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熟悉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如酒精、汽油为易燃液体;浓H2SO4、NaOH等为腐蚀品。粗盐的成分及提纯:主要成分:NaCl。杂质: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物质的量:定义: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那么,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学第一册主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碱金属、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卤素、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碳族元素。
高中第二册主要学习-氮族元素、化学平衡、溶液的电离平衡、pH、几种重要的金属(铝、镁)、盐类的水解、有机物、糖、蛋白质。
高中第三册主要学习-晶体的分类、胶体、化学反应的本质、热化学能量变化、电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化学计算。
扩展资料: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1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1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中化学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
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高一化学合格考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众多,这里列出几项重点内容。
首先,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它不仅排列了元素,还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关系。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周期性规律展现,学习时需注意周期表的排列原理。
接着,化学键是化学反应的核心,包括原子间的化学键、离子间的化学键、共价键等。轻原子中可能涉及单键和双键,而重原子则可能包含单键、双键、三键。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键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
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涉及化学式的表达和计算。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和结果。
氧化还原反应同样重要,它描述了电子转移的过程,了解如何确定氧化数和电子转移数,对于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至关重要。平衡计算则是这类反应的难点,掌握平衡计算方法对于解题非常关键。
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到系统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以及热力学函数的概念。这些知识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另一组重要的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摩尔比影响,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预测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计算则帮助我们掌握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条件。
备考时,建议同学们从这些知识点入手,梳理理论体系,加强练习,关注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危险化学品标志:熟悉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如酒精、汽油为易燃液体;浓H2SO4、NaOH等为腐蚀品。
粗盐的成分及提纯:
主要成分:NaCl。
杂质: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
物质的量:
定义: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于表示微观粒子数目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
非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实例:酒精、蔗糖、SO2、SO3、NH3、CO2等。
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的离子形式: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拆成离子形式。
四大强碱:NaOH、KOH、Ba2、Ca2,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拆成离子形式。
可溶性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拆成离子形式。
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以上知识点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的常考内容,需要熟记并理解。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I2(NaCl)
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
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以上就是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高中化学第一册主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碱金属、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卤素、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碳族元素。高中第二册主要学习-氮族元素、化学平衡、溶液的电离平衡、pH、几种重要的金属(铝、镁)、盐类的水解、有机物、糖、蛋白质。高中第三册主要学习-晶体的分类、胶体、化学反应的本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