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的历史?那么,土楼的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福建土楼的形成阶段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在这个时期,土楼的规模较小,结构相对简单,大多数土楼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比较粗糙。土楼的基本形式主要是正方形和长方形。最早的土楼记录出现在《重修虔台志》中。
明代(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居民越来越重视教育,建立了学馆和书院,鼓励民众入学,逐渐成为一种风气。这个时期,一些发迹的官宦之家开始大兴土木,按照中原大城市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土楼的建筑形式逐渐变得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标志着福建土楼进入了发展阶段。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时期),福建土楼迎来了鼎盛阶段。这一时期,当地的条丝烟、茶叶等加工业蓬勃发展,产品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同时,由于人口增长,为了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建造更大规模的楼房成为必要。因此,出现了殿堂式的土围楼以及方形、圆形等多种类型的土楼。这些土楼的特点是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工艺精湛、装饰华丽。此外,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在部分土楼的建造中有所体现。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福建土楼的建造活动仍然持续,一直延续至今。这是福建土楼的延续阶段。
土楼的起源与中原居民的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唐宗章二年(669年),唐高宗派遣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中原府兵入闽,驻扎在福建南部的漳州等地。唐末(7-8世纪),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再次大规模南迁,其中许多人定居在福建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北部的建州等地。这些进入福建东南部漳州、泉州等地区的中原汉人,在与原住民的相互融合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闽南话为代表的福佬民系,并通过随后不断向海外迁徙,形成了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的闽南华侨群体。
以上就是土楼的历史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