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南浔古镇的风俗 乌镇是哪个朝代建的 乌镇的历史文化 乌镇十大名吃 乌镇的历史文化简介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是个具有6000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
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
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
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一条流水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
水中不时有乌篷船依呀往返;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乌镇最著名的产品有三:三白酒系纯粮酿造,工艺古朴,酒香醇厚,饮虚或陪后三日不绝于口;蜡染花布蓝白相间,点缀出江南特有风情;姑嫂饼香酥脆甜声名远播四海。
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
乌镇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成衣制造、出口为特色。
耕地6万余亩,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乌镇自来水覆盖率达100%,差蠢有广播电视站及市级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卫生院及戒毒所。
水上客运码头、汽车站、禽蛋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及垃圾填埋场各一个,农贸市场3个,占地50亩和15亩的团弯停车场各一个。
全镇共有图书馆(室)16个,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各一个。
共有学校7所,在校学生约6400多人。
浙江乌镇导游词
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乡。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的考证表明,大约在6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唐时,乌镇就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乌镇的建镇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历史上曾以河为界分为乌、青两镇。河西为乌镇隶属于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隶属于嘉兴府桐乡县,至直1950年乌青两镇才正式合并,统称为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到今天。
乌镇景区是2001年1月1日正式开放的,虽然开发较晚,但起步较高,保存得非常完整,整个开发过程坚持了“以旧修旧、整旧如故”的原则。现在景区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把他们全部搬走,他们原来怎么生活现在几乎仍然怎么生活,乌镇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着的古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河名为东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连通京杭运河。河对岸的古民居里现在还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乌镇是一个真正的活着的水乡古镇。
在这边不远处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桥——逢源双桥。跟一个成词结合起来就是说左右逢源的意思了,还可以看到在这座桥上面有一个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的下面还有一排水栅栏,在当时这排水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的作用。
过桥以后,首先来到的是财神湾,原先这不叫财神湾,而叫转船湾,乌镇的水系比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栅头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头,所以当地人就在这儿开塘挖河烂物造了一个能转船的地方,同时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地方的转船湾,便借用前面的财神堂命名为财饥悉液神湾。
回过头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药店,它的规模虽然小于杭州的胡庆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创建的,并由他的孙子陆渠清将药店搬到这里,在柜台四周约有300多只药材柜。
看完药店接着往前走,接下来看到的就是刚才所说的财神堂了,在乌镇历来都有接五路的习俗,所谓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这一位财神就是东路的文财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为官正直,对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来自己的心都掏给了商纣王,当时百姓为此很敬重比干,特别是一些商人,他们认为做生意就应该诚心诚意,象比干一样,所以比干奉为财神。
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街叫东大街,全长1300米,走的都是旧石板路,两旁都是古民居,整条街上还居住着350多户人家有将近1000的人口。望过去非常整齐干净,因为开发时把所有的三线两管全都下地了,现在两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电的,并家家户户帮他们装好了抽水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边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开发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环境。
江南百床馆
了各位领导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江南百床馆,顾名思义就是从江浙一带收集过来的各式各样的古床。这个老宅子是当地姓赵的一个大户人家,七进深的一个老宅子。首先我们看到的第一张床是我们这个展览馆当中年代最久的一张床: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至少有400年历史了,明式家具简洁大方,用料讲究,整张床都是用黄榉木所做的。接着我们住里进,里面有一张是百床馆中的镇馆之宝,拔步千工床。
在这看到的是清,拔步千工床,为什么说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个木匠需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时间了。雕刻之精致也谓之巧夺天陆销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时以108为吉祥数字,而且此床为新婚床,加上一对新婚夫妻刚巧凑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了,此床占地面积达六个多平方,共有四进深,第一进是换鞋处,第二进是更衣室,第三进是放马桶箱的,在古代称它为子孙桶,就是现在家里的卫生间了。最后一进是主人睡觉休息时所用的,设备这齐全相当于现在的套房。在这床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悬挂在空中的那块木牌了,是以前做床的木匠送给那床的主人的,相当于现在的一张贺卡,还有一种说话,此牌就好比咱们现在住酒店挂在门上的请勿打扰牌哦
看完千工床再往里走,在这一进可以看到的是三张风格一样的床,是属于中西合璧的,在床两边还有两个罗马柱是西式的,在床挂落上有牡丹花,牡丹花在中国的古代是国花代表富贵,还有葡萄和双喜,葡萄是多子多孙,多子多福;双喜是中国人结婚时用的代表喜庆。也就是说这床也是当是时结婚时所用的喜床,而这床是民国初留下来的,材料是红木做成的。
那刚才我们看的大部分都是双人床,接下来往里走可以看一下两张小姐床。首先我们看一下,近代的雕花人字匾架子床,它是以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所睡的,虽然是小姐床,但是这张床上它所雕的大部分都是武将的图案,可以说这位小姑娘她是不爱红妆爱武妆,是属于花木兰这一型的,而且她的志向也是非常高,抬头可以看到有两行字,“双手要捞天边月,一石击破心底天”。在这张床上还雕刻了蝙蝠的图案,蝙蝠代表了多福,威武的狮子还起到了避邪的作用。旁边是清代的小姐床,这张小姐床的颜色比较亮丽是红颜色,这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银子漆,床上的人物都是镀金的。
乌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经过时物腊间的洗礼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乌镇,乌镇的建筑风格就是以罩迹滑河成街,街桥相州裤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编》中说“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解释得已够明白。
但何以称“乌”呢?有很多种说法。
一说是“越王诸子争君长海上分封于此,遂为乌余氏,故曰乌墩”;一说“因土地神乌将军而名乌”;一说“乌有乌陀古迹,青有昭明青锁”,故有乌、青之名。
此数说前人都提出异议,以为或无证,档伍燃或橘斗附会,或缺乏历史常识,卢学博编修《乌青镇志》时已详加批驳。同时,他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乡贤在《乌青文献》中提出的:“乌墩、青墩之名,其从来远矣……大都江山自开辟以来,何有其名字?皆世谛流布相承耳,如‘齐鲁青未了’,‘澄江静如练’,是为山水传神写照语也。乌青之义盖类此。”
乌镇是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其实,这类在当地并不鲜见。
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
红墩、紫墩的命名为乌墩名称的传神写照说提供了现实的佐证。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行虚(李乐在《乌青镇志》中说:“镇,周属吴,吴戍兵备越名为戍。”“乌镇古谓之乌墩,后因吴越钱镠王戍兵于此,称乌戍,今名乌镇。”)但他显然将钱镠王之“吴越”与春秋之“吴越”弄混淆了。
在正式的行政建制称谓中,自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且钱镠王之吴越国的北方疆界远达常熟,乌镇相对内陆,故此说显有不通。
乌镇位于东经120°54′,北纬30°64′。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地级市)桐乡市(县级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接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浙江,江苏)三市(嘉兴,湖州,苏州)交界之处。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乌镇的历史悠久,乌镇最初并不是叫这个名字,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国家的兼并与融合而得名,乌镇的建筑有着自己的风格,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保存着原有晚清的水乡古镇的格局。乌镇的建筑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整体美。
乌镇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在有着更多的人选择去乌镇旅游,乌镇也被人们称之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古人在此繁衍生息也给后人留下了生存的痕迹。在春秋战国时期,乌镇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乌戍。乌镇属于吴越的公共管辖范围,因为在于边境地区所以吴国为了防止越国的侵略而在此驻兵。所以“乌戍”就是这样来的,但是在唐朝以后,乌镇却没有叫做乌戍的历史记载。唐朝的时候乌镇叫做乌青镇,在元丰初年的的时候为了不与光宗的讳冲突,所以在当时乌镇改名为“乌镇”和“青镇”,乌镇也被划分为两个区兆枣域,直到1950年,乌镇与青镇合并,统称为乌镇,从此以后乌镇的名字便定下来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生改变。乌镇的历史经历过多次分分合合,最终确定于隶属嘉兴。
乌镇的建筑风格是典型嫌带的江南水乡,直到现在乌镇一直保持着晚晴的水乡格局,所以直到现在乌镇一直都是明清时期的砖木风格。乌镇的建筑都有着高马头墙的设计,主要用于防火和防风,左右对称,造型优美。乌镇有着非常多的小巷子,建设规模也十分的大,直到现在依旧保持着历史的样子。
乌镇族者拆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建筑也有着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