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

  • 语文
  • 2024-08-31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是由于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那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历史大全APP

湖北省秭归县新滩中学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要点

湖北省秭归县新滩中学谭复根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列宁领导,指挥中心在斯莫尔尼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3、十月革命的意义:(教材第5页)。

4、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上:① 列宁领导,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② 斯大林领导,1928-1937年,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政治上:1922年底(12月)成立苏联。

法制上: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1919年1-6月,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克里孟梭、英劳合•乔治、美威尔逊),签定对德问题的《凡尔赛和约》,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

初三语文课本下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九年级下册政治电子课本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即十月革命。

3、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十月革命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

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3、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4、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

九年级上册政治课本

每单元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对于考点内容也就不会有遗漏了。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1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英国宪章运动

2. 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中,工人提出的《人民宪章》的中心内容是争取普选权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

5.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6.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

7.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 巴黎公社战士在保卫公社的战斗中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典型事例是“五月流血周”

9.《共产党宣言》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前提是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 必要条件: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

3. 最先开始的行业:棉纺织业

4. 第一项发明:飞梭

5.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第一台现代意义机器)

6. 完成标志:大机器工厂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

7. 工业基础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8. 重要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将人类带入“蒸气时代”

9.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0. 到1870年,全世界铁路总长超过20万千米

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11. 工业革命的影响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改变了世界面貌,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12.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能源是:煤炭

(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

1. 三个主要标志 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2. 重要标志: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4. “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汽车大王”福特

5.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飞机—莱特兄弟

6. 无线电报—意大利—马可尼;有线电话—美国—贝尔

7. 电磁感应现象—英国—法拉第;发电机—德国—西门子;电动机—比利时—格拉姆

8. 在电的使用方面领先的是美、德

9. 第二次工业革命显著的特点是: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根本是指科技水平

2.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把人类带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3.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4. 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5. 知识经济时代形成的标志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和软件产业的兴起

6.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3

近代科技和思想文化

1. 近代自然科学的两个主要特征是:用实验可以验证、用数学可以精确表达

2.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是牛顿,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 人类思想史划时代的大事是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4. 《物种起源》的作者是英国的达尔文

5. 被誉为最有创造力的科学家,提出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

6.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两大思想解放运动)

7.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卢梭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8. 文艺复兴时,大戏剧家和诗人是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悲剧

9.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0. 被称为音乐之父的是德国的巴赫

11.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代;《致爱丽丝》

12. 凡高的作品是《向日葵》《在阿尔勒的卧室》

13.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14. 西班牙—毕加索—《和平鸽》《格尔尼卡》

15. 黑人爵士乐;摇滚乐;甲壳虫乐队;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4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 巴黎和会上起主导地位的是:英、法、美

2.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3. 一战后,战胜国召开缔结和约的国际会议是巴黎和会

4.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国家是:德国

5. 《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殖民地问题

6. 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秩序的是凡尔赛体系

7. 一战后,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最激烈的帝国主义国家是:美国、日本

8. 华盛顿会议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九国公约》

9. 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利最大的是美国,受害最大的是中国

10.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签订了一些条约,其中有损于中国利益的是《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11. 一战后,列强为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召开的两次会议是: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12. 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国际条约是《九国公约》

13. 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4. 对凡尔赛体系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15. 俄国未参加巴黎和会

16. 根据《五国海军条约》取得与英国同等制海权的是美国

1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维护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18. 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的是中、美

19. 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帝国主义国家承认彼此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的条约是《四国条约》

21. 巴黎和会的性质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5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 世界上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是1924~1929年

2.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直接原因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3. 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的标志是:纽约股市市场崩溃

4. 经济危机中最先受到打击的行业是金融业

5. 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波及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大

6. 经济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超过三千万

7. 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是罗斯福

8. 为了对付经济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

9. 新政的目的(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使经济尽快复苏

10. 罗斯福新政最重要的积极意义(新政“新”在):使美国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1.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12. 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心措施;为此,国会通过了工业复兴法(蓝鹰标志)

13. 罗斯福新政中,美国建设了许多公共工程,目的是:减少就业压力、刺激消费

14.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取得的成效)是: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15.经济危机的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农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趋尖锐和激烈

16. 新政的内容 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整顿农业

调整工业

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与消费能力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资料分析及知识汇总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知识整理与复习方法重点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1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以上就是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的全部内容,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1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