
1、英语
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一般来说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一比二要难一些。复习英语的基础是单词,背单词贯穿考研全程,我建议买任意一本单词书即可,一遍一核友遍地背,用手盖住汉语意思,认识就可以跳过,不认识的标记出来再背,这样循环往复,需要背的单词量就越来越少了。
英语的历年真题是最宝贵的资源,题型分为完形、阅读、新题型、翻译和作文。刚开始自己做阅读的时候肯定会错一大片,不要慌,每做完一篇就参照译文把不认识的单词意思标注上去,并思考为什么选错了,为什么应该选这个。
考研英语是有独特的做题思路的,这里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在B站上就能搜到,可以学习一下解题思路。作文也十分重要,不管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都需要自己多背多写,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板。我参考的是王江涛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词汇和句式相对简单,容易模仿,但不要直接背原句,可以适当修改一下。
英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字体和字迹,一定要整洁清楚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我练习的是手写印刷体,先描字帖,再慢慢自己练,每天十分钟,后期呈现的卷面效果会好很多。
2、政治
政治是比较简单的一门科目,开始复习时间可以在9月后,投入精力也比较少。
前期复习我建议多看徐涛老师的政治网课,可以搭配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边看网课边在书上勾画知识点,看完一章就做相应的选择题。等所有单元都复习一遍之后,就开始做各个老师出的选择题,只要能找到的都做做,因为选择题做起来很快,做完之后对答案,积累错题,再重新复习一下对应的知识点,一定要完全弄懂,保证下次不再做错。
主观题只需12月份背背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即可,不放心的话还可以背肖八、徐涛八套卷等。总之信肖老就对了!一般都能考到60+,对政治不用太担心。
3、专业课
专业课是难度最大的科目,分值也最高(300分),越早开始复习越好。人大中国史633有八个名词解释、四个论述题(四选三)、两个材料题和两段古汉语句读翻译。
我参考的教材是朱绍侯老师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程+朱英老师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边看边搭建知识框架,标记重点问题,特别是一些能在时间线上串起来的大问题,如科举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一定要各个时间段对比着来记。
基础性的书我还看了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简史》
张岂之先生的《中国历史十五讲》和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主要作用就是明晰历史脉络,强化史实记忆。
此外还有各种考研历史书,如长孙博系列、范无聊系列等,一些微信公众号如“历史学考研与就业”、“青史考研帮”等也会出题库,大家可以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整理出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名词解释和论述,打印出来再一遍遍地背。背资料也有技巧,不是每个字都要背过,可以只背关键词和关键句等,其他内容理解透彻,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即可。我建议考前至少需要把全部资料背三遍以上,后期就算实在背不过也要多看几遍,标出最最重点的题目,考前几天再翻一遍,加深印象。
答题时讲清史实是基础,要想得高分还需要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但这样复习起来强度太大,所以我建议背书之外多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可以定期翻阅《历史研究》期刊
《近代史研究》期刊。
看看最近哪些大佬又新发表了什么文章,出了什么书,尽量读一读做好笔记。目标学校院系的也要定期去看看,特别是老师的最新研究成果,说不定就会考到某个老师的某个研究点。
总之,专业改消槐课复习是非常庞杂的,考背诵能力,也考历史积累。本专业的同学多多少少还有三四年的上课积累,跨专业的同学完全是凭自己对历史的一腔热爱,非常不容易。虽然很难,但只要尝试了尽力了就有希望,所以一定不要放弃。
三、初试
初试一般是在12月的下旬,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语,第二天上午考专业课(专业课是发一个单独的密封信封,里面有试卷和空白答题纸,要赶快写不然做不完,但字迹要保持整洁清楚)。建议大家第一天考完先不要刷手机,把有关考研群都屏蔽,因为其他同学的讨论很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心态。以我自己为例,考完英语后觉得有点难,但是群里大家都在说今年英语很简单,各种讨论答案等,导致我以为自己考砸了,也影响了晚上的复习状态,但出成绩时我的英语反而是最理想的。微博上也可能会流出各种参考答案,但是都不准确,这时就真的要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切等考完最后一场再说。
四、复试
过了初试还会有复试,一般是在出成绩的下一个月,今年人大是三月初复试,在各大高校里还是比较早的。复试还需要考专业课知识和英语,所以如果参照往年分数线有机会进入复试,就要抓紧认真复习。
专业课考两道论述题,英语考阅读翻译等,相对比较简单,大头是面试。英语面试需要提前准备自我介绍,老师会根据你的介绍再提问,还有抽题回答环节。老师提问时最尴尬的就是听不懂老师问的问题,如果英语听力和口语不大好,前期一定要多练习一下,找同学模拟考官。
专业课面试是关键环节,考察你的精神状态、专业素养、未来规划等,自信大方即可,老师们都很和蔼,跟英语一样,也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有抽题回答环节。有些同学会担心自己的分数比较低,刚刚压线比较危险,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在老师眼里,过了初试来复试的都差不多,只要面试表现足够优秀,最后总分高就行,因此考完初试或者出成绩后一定要好好准备,脚踏实地,不要浮躁。
复试参考书
《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张静如,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北京市高校党校协作组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黄小寒主编,郇庆治、张守民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考研是一场时间耐心恒心与努力和方法的综合性战争。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更不要认为自己准备的时间没有其他人早而终日惶惶不安,以本人为例:本人跨专业考研之前对历史专业一无所知,是从考前五个月开始才决定考研,每一本资料都是自己上网搜索购买的,当资料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已经快八月份了。和研友一起在自习室里经历了最炎热的日子,当时的条件大致是坐在椅子上面二十分钟左右,椅子上面就会冒汗,可是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苦的,但是考研学习进度却很慢,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准备的太晚,没有一点信心,所以即使扛住了炎热却终究因为内心惶恐而无法安心学习,总是一遍遍的往家跑。
直到九月份才定下心来,也只有在定下心后才意识到时间真的不多了,好在本人心理素质较好,能够及时的克服消极情绪,全力以赴备考,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下具体目标,即使在自习室中没有完成,也会带着书回去边泡脚边学习直到完成任务。到了十一月中旬终于把教材都看完了,大纲也浏览了三遍,值得提醒的是,由于教材过多。
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两册、
李侃的中国近代史、
王桧林的中国现代史、
郭大钧的中国当代史
古代史教材比较难懂,知识零碎,所以很有必要借助大纲了解知识的框架帮助自己树立知识点并掌握重点,同时也提醒大家,真题是绝对经典有价值的,除了背诵大纲,长孙博的《名词解释》以外,长孙博的《历年真题》也是非常有必要认真学习的,若时间不够可以集中学习与所报学校性质较接近的学院真题——这不是要大家去死记硬背,是要你理解学习出题方式及答题重点。
关于英语强烈建议大家坚持每天看单词句子、至少做一篇阅读理解以便在真题中把握重点词汇语法。而政治确实是一个可以提高总成绩的科目,但不建议作为重点科目去备考,可以在考前一个月左右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根据大纲重点熟记相关知识点,看够两遍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真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查漏补缺,最后的时间再去通过各种预测卷掌握时政要点。(本人觉得如果时间不是特别充裕这样复习政治基本可以取得及格以上成绩,当然,如果自身时间充足且学起来比较困难,可以适当多花费一些时间,但仍不提倡用时过多,毕竟专业课才是重中之重)完成以上内容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则需要定下心按照考试规则去认真模拟几套各科真题试卷。但一定要记住,无论成绩如何,都不是最后的结果,这样模拟知识去熟悉过程,每人很有可能没有身临其境而没有全力以赴。
最后要总结的就是:学习方法+良好心态+恒心=成功的独一捷径。当然,我从内心是非常感谢博仁考研机构的老师的,他们从咨询到授课都保持热情与耐心的态度,尤其作为一名跨考生,我非常庆幸自己接触到该机构并在梳理知识点方面得到老师的及时指点,再次感谢他们的帮助成就了我的考研梦!愿未来的你们也能够感受到博仁教育的魅力,从我这里取得一点有限的经验,少走弯路,不忘初心,一举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五、一些建议
1、考研是一场拉锯战,不仅拼你的知识也拼你的毅力,要细水长流,慢慢积累,从开始坚持到最后。但复习累了的时候也可以适当休息,不必非逼着自己学习。当然休息频率要适中,不能说半天学习半天休息,一周大概可以学习六天左右(早八晚十一),剩下一天可以睡个懒觉散散心等,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2、从开始复习起建议大家到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复习(尽量不要在宿舍),固定位置,这样每天在座位上坐下后就会自动进入学习状态。手机不要放桌面上,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来玩,可以放书包里或者交给一同学习的朋友,等中午吃饭或者晚上睡觉前再适当刷刷微博聊聊天等。
3、考研期间心态很重要,焦虑崩溃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可以向朋友或者家人们倾诉,不要自己憋在心里,不然会越来越绝望。人生也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路可以走,看开一些,条条大路通罗马,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考研风雨路,只有自己走完全程才能切实体会到其中的喜怒哀乐,不管上岸与否,这都是人生中一段难得的经历。祝各位考研er完美发挥,成功上岸!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如下: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考研分数线:360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分数线:375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分数线:365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数线:351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考研分数线:367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分数线:345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理学考研分数线:300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工学考研分数线:310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医学考研分数线:375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考研分数线:375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考研分数线:361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财政金融学院)考研分数线:401分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国际学院)考研分数线:397分
相关变化:
农业由去年的300分上涨至今年的320分,涨幅达到20分,艺术无论学硕还是专硕上涨16分,新闻与传播、历史学均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15分。
图书情报专业今年遭遇滑铁卢,由去年的245分下降至今年的195分,降幅达到50分之多纯态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去年该专业的分数线过高,导致今年考生不敢扎堆报考或者大胆尝试,选择比较保守,才出现如此情况,工学、文物与博物馆的复试基本线均下降20分,医学、翻译复试基本线均下降15分。
目前具体院系分数线还没有具体公布,依照金融经济领域复试基本线看,院系分数线只高不低,400分以上的高分学霸扎堆,堪比神仙打架,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之一,毕竟无论专业实力还是就业前景都是非常之好、做誉国内顶尖。
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不仅要求总分很高,而且单科分数也很苛刻,比闭闹较可惜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并没有东南大学针对高分考生的优惠政策,比如初试总分超过复试线20分及以上,单科可以适当降低分数。
2022年考研人大历史学345分可以上岸。
中国人民大学是三十四所自划线的大学之一,它的分数线与国家线不正神同,不是由国袭巧家统一举禅亏划线,而是由学校自主确定。去年人大历史学的分数为350分。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5年9月,下设历史系、清史研究所;2013年10月,又增设考古文博系。有专任教师80人,包括教授29人,副教授26人,讲师25人。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分数线如下:
哲学:总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5、55、90、90分;经济学:总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5、55、90、90分;法学:总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5、55、90、90分;教育学:总分36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60、60、180 文学郑吵逗:总分36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60、60、90、90分;历史学:总分336,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5、55、180
理学:总分31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0、50、90、90分;工学:总分300,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0、50、80、80分;医学:总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5、55、180 管理学:总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5、55、90、90分;艺术学:总分365,科目一到四分别为50、50、90、90分;财政学院金融总分390,国际学院金融380,应用统计380,税务390,国际商务355
理学科目的国家线和去年对比,是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涨趋势,对于报考学生们而言,这其实并没有符合预计。很多教育专家和学生预测今年人大理学国家线是会出现上涨趋势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该碰备校是文科强校,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目前来看,人大国家线之所以这么调整,或许和维持人才数量平衡、教喊卖育资源平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