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知识?5.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那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因为格式问题,文章中有些指数未能正常显示,望同学们知悉~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是刻度尺 。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 103 米;
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
1毫米=10-3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mm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 数字和单位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是秒表 。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 小时,分。
初中 物理知识点 ,虽说不深奥,但是它几乎涵盖了高中物理的所有基誉档础,所以初中生一定要打好物理基础。
史上最全的初中物理知识点【电学】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热学】
1.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
2.晶体和非晶体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3.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
4.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因为温度是内能的标志;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
【力学】
1.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2.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初中物理基本和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考生如何记?不知道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初中物理棚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耐衫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二、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初中物理知识怎么记
口诀一:筷子和树同长高;空中角度总是大。
初中物理是比较难的科目,也是中考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科。下面总结了初中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运动
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v=s t
3.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4.换算关系: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基本的知识点有哪些?需要了解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内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机械能、内能、热量、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要学习的物理规律主要有杠杆原理、功的原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