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步骤?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讲解: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2 、那么,物理实验步骤?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控制变量法
1.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 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 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 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 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9. 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 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
1. 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 利用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的关系。
3. 使用图像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压强p=F/S、浮力F=ρ液gV排、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转换法的应用
1. 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2. 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物理实验探究的7个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明确提出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实验目的。
2、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符合一定科学依据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设备和方法,制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严谨地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对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以验证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
6、评估: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检查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分析论证是否合理等,并对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
7、交流与合作:将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整理,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请注意,这些步骤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他相关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物理实验步骤如: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
一、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是物理实验的基础。首先,实验设计是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制定实验方案和设计实验仪器,确定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的过程。实验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实验精度、可重复性、安全性等。
其次,实验操作是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具体执行实验的过程。实验操作需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物理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验证或推翻物理理论。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物理概念和理论的内涵,掌握物理规律的应用方法。同时,物理实验也是推动物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新现象和新规律,推动物理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三、实验类型和方法
物理实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方法,包括基本物理量的测量、物理常数的测定、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物理过程的模拟和演示等。其中,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是物理学实验的基础,包括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流、电压等。
一、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步骤探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在《物理课程标准》中针对初中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特点,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七个要素并对每一个要素的基本要求都作了说明,这七个要素是: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以上依次排列的七个要素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物理课程标准》中结合一些案例对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步骤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中,有些是要求学生通过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就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要素1中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和对要素4中“会使用简单的试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的基本要求等。但是绝大多数是学生通过多次探究活动才能达到的目标,比如要素5中 “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和要素7中“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精神”等。
1、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2、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4、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著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3、有孔的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以上就是物理实验步骤的全部内容,1、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如在探究物质密度的实验中,首先针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物质,有些物质体积相同,质量却不同;而有些物质,体积大小不同,质量却相同,提出设问。2、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根据新的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