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课件,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件:《解简易方程》

  • 数学
  • 2023-05-05
目录
  • 人教版简易方程教案
  •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
  • 谁有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件:《解简易方程》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三篇】

  • 人教版简易方程教案

    【 #课件#导语】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件:《解简易方程》,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袭蚂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缓禅冲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扰歼,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篇二

    教材内容:

    《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更习惯运用算术方法解题,这是因为他们之前长期用算术的思路思考问题,再学列方程时,往往会受到干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多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而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想着重突出这么几点。

    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串,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的理由?

    (生: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设计意图】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说的真好,那么请同学观察这幅图(P57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设计意图】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么它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请同学在书中找到这两个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并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齐读的时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你们能说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例1解析

    师:(出示例1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板书:x+3=9)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电脑显示)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2)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使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我们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设计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解方程要注意:(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设计意图】再一次强调,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掌握解方程的正确格式和步骤,再今后的解题中不会出现格式错误的问题。

    3、巩固练习

    师:你会学老师这样解方程吗?

    请同学们解方程x+3.2=4.6,x+19=30。

    先独立完成,再招学生板书练习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在理解例1的解法后再完成本题,巩固对同种题型解题方法的认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4、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1.8=4

    师:刚才的题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那么下面的题你们会解么?(出示题目:x-2=15,x-1.8=4)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1.8=4并说出你这样做的根据。

    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出上面两道方程,并板书、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

    师: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们计算的过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5.8是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享受到自学的乐趣,明白解这类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让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与此同时再复习巩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填空

    (1)含有()的()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方程的解。

    (3)求()叫做解方程。

    (4)x-15=20这个方程的解是()

    指名学生口头回答。

    2、解下列方程

    x+0.3=1.8x-1.5=4

    x-6=7.6x+5=32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3、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

    解:设平均每小时飞行x千米,

    根据题意,得神纯:

    3x=s

    x=s/3

    答:平均每陪瞎尘小时飞芦禅行s/3千米。

    谁有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案

    【 #五年级#导语】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简易方程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必要知识之一。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

    1、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慧运悄除数

    【篇二】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一、填空。

    1、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吨。

    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个字。

    3、用悄铅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4、根据运算定律写出:

    9n+5n=(+)n=a×0.8×0.125=(×)

    ab=ba运用()定律。

    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186+a表示()

    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3厘米,底是19厘米,它的腰是()。

    8、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乙数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2、5x表示5个x相乘。()

    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1。()

    4、一个三角形,底a缩小5倍,高h扩大5倍,面积就缩小10倍。()

    三、解下列方程。

    3.5x=1402x+5=4015x+6x=168

    5x+1.5=4.513.7—x=5.294.2×3—3x=5.1(写出检验过程)

    四、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1)、一个数的5倍加上3.2,和是38.2,求这个数。

    (2)、3.4比x的3倍少5.6,求x。

    五、列方程解应用题。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4、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前渣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6.用一部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8公顷,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60.4公顷大豆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完

    7、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上衣?

    8、每一个油桶最多装4.5千克油,购买62千克,至少要准备多少只这样的油桶?

    9、某工厂五月份用煤125吨,是四月份用煤量的2.5倍,四月份和五月份共用煤多少吨?

    10、15匹马9天喂了175.5千克饲料,每匹马一天要多少千克饲料?

    11、明明买了6本练习本,兰兰买了3本同样的练习本,明明比兰兰多花1.35元。

    (1)每本练习本多少元?

    (2)明明和兰兰买练习本共花了多少钱?

    【篇三】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一、填空:

    (1)、含有()的()叫方程。如:()

    (2)、使方程左右两边()的()的值,叫方程的解。

    (3)、求()的过程叫解方程。

    (4)、一个加数等于(),减数等于()除数等于(),一个因数等于()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误的画“×”)

    1、a2=a×2。()

    2、x+7是方程。()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4、x+27=50的解是23。()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甲、乙两数之差100是,甲数是a,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100-aB、a-100C、无法确定

    (2)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A、9x+bB、3a-2b<0C、2x+5D、3a=6

    (3)方程7x+5=47的解是()。

    A、x=6B、x=5C、x=7

    (4)下列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书写正确的是()。

    A、x×5写作5xB、x+y写作xyC、a+b写作ab

    (5)三角形面积为S,高为h,三角形底是()。

    A、s÷hB、s÷2÷hC、s×2÷hD、s×h÷2

    【篇四】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一、下面哪些是方程,是方程的在括号里面画“√”。

    4.3+2x=10.3()

    7.9+X<12.6()

    8.9+6X()

    8X=0.5()

    19×2X()

    9.6+2.5X=17.15()

    二、填空。

    (1)13+5x=28变为5x=28-13是根据()。

    (2)72÷3X=6变为3X=72÷6是根据()。

    (3)6a+14=32的解是()。

    (4)当X=()时,6X-5.5=0.5。

    (5)X的5倍与72的差是28,列方程是()。

    三、解下列方程。

    5X+28=486X-12=30

    45-3X=243X-4×6=48

    1.8÷0.3-0.2X=21.2-0.9+5X=0.8

    四、列方程求解。

    1、20减X的2倍,差是7,求X。

    2、82除X的2倍,商是0.2,求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件:《解简易方程》

    【 #课件#导语】数学课件对大家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我们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这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做有目的性了,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简雹 《迎新年》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与生活迎新年>

    二、说教材

    (一)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结构特点

    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的内容,通过课堂的学习将本册前几个单元分数的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加以整合,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本节课教材中安排的3个活动:节日里的活动,长跑接力和有奖游戏,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趣味性与挑战性,能较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分数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寻找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倾听表达等能力,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判咐旁到进一步发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所学分数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基本概念,让学生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知识与发展。

    四、说学法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已经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倍数与因数,以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等知识,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因为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能理解,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待在活动中巩固和提高

    (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

    2、合作交流法.

    课上设计同桌互说、集体汇报等交流活动,完善学生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即将迎来新年,新年里你们一定会计划做许多事情,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我要练习跳舞。

    生:我要去商店买东西。

    生:我要学画画。

    生:我要回奶奶家。

    生:我要回姥姥家。

    生:我要和老师、同学开联欢会

    ……

    师:可见同学们在迎新年的这个节日里想做的事情太多了,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淘气、笑笑班节日里的活动呢?

    生齐:想

    师: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淘气、笑笑班迎新年的活动(板书课题:迎新年)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知识的*]

    (二)探究活动

    活动之一:迎新年

    师:请看淘气和笑笑班所有同学节日里的活动。

    (PPT出示教材第91页的表格)

    生:仔细观察PPT中的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生:……

    师:根据大家获取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自由提问题.大家合作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把表格填完整.

    生:表格中应分别填3/101/53/201/41/10

    [根据表格,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因而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活动之二:长跑接力

    师:刚才对我们对淘气、笑笑班新年里的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可我们学校新年也有活动安排,那就是准备举办一次长跑接力活动。共有5个接力点,你想一想,5个接力点的位置应该在哪里?(生都陷入了沉思,稍候有一小男孩举起了手)

    生1:老师,这5个接力点掘橡包括起点和终点吗?

    生2:我认为包括,图中加上起点和终点共5个点,不正好吗?

    生3:我认为5个接力点不包括起点和终点。你看吧,如果包括,那中间一共才3个点。

    生4:就是,刚才题中说的是5个接力点,绝对不包含起点和终点。(迫不及待)

    (这时,下面很多同学发出了“就是”的声音,都同意生3与生4的看法)

    师:五个接力点都在长跑路线上,请根据下表确定位置.(PPT出示书中插图)

    (学生们有的拿铅笔先试着轻轻地分着,画着,像是在估计着调整着,有的是拿着尺子在量线路的长度,还有的标过又用橡皮擦擦重新又开始算……)

    师:现在谁能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

    生1:我是根据分数进行估计的。

    生2:我是用眼睛大致估计的。

    ……

    师:课件上做的有可以拖动的点,点着它并拖动就可以放在线路的任意位置。

    师:大家觉得这五个接力点确定得公平吗?

    生:讨论一翻后认为不公平.

    师:怎样设计才公平呢?

    生讨论后汇报:如果线路的总长为整体1,那每个接力点的位置该是

    生1:1/6、2/6、3/6、4/6、5/6

    生2补充:1/6、1/3、1/2、2/3、5/6。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5个公平接力点的位置.

    [充分发挥学生集中的智慧,利用多次讨论来解决接力点的设计位置,探讨接力点设计的是否合理等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推理能力]

    活动之三:有奖游戏。

    师:新年里的活动可真丰富,许多有奖游戏等着大家来选择呢?

    (媒体出示课本第92页活动(2)的内容)

    师:你觉得哪个游戏得奖的可能性大?你愿意参加哪个游戏?

    生1:我选第3个游戏,因为得奖的可能性大。

    师:那它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2/4。

    生2:也可以是1/2。

    师:其它2个游戏的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5:第一个红球的可能性是1/10,绿球的可能性是1/5。

    生6:我认为第二个游戏得奖的可能性较难得出。

    师:为什么?

    生6:因为每场电影的人数是不同的,所以难以确定得奖率。

    师:那你们最愿意参加哪个游戏?

    (很多同学都选择游戏3)

    (三)知识的运用

    师:昨天让大家调查生活中的有奖游戏,让我们把调查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哪一种游戏最有吸引力。

    生:汇报交流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在迎新年的一个个游戏活动中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大家学以致用,真了不起!课下请你也来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游戏?

    《设计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设计活动方案”第90页。

    教材分析:

    《设计活动方案》这一专题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在学生学习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其目的是: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另一方面能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更为投入,并且在知识上,已经学习了认识客观事物可能性的大小,了解与相关条件的密切联系,认识了等可能性和分数表示可能性等知识。因此,学生在已积累的可能性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识的愿望更强烈,并会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2、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能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活动学会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自主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

    能按指定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相关的方案。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

    PPT,鳄鱼玩具,红、黄、蓝若干个小球,自制小正方体,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有一些游戏既好玩,里面又有许多小秘密,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摸鳄鱼牙”的游戏。

    2、介绍“大鳄鱼”的玩具,并说明游戏规则。

    3、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摸鳄鱼牙”,鳄鱼有13颗牙齿,按到其中某一颗,鳄鱼嘴会合上,咬住手指。同学、老师参与游戏,其它同学通过游戏想一想,发生鳄鱼咬住手指的可能性是多少?

    4、游戏结束后,让大家说一说,鳄鱼咬住手指的可能性是多少?汇报可能性是1/13,并说明理由。

    5、教师导入,在游戏中我们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了鳄鱼咬手指的可能性是1/13,像这样好玩有趣的游戏你能设计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当一个小设计师。

    板书——设计活动方案。

    [通过游戏环节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积极情境,也点明了本课的目的:用实践的方法巩固、探讨数学知识,简短的谈话形成了切入教学明快而强烈的吸引力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验证,探索新知。

    小小装配员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种颜色的小球,你们看,有红色的、*的,还有蓝色的。那老师接到了数学王国的一份订单,让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订单要求:要在袋子中装入若干个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要求从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为1/6。

    3、老师接到定单后,想到同学们一定能帮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那让我们用学习过的知识,在小组内按定单要求,试着来设计一个装配小球的方法,看一看哪组同学能合作默契,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然后,借助实物进行动手实践,独立思考,最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写出设计的方案。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对于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6这个问题,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活动中自己去理解、体会、实践、验证、领悟的。这样设计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5、学生在充分实验交流的基础上,汇报设计出的各种与众不同的方案。

    6、在交流各组汇报设计的想法,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不急于否定,而是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

    7、交流汇报后,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均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8、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方案的总数,红球数量等,找出各种不同方案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9、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升设计的基本特点。

    [像“可能性”这一类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来教学。不应在教师带领下仅为获一个结论而教学,而应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与探索的机会,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跳跃出来,让他们的灵性无拘无束的展示出来,促进他们在交流、探索、争辩、归纳、提升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三、再次实践、深入理解

    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正方体和水彩笔,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正方体掷出后,“3”朝上的可能性为1/2。

    2、学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交流看法。

    3、全班同学共同来交流,汇报你的设计方案。

    4、教师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法,相机引导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和设计方法的依据。

    5、从两个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或心得吗?

    6、学生汇报自己设计的方法,深化知识点。

    [在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设计活动方案的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做一做”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了合理设计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验证,又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四、联系生活,巩固延伸。

    为班级设计“摸奖”方案

    1、期末快到了,在紧张的学习中,我们班要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摸奖”活动。如果要使每个同学中奖的可能性达到1/2,你准备怎样设计活动方案呢?请你把设计过程简单地写下来。(快快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合理设计,对设计结果开展交流。

    [及时必要的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及时地内化知识。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小结提升,课外实践。

    1、本节课你有什么发现、收获?

    2、出示课后实践题,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活动。

    [巩固深化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收获的快乐和成功,并创设课外实践,激发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应用意识。]

    《铺地砖》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铺地砖”。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综合应用图形、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初步数学意识的好教材。能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大家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

    2.在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大家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中对大家进行美育渗透。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并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情境引入(出示装修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小明卧室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启发学生思考: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汇报。

    3、出示两种地砖(让学生地砖的形状及大小)

    4、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问题?(用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地砖铺满卧室地面,至少要多少块砖?需要多少元?)

    学生小组讨论(四人一组),指名汇报。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试一试

    1、如果要用边长为50cm的正方形地砖,那么铺满整小明卧室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

    2、买这两种地砖大约各需要多少钱?选择哪一种比较合适?

    四、巩固练习

    小明爸爸、妈妈的房间地面的长和宽分别是6m和4m,用哪种地砖铺更少钱?

    (1)组内分工计算;

    (2)交流

    (3)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三篇】

    四、简易方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腔念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郑衡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通过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以及一些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用字母表示比用文字表述更简明易记,所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是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喊圆做。让学生初步接触一点代数知识,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逆向思考,未知数不参加运算,等于缺少一个条件,思维的步骤增加),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节教材的四部分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稍复杂的方程”则是“解方程”的发展。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更感困难一些。例如,已知父亲年龄比儿子大30岁,用a表示儿子岁数,那么a+30既表示父亲岁数总是比儿子岁数大30的年龄关系,又表示父亲的岁数。这是学生初学时的一个难点。首先,他们要理解父子年龄之间的关系,把用语言叙述的这一关系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次,他们往往不习惯将a+30视为一个量,常有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而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个量恰恰是学习列方程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因此,为了保证基础,突破难点,教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内容作出了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安排。即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例1),然后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即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例2和例3),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例4)。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

    长期以来,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然后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而且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的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从国内部分地区的先行实验来看,等式基本性质所反映的数学事实,比较浅显,小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不难发现其变化规律。只要处理得当,把它作为解简易方程的依据也是可行的。

    (3)调整简易方程的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一个相应的措施就是调整简易方程的基本内容,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x=b的简易方程。这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学习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a-x=b,方程变形的过程及其算理解释比较麻烦。至于形如a÷x=b的方程,本质上是分式方程,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需要先去分母,同样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事实上,回避这两种类型的简易方程,并不影响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当需要列出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时,总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成形如x+b=a或bx=a的方程。这也体现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常常可以化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的优势。

    内容调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就比较容易显现出来了,比如,解形如x+a=b与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加上)a,得x=b-a与x=b+a。解形如ax=b与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乘上)a,得x=b÷a与x=ab。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整合。

    过去,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现在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然联系,体现在本单元中,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时,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1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又如第2节中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构成等等。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

    (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用字母表示数

    (第44~52页)教材说明

    本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是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在算术里,人们只对一些具体的、个别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后,就可以表达、研究具有更普遍意义的数量关系。可以说,学习代数就是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开始的。

    本节教材共编排了四道例题。四道例题不仅层层递进,而且各有重点,处理得相当细腻。例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一些书写规定,教材将其分散在例2、例3与练习十中逐步出现,以便于学生掌握和减轻记忆负担。

    例1,着重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

    例2,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同时,介绍含字母式子中省略乘号的书写方法。

    例3,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同时,介绍“平方”的书写方法以及数与字母相乘的书写习惯,进而教学代入求值。

    例4,着重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继续学习代入求值。

    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中安排了一些相应的习题。有配合例题的巩固练习,也有为后继教学铺垫的专项练习,如练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能为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式,如用“S=vt”表示“路程=速度×时间”等,在原教材中安排有例题,现在考虑到学生学了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后,可以类推,所以也作为练习,穿插在练习十中。整个练习十的13道习题,以写出代数式和代入求值为练习重点,形成了由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的系列。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字母代数的优点。比如通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特别是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符号语言比文字语言更为简洁明了。通过从具体的算式抽象出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会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抽象的作用。积累这样的体验和认识,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所学知识都有帮助。

    2.适当加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数式的训练。这是列方程的基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采用书面作业形式,也可以更多地采用口答方式,集体口答、个别口答、小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主要体现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如标准体重随着身高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还体现在说明字母取值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如针对课本中的设问“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教师在引导或评价学生回答时,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常常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此外,对于没有开设英语课或尚未学习英文字母的班级,可以在新授前或新授中,把教材里出现的字母,如a、b、c、h、s、t、v、x,让学生认读,与汉语拼音的读音区别,为数学学习扫除障碍。

    4.本节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1.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

    编写意图

    例1由三道题组成。第(1)题是找出每行图中各组数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用图形、用字母表示的数。

    第(2)题根据已知的条件(一个等式)求出用图形、用字母表示的数,相当于解方程。

    第(3)题是根据给出的数列,找出它的规律,再确定数列中用字母表示的那个数。

    三道题作为正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开始,承接学生的已有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由符号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其共同点是这里的符号或字母都表示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数,如第(3)题中的m表示8。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三题同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写出未知数的值,再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审题后,用自己的话语叙述每小题的规律或已知条件的含义,如:

    (1)左右两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或中间的数减去左边的数就是右边的数。

    (2)三个●相加的和是12;或者●的3倍是12。

    然后各自算出图形或字母所表示的数,再作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或怎样想的。

    小结时,可以提问:这三道题都是用图形或字母表示什么?然后指出: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进而,让学生考虑课本提出的问题: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由此引出例2。

    2.例2。

    编写意图

    (1)例2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出来。课本以乘法交换律为例,说明用字母表示的优点,并介绍字母相乘的习惯写法。然后提出要求: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他运算定律。

    (2)“你知道吗?”的阅读资料,列表介绍了用字母表示常用的长度、面积和质量单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字母的多种用途,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教学建议

    (1)教学例2时,可以让学生先看课本自学,再按课本要求写出其他运算定律。也可以先让学生说出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先用语言叙述,再用字母表示,并完成下表。

    然后看书了解省略乘号的写法,把表中可以省略乘号的地方改过来。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体会同样一条运算定律,用文字语言叙述比较麻烦,有时还不容易说清楚,如用字母表示,则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为此,可以适当加以板书。比如,以乘法分配律为例。用语言表达: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这样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悟用字母表示的优势。

    还应当提出问题: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使学生明确,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已经学过的任何数。

    对于书写的规定,这里可以只介绍: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记作“·”同时强调字母中间的其他运算符号不能省略。至于其他书写规定,待后面出现时再介绍。

    (2)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也可适当让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比如,米用m表示,克用g表示,千米、千克在m、g前面加k。分米、厘米、毫米则分别在m前面加d、c、m。至于“平方”的表示,等学了例3再说。教师可以指出,表中这些计量单位的字母表示方法是国际通用的。

    3.例3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3以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为例,教学怎样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怎样把已知数据代入公式求值。

    就思维过程而言,由具体的数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字母的式子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而把具体的数代入含字母的式子求它的值,则与上述过程相反,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具体化过程。因此求含字母式子的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而且代入求值的技能不仅在代入各种公式计算时有用,在解方程验算时也要用到,需要在开始接触字母公式时就进行练习,所以它是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教材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材上没有出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这两个术语。

    将数据代入公式求值时,要注意提醒学生,省略的乘号要还原。如当a=6时,4a=4×6。

    (2)“做一做”安排了两道题,与例3的两小题相配合。第1题练习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第2题练习代入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教学建议

    (1)教学例3第(1)题时,可让学生先用语言叙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引进字母,即通常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用b表示长方形的宽。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再翻书看课本是怎样表示的。当然也可以由教师讲解有关的书写习惯。

    (2)关于“平方”的表示方法,教师应强调a2的含义,它与2a的区别。即

    a2表示两个a相乘,是a×a

    2a表示两个a相加,是a+a

    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口算练习,如32、 52、62等,以帮助学生理解。但在本单元中,只要求学生在书写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运用,代入求值时,可与课本一样写成6×6。

    (3)教学例3第(2)题时,可以先出示题目,让学生试着口述写出字母式子再代入求值的递等计算过程,然后看书并完成例题中的填空。也可以先由教师板演示范正方形面积的代入计算过程:先写出公式,再代入计算,写答句。这里有必要指出,计算得数的单位名称只要写在答句里就行了。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正方形周长的代入计算。

    (4)“做一做”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4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包括两个例子。前一个是加减数量关系的例子,后一个是乘除数量关系的例子。两个例子都是采用归纳的思路展开教学,即先列出用具体的数表示的式子,让学生看到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个别现象,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般情况呢?由此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前一个例子首先引导学生完成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得出a+30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然后再让学生代入求值,由一般到个别,进一步理解当a是一个具体的岁数时,a+30也是一个具体的岁数。从而通过正反两个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真正理解,a+30确实可以表示爸爸的年龄。后一个例子也有类似的处理。

    (2)“做一做”给出了用文字表达的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式,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并用它来算出自己父亲的标准体重。这既是例4的配套练习,又能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理卫生方面的应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建议

    (1)教学例4第(1)小题时,可以给出条件,让学生列式表示当小红1岁、2岁、3岁时,爸爸的岁数。教师指出:再写下去,每个都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然后提问: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呢?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有了前面三个例题的学习基础,多数学生会想到“请字母帮忙”。可以由学生任选一个字母表示小红的年龄,并写出表示父亲年龄的式子。交流时,可以把学生想到的其他表示方法,如用文字表示的方法,板书出来,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更简单明了。

    接下去,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a能是200吗?通过回答,使学生明确,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然后让学生思考:当小红和我们多数同学一样大,也是11岁时,她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可以要求学生把代入计算的过程填写在课本上。

    (2)教学例4第(2)小题时,给出条件后要让学生说出题意,并对为什么人到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作出解释。通常,一个班上总会有一些学生知道这是由于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引力小的缘故。在学生理解了题意的基础上,可以比第(1)小题更放手地展开教学过程。

    写一写: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

    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算一算:课本插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多重?

    (3)为在课堂上完成“做一做”,教师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家了解自己父亲的身高与体重。课堂上先让学生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公式,然后代入了解到的父亲身高厘米数,算出标准体重的千克数,再和父亲实际体重作一比较,就可看出父亲体重是否合适,是偏胖,还是偏瘦。

    如果学生感兴趣,还可以介绍成年女子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

    标准体重=身高-110

    练习时,也可以由教师报出自己的身高,让学生选择相应计算方法算出标准体重。教师再报出自己的体重,请学生比较、判断,教师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

    5.关于练习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省略乘号的书写练习。四道小题,分别对应四种书写习惯。即a×x,只要省略乘号;x×x,用平方表示;b×8,省略乘号,并把8写在前面;b×1,1可省略,讲评时应提醒学生注意。

    第2题,平方意义的巩固练习。上下两行的式子并排一一对应,其中a2与a×2,62与6×2不能连线。讲解时可让学生分别写出一个可与a2、a×2连线的式子。

    第3题,运算定律及书写的巩固练习。其中第三小题有一个脚注,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完成填空,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至此,有关含字母式子的书写习惯,都已先后出现。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出小结。如:

    第4题,看图写代数式的练习,要求根据图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四幅图,分别对应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第5题,根据文字叙述写代数式的练习,四道小题,同样分别对应四则运算,但比上一题更抽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练习时,应提醒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后再动笔填空。

    第6、7题,是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并代入求值的练习。第6题是关于路程与速度、时间的关系,插图中的填空能起提示、铺垫的作用,应提醒学生先完成插图中的填空,再概括关系式。第7题是关于商品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要求先写出求总价的式子,再利用乘除法的关系,将公式变形,写出求单价、求数量的式子,然后选择一个式子代入求值。

    第8、9题的练习思路与前面第4、5题正好相反。要求根据题意,对给出的代数式作出解释,即说出含有字母式子的实际含义。这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帮助。练习时,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第10~12题,要求根据题意写出代数式并代入求值。题中数量关系的综合程度略有提高,练习时教师可酌情给予适当的指导。

    第13*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实际上是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几何模型,即通过面积计算,对乘法分配律作出直观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