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灾害有哪些?如常见的蝗虫灾害、水稻螟虫灾害等。这些灾害不仅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甚至可能导致粮食短缺和价格上涨等问题。农业生物灾害具有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应对。此外,外来入侵物种也会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形成新的生物灾害。例如外来物种水葫芦入侵导致的河道生态失衡问题。那么,生物灾害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物灾害主要有虫灾、森林大火、赤潮、鼠灾、瘟疫等。森林大火是目前威胁森林生态系统最严重的灾害之一。由于气候异常,20世纪80~90年代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森林大火,如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森林大火、蒙古境内的森林大火、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等。1987年的中国大兴安岭的一场森林大火,过火林面积达114×104 ha(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1997年的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烧了三个月,在雅加达的上空弥漫着烟尘,街上行人戴上口罩,毁林30多万公顷,死亡人数达300人。
虫灾年年都会发生,殃及世界各地。我国每年因虫灾和森林大火造成林业的损失达20亿元,农业损失100亿元。虫灾主要有蝗灾、棉铃虫灾、水稻虫灾、松毛虫灾等。鼠灾主要是损耗粮食和传播疾病。14世纪(1347~1350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就是一种鼠疫,造成了1/3的欧洲人(2000多万人)死亡。我国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因老鼠损失的粮食达7.2×108 kg。此外,还有白蚁蛀蚀木制房子和家具、蚊子传播疾病等一系列的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可以分三类,分别是动物灾害、微生物灾害、植物病虫灾害。
1、动物灾害
直接导致人畜伤亡,据统计,1907年印度的一只老虎在被击毙前共吃掉当地人436名。20世纪最大的动物吃人案发生在1945年,缅甸兰里岛沼泽的鳄鱼,在一天内吞吃900人。1993年2月5日上午10点,我国内蒙突泉县某村遭群狼袭击,咬伤17人,咬死牲畜数十只。
2、微生物灾害
间接危害人畜如鼠疫,自纪元以来共造成数亿人死亡。历史上,鼠疫是导致高死亡率的大流行病,十四世纪时被称为“黑死病”,曾在欧洲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
3、植物病虫灾害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谷物生产因虫害常年损失14%,因病害损失10%,因草害损失5.8%,病虫草害可夺去农作物产量的30%。具体以农业生物灾害为例,可发现生物灾害常会造成如下毁灭性灾害,即造成农作物面积减产绝收;导致农作物大批量变质;加剧经济损失及灾害扩大趋势。
生物灾害治理对策
从大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应联系和人类对社会经济生产及发展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抑害减灾作用,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必要的防治措施、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避免或减轻灾变,以获得综合的生态效益。
在自然界,人类与各种动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生物灾害就会接踵而至,那么生物灾害包括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生物灾害包括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动物灾害
说到动物灾害,首先要明确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类自从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就成了地球上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人与动物或其他生物之间的厉害关系越来越复杂,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总是把有利于人类自身利益的动物当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反之,则认为是有害的,想方设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灭。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的人虫之战、人鼠之战等等进行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而且愈演愈烈,使人类处于无计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谓的有害动物之外,据统计,全世界危害庄稼的害虫有6000多种。它们每年造成的农业灾害是相当严重的,大灾之时甚至会造成上百万人因饥荒而死。
二、植物灾害
说到植物灾害,许多人就会想到豚草、葛藤、假高梁、加拿大一枝黄花、大米草、水葫芦等等一系列泛滥成灾,祸害农作物及其他林木的恶性草本植物。这些植物生命力强、繁殖迅猛,有的还有毒性。它们抢夺其他农作物的养分,致其死亡。在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地区,每年由于恶性杂草成灾引起的农作物产量减少达50%之多。
森林生物灾害是指森林中微生物、昆虫、鼠类等活动超出一定范围,给森林带来的灾难,如林木链死亡和减产。这类灾害还包括森林火灾,由自然火源引起,当火势失控时,会导致大片森林烧毁。除此之外,森林还可能遭受冻害、雪压、风灾、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等多种灾害,这些统称为森林灾害。自1980年以来,我国每年森林病虫害面积超过1亿亩,导致约1000万立方米的林木生长量减少,以及约500万亩森林枯死。
我国森林中有5020种有害昆虫、2918种病害和160余种鼠类。主要危害森林的害虫包括松毛虫,每年成灾面积约2000万亩,减少松树生产量200万立方米。松毛虫的发育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而降水强度增大则可起到杀虫作用。因此,松毛虫灾害会随着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波动而变化,尤其在太阳黑子活动极大或极小年附近,松毛虫灾害通常较为严重。自解放以来,1957-1958年、1964-1965年、1973年、1976-1977年、1979-1980年、1987年都是松毛虫灾害严重的年份。其他病虫害也有相似的趋势,总体呈上升态势。在海拔低于400米的地区,平均气温等于或高于25℃的地区为常灾区;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间变化的地区为偶灾区;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积温最小,相对安全。
生物灾害分为三类,分别是动物灾害、微生物灾害和植物病虫灾害。
动物灾害:这类灾害直接导致人畜伤亡。例如,据记载,1907年印度的一只老虎在被击毙前共造成436名当地人死亡。20世纪最大的动物吃人事件发生于1945年,缅甸兰里岛沼泽的鳄鱼在一天内吞食了900人。1993年2月5日上午10点,我国内蒙古突泉县某村遭到群狼袭击,造成17人受伤,数十只牲畜死亡。
微生物灾害:这类灾害通常间接危害人畜,例如鼠疫。自纪元以来,鼠疫共造成数亿人死亡。历史上,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在十四世纪欧洲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
植物病虫灾害:这类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尤为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谷物生产因虫害损失约14%,因病害损失10%,因草害损失5.8%,病虫草害总计可夺去农作物产量的30%。以我国为例,生物灾害常会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大量农作物变质,加剧经济损失和灾害扩大趋势。
生物灾害治理对策:为有效控制生物灾害,应从大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社会经济生产和发展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抑害减灾作用。同时,根据地理环境和实际情况,协调运用必要的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避免或减轻灾变,以获得综合的生态效益。
以上就是生物灾害有哪些的全部内容,生物灾害可以分三类,分别是动物灾害、微生物灾害、植物病虫灾害。1、动物灾害 直接导致人畜伤亡,据统计,1907年印度的一只老虎在被击毙前共吃掉当地人436名。20世纪最大的动物吃人案发生在1945年,缅甸兰里岛沼泽的鳄鱼,在一天内吞吃900人。1993年2月5日上午10点,我国内蒙突泉县某村遭群狼袭击,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