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草剂?1. 目前在我国登记的生物除草剂主要包括双丙氨膦。2. 登记的产品为20%双丙氨膦可溶粉剂,主要用于柑橘园和橡胶园杂草的防治。3. 双丙氨膦是一种非选择性内吸输导型高效除草剂,对单、双子叶杂草及多年生杂草均有效。4. 这种除草剂是从链霉菌的发酵液中发现的,并采用生物发酵方法制得。那么,生物除草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目前在我国登记的生物除草剂主要包括双丙氨膦。
2. 登记的产品为20%双丙氨膦可溶粉剂,主要用于柑橘园和橡胶园杂草的防治。
3. 双丙氨膦是一种非选择性内吸输导型高效除草剂,对单、双子叶杂草及多年生杂草均有效。
4. 这种除草剂是从链霉菌的发酵液中发现的,并采用生物发酵方法制得。
5. 双丙氨膦的作用比草甘膦快,比百草枯慢,且对哺乳动物低毒,能够被土壤微生物快速分解。
6. 双丙氨膦本身并无除草活性,其作用机理是在植物体内代谢为草铵膦,草铵膦通过抑制植物光合作用或合作用,导致植物死亡。
多为生长素的类似物,如2,4 -D。其原理主要利用生长素的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不同植物对同一生长素浓度的敏感度不同。大多数杂草为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农作物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单子叶植物。
除草剂一般分为二种:灭生性和选择性除草剂。
对于灭生性除草剂来说它的除草原理是农药被植物吸收后破坏它的生长点细胞而死亡。
对于选择性除草剂来说则因为:不同植物对同一浓度生长素(或农药)溶液的敏感性不同来除草,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作用敏感,而杂草主要是双子叶植物。
生物除草剂是指能够有效地防治特定杂草的活生物产品,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选用能杀灭杂草的天敌,进行人工培养后获得的大剂量生物制剂。生物除草剂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经过人工大批量生产而获得大量生物接种体;二是淹没式应用,以达到迅速感染,并在较短时间内杀灭杂草;三是对非靶标生物及哺乳动物安全,环境相容性好,较少或不存在三致问题。目前在我国登记的生物除草剂只有双丙氨膦。
生物除草剂研究历史和现状
利用生物防除杂草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以往只有利用植食性动物、病原微生物等天敌在自然状态下,通过生态学途径,将杂草种群控制在经济上、生态上与美学上可以接受的水平。随着人们对植物病原菌认识的深人,上世纪中叶开始了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研究。近几十年来,随着植物病原菌的不断分离和研究。尤其是从杂草病株中筛选出来的一些植物病原菌表现出了潜在的除草活性,有可能开发成为可替代化学除草剂的新型生物除草剂。
1981年,Devine在美国被注册登记为第一个生物除草剂,Devine是美国弗罗里达州的棕榈疫霉致病菌株的厚垣孢子悬浮剂,用于防治杂草莫伦藤,防效可达90%以上,且持效期可达2年,被广泛用于桔园杂草防除。在此之后的近15年时间里,没有新的生物除草剂商品推出,在生物除草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断层。其实在此领域内的研究仍十分活跃.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特别对造成停滞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和总结,明确了生物除草剂未来的努力方向和重要攻克的目标。
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被控制杂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生物除草剂的高度专一性、其对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环境条件近于苛刻的需求、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不配套、配方研究技术的落后、市场规模的过小、生产和应用成本较化学除草剂高等等。
以上就是生物除草剂的全部内容,1. 微生物除草剂:这是一种利用某些微生物来抑制杂草生长的方法。常见的微生物除草剂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杂草,破坏其生长点,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例如,一些细菌可以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对杂草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