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温擦哪里?1、物理降温擦拭的部位有颈部、腋窝,因为颈部和腋窝含血管比较密集,可以用酒精和水对在一起进行擦拭。同时可以将患者的耳后、耳括一同擦拭,因为这些部位血液循环比较快,有助于散热。2、注意擦拭的力度要轻,避免损伤患儿皮肤,注意孩子身体保暖,避免着凉,多喝一些温开水。3、那么,物理降温擦哪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发烧时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常用部位与降温方式有关,内容如下:
1、酒精擦浴:可选用血管分布较密集的部位,如肘窝、手腕或大腿腘窝及腹股沟等部位,使用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对于儿童或成年人而言,禁忌在腹部进行酒精擦浴治疗,避免引起肠胃道不适;
2、冰袋冷敷:患者可采用冰袋敷在颈部冷敷,因为该部位大血管较多,高温状态下采用冰袋冷敷,可对大脑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3、洗温水澡:不涉及到具体治疗部位,可通过全身皮肤散发热量。洗温水澡时,注意水温避免过低,需维持在37℃,发热体温可经过体表潮湿皮肤,通过散热方式将体温随水分蒸发带走,当体表温度降低后,发热程度即可减轻。
物理降温通常适用于发热患者,主要适用于38.5℃以下的发热患者。物理降温一方面可以用温水或者酒精擦浴方式,一方面可以用冰袋物理降温的方式。擦浴主要是针对大血管部位,血液、血流丰富部位,通过擦浴可以将热量带走,有利于体温的下降。擦浴部位包括额头、腋窝、腹股沟、腘窝,以及足底等部位。冰块、冰袋放置的位置,在腋窝和腹股沟较多见。
部分病人通过物理降温,体温能够下降。如果病因没有去除,可能体温又会上升,物理降温可以反复应用。对于高热的病人要采取其它方式,比如药物、冰毯等,物理降温只是对症治疗,需明确发热的原因,对因处理,身体才能恢复正常。
有时候如果身体过热,会导致身体机制混乱,发生一些不良状况。所以遇到这种情况都是需要给身体降温的,包括物理降温方法。那么物理降温擦哪些部位呢?
1、颈部:颈部是血管密集的地方,而且是大动脉经过的部位。先稍微解开宝宝的衣服,露出颈部皮肤,然后用打湿的温水毛巾轻轻湿敷宝宝的颈部。同时将宝宝耳后的位置、耳廓也都擦一遍,这些部位循环较快,能帮助散热。
2、腋肘部:腋部是血管密集的部位。稍微解开宝宝的衣服,抬起胳膊,露出腋下皮肤,注意别把衣服弄湿。重新蘸一遍温水,毛巾拧干后再轻轻(腋下皮肤敏感,较好是轻敷而不是用力来回擦)敷在腋下,片刻后将毛巾拿开。
3、大腿根:把宝宝裤子稍微脱一点,露出大腿根部的皮肤,用温水毛巾轻轻蘸,如果宝宝不拒绝,可以加大湿敷的面积。
4、手心:人身体上神经分布较密集的地方是皮肤,尤其是手部皮肤。发烧时手心会很烫,注意不要捂住了手心,注意散热。
5、腹股沟:宝宝发烧物理降温擦身体位置还有腹股沟,这些褶皱处擦拭效果非常好。擦完一侧后给孩子穿好这侧上衣,脱掉另一侧上衣用同样方法进行擦拭。然后脱去孩子一侧裤子,从臀部外侧经腿外侧擦拭至足背,再从大腿根内侧擦拭至足心,再从大腿后经胭窝擦拭至足跟,然后用同样方法擦拭另一侧。
物理降温是指用温热的毛巾在身体擦部位擦拭,可起到退热的效果,但通常物理降温的适用温度是低度或中度者行,而体温超过38.5℃和41℃以上,重度或超高热不适合应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上线擦拭位置是前额部、太阳穴部、颈部、双侧颈动脉部,其次沿下锁骨部擦拭到躯干、前躯干侧、后背部、双侧腹股沟部、双侧腿内部,然后擦拭腘窝部、踝关节部、双侧脚心和双侧手心。经过上述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内到外擦拭三组后立即加盖被子,使体温微微出汗,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
1、物理降温擦拭的部位有颈部、腋窝,因为颈部和腋窝含血管比较密集,可以用酒精和水对在一起进行擦拭。同时可以将患者的耳后、耳括一同擦拭,因为这些部位血液循环比较快,有助于散热。
2、注意擦拭的力度要轻,避免损伤患儿皮肤,注意孩子身体保暖,避免着凉,多喝一些温开水。
3、如果宝宝发烧时体温在38度及以下,可以不用吃退烧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帮患者降下体温。
以上就是物理降温擦哪里的全部内容,擦浴部位包括额头、腋窝、腹股沟、腘窝,以及足底等部位。冰块、冰袋放置的位置,在腋窝和腹股沟较多见。部分病人通过物理降温,体温能够下降。如果病因没有去除,可能体温又会上升,物理降温可以反复应用。对于高热的病人要采取其它方式,比如药物、冰毯等,物理降温只是对症治疗,需明确发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