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佩的历史人物?1、苏武: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汉宣帝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那么,我敬佩的历史人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你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你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你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改,但你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你的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成为中华民族品德的代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先忧后乐”精神已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树立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目中.
我将以你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这种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精神发扬光大.
1、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挨,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3、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4、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
排名不分先后
1 朱元璋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且得位极正,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代太祖第一
2 蒋光头
坚忍顽强,带领中国获得抗战胜利
3 韩信
用兵如神,关键是还坚守【士】的价值观,为知遇之恩而坚定效忠刘邦
4 霍去病
鼻子比狗还灵,战场嗅觉敏锐无比,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5 郑成功、李定国等
不畏大势,坚持战斗到最后一息
6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冉闵
忍辱负重,暴烈复仇
8 管仲
坚决反对华夏民族的内战,主导齐国九合诸侯,讨伐蛮夷
9 杨坚
忍辱负重,一扫华夏腥膻
后面还有很多,总体而言,我只敬佩那些为华夏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韩信是唯一例外。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作文1
文天祥,抗元英雄,吉州庐陵人,原名云孙,字天祥,中举之后,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中状元后改字宋瑞,号文山。
文天祥少年得志,20岁状元及第,一举成名。然而生逢未世,朝政黑暗,被权臣贾似道排挤,37岁便被免还乡闲居。虽然闲居在家,文天祥仍然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变幻,希望能有机会一展抱负,德佑初,元军攻破宋长江防线,临安告急,皇帝下诏起兵勤王,文天祥发动家乡豪杰勇士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山民,组织了万条人的军队奔赴临安抗副使,知赣州,他的朋友劝他明保身,“令蒙古军队之路并进,已经接近临安,相公只有万余乌合之众,何异于驱群羊而博猛虎?”文天祥并未退缩,知难而进,“对面前形势我也是清楚,但我最痛恨的是国家养育臣庶300余年,而一旦有难,诏天下勤王,却没有一个一骑而应,所以我不自量力,让用表率,或许天下忠义之士会闻风而起,这样的话,社稷或许可以保全。”文天祥家道殷实,自实招勤王以来,把全部家当都贡献出来充做军资。
褒义:崇拜、敬仰、佩服等,如孔子、岳飞、戚继光等
贬义:讨厌、反感等,如秦桧、魏忠贤、和珅等
具体内容可根据其本人情况描述咯
以上就是我敬佩的历史人物的全部内容,1、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挨,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2、岳飞(1103——1142),字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