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高中高一数学知识

  • 数学
  • 2023-05-09
目录
  • 拉马努金公式大全.pdf
  • 高一数学所有公式图片
  •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图片
  • 高一下学期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 高中高一数学知识

  • 拉马努金公式大全.pdf

    知识点的整理的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高一到底有哪些知识点呢,哪些是必考的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数学必考重点知识点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2.数轴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

    (3);;

    (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肢羡,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拍饥辩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简便运算)

    12.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a=0,b=0;

    (4)据规律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5.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袭缺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混合运算法则: 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不省过程,不跳步骤。

    18.特殊值法: 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

    高考数学常考知识点

    一、三角函数

    1.周期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不为0的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把所有周期中存在的最小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三角函数属于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考理科数学中更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2.三角函数的图像: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线用几何法作出,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常用五点法作图,要特别注意“五点”的取法。

    3.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是研究其他一切性质的前提,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实际上就是解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通常可用三角函数的图像或三角函数线来求解,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反三角函数主要是三个

    y=arcsin(x),定义域[-1,1] ,值域[-π/2,π/2]图象用红色线条;

    y=arccos(x),定义域[-1,1] , 值域[0,π],图象用蓝色线条;

    y=arctan(x),定义域(-∞,+∞),值域(-π/2,π/2),图象用绿色线条;

    sin(arcsin x)=x,定义域[-1,1],值域 [-1,1] arcsin(-x)=-arcsinx

    三、三角函数其他公式

    arcsin(-x)=-arcsinx

    arccos(-x)=π-arccosx

    arctan(-x)=-arctanx

    arccot(-x)=π-arccotx

    arcsinx+arccosx=π/2=arctanx+arccotx

    sin(arcsinx)=x=cos(arccosx)=tan(arctanx)=cot(arccotx)

    当x∈[—π/2,π/2]时,有arcsin(sinx)=x

    当x∈[0,π],arccos(cosx)=x

    x∈(—π/2,π/2),arctan(tanx)=x

    x∈(0,π),arccot(cotx)=x

    x〉0,arctanx=π/2-arctan1/x,arccotx类似

    若(arctanx+arctany)∈(—π/2,π/2),则arctanx+arctany=arctan(x+y/1-xy)

    四、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综合问题

    (1)巧妙“转化”--把以“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共线、平面向量垂直”“向量的线性运算”形式出现的条件还其本来面目,转化为“对应坐标乘积之间的关系”;

    (2)巧挖“条件”--利用隐含条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把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含参数ψ的方程,求出参数ψ的值,从而可求函数的解析式;

    (3)活用”性质“--活用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奇偶性,以及整体换元思想,即可求其对称轴与单调区间。

    五、见三角函数“对称”问题,启用图象特征代数关系:(A≠0)

    1.函数y=Asin(wx+φ)和函数y=Acos(wx+φ)的图象,关于过最值点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分别成轴对称;

    2.函数y=Asin(wx+φ)和函数y=Acos(wx+φ)的图象,关于其中间零点分别成中心对称;

    3.同样,利用图象也可以得到函数y=Atan(wx+φ)和函数y=Acot(wx+φ)的对称性质。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在高中数学里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高中数学涉及到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

    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高中数学在关于直线方程解法中,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

    (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

    (a为常数)

    拓展阅读:高一数学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集合

    1.1 集合

    1.2 子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1.4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

    1.5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二、简易逻辑

    1.6 逻辑联结词

    1.7 四种命题

    1.8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二章 函数

    一、函数

    2.1 函数

    2.2 函数的表示法

    2.3 函数的单调性

    2.4 反函数

    二、指数与指数函数

    2.5 指数

    2.6 指数函数

    三、对数与对数函数

    2.7 对数

    2.8 对数函数

    2.9 函数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 数列

    3.1 数列

    3.2 等差数列

    3.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3.4 等比数列

    3.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高一数学所有公式图片

    很多人想知道高一数学主要学什么,有哪些必背重点知识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高一数学主要学的内容有什么

    高一上学期有的地方是学习必修一和必修四,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是《集合》、《函数》,必修四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向量》。但是有些地方是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二,必修二的主要内容是《立体几何》,简单的《解析几何》。如初中所学习的直线方程,园的方程以及他们的一些性质关系等。

    在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是一定要学的,函数这一章一定要学好,它包括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以及一些基本函数,如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

    必修三中的内容要简单一些,包括《统计初步》、《算法》、《概率》。除 了算法外,其他内容我们在初中都已经接触过。

    到了高二要学习必修五,主要内容是《数列》,《不等式》等,对于我们在高一学习的解析几何,到了高二还要学《圆锥曲线》等。当然,函数与导数,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也应该是高二学习的内容。地方不同,还有些选学的内容也不同。

    高一数学必背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意思;2.集合间的关系;3.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4.函数性质(单调性、最值、奇偶性)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一.指数与对数

    1.根式;2.指数幂的扩充;3.对数;4.根式、指数式、对数式之间的关系;5.对数运算性质与指数运算性质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指数函数y=ax的关系

    三.幂函数 (定义、图像、性质)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一.方程的实数解与函数的零点

    二.二分法

    三.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四.函数模型的应用

    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时,; 当时,; 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 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 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

    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大谈)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

    (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7)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 ; 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则谈

    (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二、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滚盯碰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 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 r2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含; 当时,为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三、立体几何初步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 S=

    4、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应用: 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

    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

    符号语言:

    公理2的作用:

    ①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

    ②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

    ③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

    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①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 ②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 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② 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③ 异面直线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④ 异面直线所成角:作平行,令两线相交,所得锐角或直角,即所成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

    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 B、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 C、利用三角形来求角

    (7)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

    (8)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怎么学

    1、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性强。

    2、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

    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因自身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倾向、职业经历等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特点,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从而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4、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跟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图片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高一数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1、映射

    (1)映射: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映射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

    注意点:(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

    2、函数

    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

    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

    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条件:三要素有两个相同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

    (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三、函数的值域

    1求函数值域的方法

    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的范围出发,推出y=f(x)的取值范围,适合于简单的复合函数;

    ②换元法:利用换元法将函数转销伍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适合根式内外皆为一次式;

    ③判别式法:运用方程思想,依据二次方程有根,求出y的取值范围;适合分母为二次且∈R的分式;

    ④分离常数:适合分子分母皆为一次式(x有范围限制时要画图);

    ⑤单调性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⑥图象法:二次函数必画草图求其值域;

    ⑦利用对号函数

    ⑧几何意义法:由数形结合,转化距离等求值域。主要是含绝对值函数

    四.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A,都有,则称y=f(x)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意∈A,都有,则称y=f(x)为奇

    函数。

    2.性质:

    ①y=f(x)是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轴对称,y=f(x)是奇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②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0)=0

    ③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两函数的定义域D1,D2,D1∩D2要关于原点对称]

    3.奇偶性的判断

    ①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②看f(x)与f(-x)的关系

    五、函数的单调性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设是定义在M上的函数,若f(x)与g(x)的单调性相反,则在M上是减函数;若f(x)与g(x)的单调性相同,则在M上是增函数。

    高一数学知识点小结人教版

    1.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不为零),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an+1/an=q(n∈N_q为非零常数).

    (2)等比中项:

    如果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即:G是a与b的等比中项?a,G,亏亮或b成等比数列?G2=ab.

    2.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

    (1)通项公式:an=a1qn-1.

    3.等比数列{an}的`常用性质

    (1)在等比数列{an}中,若m+n=p+q=2r(m,n,p,q,r∈N_,则am·an=ap·aq=a.

    特别地,a1an=a2an-1=a3an-2=….

    (2)在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an}中,数列am,am+k,am+2k,am+3k,…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k;数列Sm,S2m-Sm,S3m-S2m,…仍是等比数列(此时q≠-1);an=amqn-m.

    4.等比数列的特征

    (1)从等比数列的定义看,等比数列的任意项都是非零的,公比q也是非零常数.

    (2)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断言{an}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1≠0.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是用错位键亮相减法求得的,注意这种思想方法在数列求和中的运用.

    (2)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1与q≠1分类讨论,防止因忽略q=1这一特殊情形导致解题失误.

    高一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_.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高一数学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必背公式及知识汇总

    ★高一数学必背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记知识点概括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必修的必会知识难点归纳

    ★高一数学的单元及必修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一下学期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总结往往很重要,那么高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XKb1.Com。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纳岩没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Î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实。

    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枣搭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洞纳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三章: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的零点: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拓展阅读: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读好课本,学会研究

    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课本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因此,同学们应从高一开始,增强自己从课本入手进行研究的意识。可以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另外,学生要尽可能独立解题,因为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更是一个研究过程。

    记好笔记,注重课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高45分钟课堂效益。

    其次,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最后,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写好总结,把握规律

    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坚持“两先两后一小结”(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写好每个单元的总结)的学习习惯。

    高中高一数学知识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1.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激正做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清岁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明衡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高中数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