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四年级语文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一语双关

  • 语文
  • 2023-09-20

四年级语文但愿人长久?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是记叙文体裁。本文是以事为主的记叙文,课文写了苏轼在中秋夜因思念弟弟苏辙而发生的心情变化,从而即兴创作出《水调歌头》的经历。《但愿人长久》原文: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那么,四年级语文但愿人长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但愿人长久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的是,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缘由。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厅中上册课文原文如下图: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

苏轼雀镇(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是什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是记叙文体裁。本文是以事为主的记叙文,课文写了苏轼在中秋夜因思念弟弟苏辙而发生的心情变化,从而即兴创作出《水调歌头》的经历。哪慎颤

《但愿人长久》原文: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李败。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扩展资料:

《但愿人长久》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词意,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男人说但愿人长久的意思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带含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枯悄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没行渣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1.《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课文用词丰富传神,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弟弟的思恋之情,反应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径。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纤拆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3.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扩展资料:

《但愿人长久》的课文原文: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春雹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以上就是四年级语文但愿人长久的全部内容,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