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有气节的历史人物故事

  • 历史
  • 2024-01-18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其事迹当时就声震华夏,被宋高宗称誉为“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史称其“独处冷山,节侔苏武”,是垂范史册的风节名臣。乐平历史上称之“洪公气节”,则缘由于此。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那么,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气节在古代中国人的意义

夏明翰

1928年初,中共党员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汉被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

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28岁的夏明翰在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愤然诗句后慷慨赴死。

他的遗言为千万人记忆,然而很少有人记得,在他赴死的一年前,1927年的春天,夏明翰在听闻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后,悲愤地写过:“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一年以后,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骨气”两个字深深地烙入中华的脊梁。

3、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中国有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

1、吉鸿昌:“我是中国人!”

1931年秋,吉鸿昌率团到美国考察。在纽约,吉鸿昌常被人误认为是日本人,吉总是郑重严肃地告诉对方:“我是中国人!”一听是中国人,美国人的眼里充满不屑。面对洋人的嘲笑和侮辱,吉鸿昌气愤异常,他亲自做了一块纸牌挂在自己的胸前,纸牌上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

2、霍元甲:打破“东亚病夫”的侮辱

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比音在上海登广告,辱我为“东亚病夫”,霍元甲应友人之邀赴上海比武。慑于霍元甲的威名,奥比音最终未敢交手随即消失。“东亚病夫”的挑衅与侮辱,深深地伤害了大清人民那本就敏感而易受伤的感情,霍元甲就在这个时候闪亮登场。

3、文天祥:以死报国

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文天祥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4、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在赴法留学专攻美术期间,他遭到了洋学生的歧视,被诬为“生就的当亡国奴的材料”,徐悲鸿面对挑衅,义正词严地予以回击,并以虚心好学换来了一个个优异成绩,折服了对手,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有气节的人值得敬佩

1、洪皓

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宋饶州乐平县金山乡岩前村(今属乐平市洪岩镇)人,南宋初年著名爱国英雄。

他出使金国,被羁留15年,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坚贞不屈,死守大宋使节印符,不辱朝廷使命,历尽艰辛,终于全节而归。

其事迹当时就声震华夏,被宋高宗称誉为“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史称其“独处冷山,节侔苏武”,是垂范史册的风节名臣。乐平历史上称之“洪公气节”,则缘由于此。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知泗州(今江苏盱眙北)兼淮南、京东等路抚谕使,对付叛军李成。五月,宋高宗准备将都城由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以避金兵锋芒。

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谏阻。他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却因此为高宗赏识。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任大金通问使,率队出使金国。八月,赴金国至太原,被金扣押,十二月被迁往云中(今山西大同市),在同行的副使被诱降的情况下,洪皓宁死不屈。

在云中,见到金国权臣完颜宗翰,完颜宗翰不许洪皓请归二帝之要求,逼迫他到金廷操纵的伪齐刘豫政权去当官。洪皓严词拒绝。完颜宗翰大怒,下令推出斩首。

两名壮士“执剑夹承”,拥之以下。洪皓面不改色,从容而行。一位贵族见状,深受感动,不觉失声说道:“真忠臣也。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有谁

1、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2、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中国文人三大气节

1、林则徐

林则徐, 福建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2、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赵构御览岳飞奏疏后,亲赐御札嘉奖,都督府也将刘光世军情况通报岳飞。拨刘光世军与岳飞,似成定局,不意张浚和秦桧从中梗阻,赵构听从张浚之议,置已决之“前议”于不顾,又下诏给岳飞说:“淮西合军,颇有曲折。”不将刘光世军拨与岳飞。

张浚见了岳飞,撇开归刘军与岳飞之“前议”,以淮西军中人事安排相问,岳飞耿直的回答却遭张浚讥刺。岳飞胸中积忿,上了一道乞罢军职的札子,不等批示,只向随行机密官黄纵略事交代后,就离开建康,回到庐山母墓旁守制了。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的全部内容,1、林则徐 林则徐,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