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8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初二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 数学
  • 2023-05-01
目录
  • 人教版8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 8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学
  • 八年级上册数学笔记知识点
  • 八年级数学上册书本电子版

  • 人教版8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学习 八年级 数学知识点的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侍蔽里猎取到真智才学,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11-12章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知识概念

    1.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

    (1)“边角边”简称“SAS”

    (2)“角边角”简称“ASA”

    (3)“边边边”简称“SSS”

    (4)“角角边”简称“AAS”

    (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坦镇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在学习三角形的全等时,教师应该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出发,引出全等图形进而引出全等三角形。通过直观的理解和比较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奥妙之处。在经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等探索中激发学生的集合思维,启发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集合的真正魅力。

    第十二章 轴对称

    知识概念

    1.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6.等边三角形角的特点: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在建立在轴对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的图形进行分析鉴赏,亲身经历数学美,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的性质和判定,并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13-14章

    第十三章 实数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老信州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3.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4.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5.数a的相反数是-a,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实数部分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重点是实数的意义和实数的分类;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知识概念

    1.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一般式:y=kx(k≠0),其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3.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一次函数是初中学生学习函数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它函数知识的基石。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教师应该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变量,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事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变化与对应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侧重于理解和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习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乐趣。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15章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n都是正数)

    2.. 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

    3. 整式的乘法

    (1)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平方差公式:

    5.完全平方公式:

    6.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0,m、n都是正数,且m>n).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如,(-2.50=1),则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a≠0,p是正整数), 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 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

    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7.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法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8.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的一般方法:1. 提公共因式法2. 运用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

    分解因式的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这章内容知识点较多,表面看来零碎的概念和性质也较多,但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应多准备些小组合作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在做题中体验数学法则、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提高做题效率。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4.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5.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6.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7.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与八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8.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9.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0.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8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智慧的源泉,知识可以使人明智,陶冶人们的灵魂。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1

    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纤贺,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两边所成的角。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4、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 “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6、全等变换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一般来讲,应根据题设并结合图形,先确定两个三角形已知相等的边或角,然后按照判定公理或定理,寻找并证明还缺少的条件,其基本思路是:

    a.有两边对应相等,找夹角对应相等,或第三边对应相等.前者利用SAS判定,后者利用SSS判定.

    b.有两角对应相等,找夹边对应相等,或任一等角的对边对应相等,前者利用ASA判定,后者利用AAS判定。

    c.有一边和该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找另一角对应相等,利用AAS判定。

    d.有一边和该边的邻角对应相等,找夹等角的另一边对应相等,或另一角对应相等,前者利用SAS判定,后者利用AAS判定。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2

    角的平分线1、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均分为两个相同的角的射线叫该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①平分线上的点;②点到边的距离;

    3、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4、方法规律

    (1)有角平分线,通常向角两边引垂线。

    (2)证明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关键是要证明这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即证明线段相等。常用方法有:使用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利用面积相等,但特别要注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3)注意:证题时可直接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不必去找全等三角形。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1、课后分析看例题??

    课堂上例题弄懂了,并不说明你具备了解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课后还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分析例题。由于新的知识的掌握、知识面的扩展以及老师的引导前察、点拨,再看例题时则对难点有了不同毁悔派的认识,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对题中基础知识的运用,分析、推理方法的选择都会有更深的理解。如果课后不看例题思维就会停留在一个浅层次,无法完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转化过程。???

    2、作业推理识例题??

    做练习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做作业时首先要识别例题,即这道题属于本章节所讲例题的哪一类型;其次要回忆上课老师是如何解题的,再分析有几种解题方法,最后明确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如果识记不清或对以前学过的例题产生了遗忘,要不惜时间去翻阅、分析、记忆。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初二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学

    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八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现将我整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大家分享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勾股定理

    1.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是c,那么勾股定理的公式为a 2 +b 2 =c 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断三角形为钝角、锐角或直角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其中AB=c为最长边:如果a²+b²=c²,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一次函数

    (一)一次函数是函数中的一种,一般形如y=kx+b(k,b是常数,k≠0),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y=kx+b(k为常数,k≠0),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二)函数腔洞铅三要素

    1.定义域:设x、y是两个变量,变量x的变化范围为D,如果对于每一个数x∈D,变量y遵照一定的法则总有确定的数值与之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记作y=f(x),x∈D,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数集D称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在函数经典定义中,因变量改变而改变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在函数现代定义中是指定义域中所有元素在某个对应伍好法则下对应的所有的象所组成的集合。如:f(x)=x,那么f(x)的取颤升值范围就是函数f(x)的值域。

    3.对应法则:一般地说,在函数记号y=f(x)中,“f”即表示对应法则,等式y=f(x)表明,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的x值,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即可得到值域中唯一y值。

    (三)一次函数的表示方法

    1.解析式法:用含自变量x的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

    2.列表法:把一系列x的值对应的函数值y列成一个表来表示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象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四)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0)(k不等于0,且k,b为常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交点,坐标为(0,b)。当y=0时,该函数图象在x轴上的交点坐标为(-b/k,0)。

    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anθ(角θ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θ≠90°)。

    4.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象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5.函数图象性质:当k相同,且b不相等,图像平行;当k不同,且b相等,图象相交于Y轴;当k互为负倒数时,两直线垂直。

    6.平移时:上加下减在末尾,左加右减在中间。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平移性质

    (1)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多次连续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4)偶数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5)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6)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3.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某一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4.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等于旋转角。

    八年级上册数学笔记知识点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学习 方法 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这种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

    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

    二、证明

    1、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路樱扰是将原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平角。一般需要作辅助。

    (2)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补角。

    3、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关系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芹纤证明过程。在证明时需注意:①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②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脊首旦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书本电子版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吵举耐所帮助。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轴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答培。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

    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

    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

    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y=0,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x=0,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初二数学复习方法

    按部就班

    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升春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强调理解

    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新学一个定理,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基本训练

    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高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重视错误

    订一个错题本,专门搜集自己的错题,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复习时,这个错题本也就成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数学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妄想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熟记书本内容后将书后习题认真写好,有些同学可能认为书后习题太简单不值得做,这种想法是极不可取的,书后习题的作用不仅帮助你将书本内容记牢,还辅助你将书写格式规范化,从而使自己的解题结构紧密而又严整,公式定理能够运用的恰如其分,以减少考试中无谓的失分。

    平时的数学学习:

    ○1课前认真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得听老师讲课,通过预习,掌握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来解答这类的问题.预习还可以使听课的整体效率提高.具体的预习方法:将书上的题目做完,画出知识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20分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练习册做完.

    ○2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当老师让同学去黑板上演算时,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如果遇到不懂的难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求甚解.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否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课后及时复习.写完作业后对当天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适当地做25分钟左右的课外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其课外题内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课.

    ○4单元测验是为了检测近期的学习情况.其实分数代表的是你的过去,关键的是对于每次考试的总结和吸取教训,是为了让你在期中、期末考得更好.老师经常会在没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考试,所以要及时做到“课后复习”.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2021相关文章:

    ★2021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2021

    ★2021初二上学期数学复习提纲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1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1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2021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