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剧屈原是谁的作品,屈原这部历史剧是谁创作的

  • 历史
  • 2023-06-03
目录
  • 屈原作者是谁
  • 电视剧屈原演员表
  • 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 郭沫若的《屈原》主要内容
  • 屈原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嘛

  • 屈原作者是谁

    《屈原》是郭沫若影响孝磨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郭沫若以弯慎陵10天时间完成的5幕埋戚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

    电视剧屈原演员表

    历史剧《屈原》是近代诗人郭沫若所作。《屈原》,不仅表达了屈原的政治情操和爱国之情,同时也寄予了作者本人的情感,达到了屈原与郭沫若的情感的共鸣,借古讽今。

    郭沫若用历史剧《屈原》作为武器,抨击黑暗现实,歌颂光明未来,在当时的黑暗运神社会中起到了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作用。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在政治动荡时期,屈原所在的楚国却小人得志,君主猜雀无能,尽管屈原有着爱国情怀和政治才能,也不能阻止历史悲剧的发生,最终屈原以死殉国。同样的,郭沫若所在的中国也是内忧外患,郭沫若在1942年完成《屈原》,当时帝国主义势力正在加速侵略中国,国民党反动势力消极抵抗日本侵华,反而对抗中国共产党。郭沫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下了历史剧《屈原》,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歌颂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共产党战士们的高尚品质、控诉蒋介石政府的消极反抗政策。作者把屈原“亦余心之旁兆亏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伟大爱国之情同自己对饱受摧残的祖国的感情联系起来,起到对中国人民的教育作用和政治反响。

    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1、最早的版本作者:郭沫若。

    《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

    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

    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剧情内容:

    剧本《屈原》中的故事极其简单:

    (1)第一幕,屈原教育学生宋玉,要像橘树一样“独立不倚”,在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并且通过侍女婵娟的口头交代,秦国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於六百里之地予楚,睁物条件是楚齐绝交。

    屈原则主张“联齐抗秦”,目标是成就统一大业。

    (2)第二幕,南后在楚宫内廷设计陷害屈原,假装晕倒在屈原怀里造成调戏自己的假象。楚王罢了屈原的则戚官并且改变主张,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

    (3)第三幕,屈原跑回自己家,他的愤怒被大家认为是疯了,于是乡邻为其招魂,屈原出走。

    (4)第四幕,屈原路遇众人,痛骂张仪怒责南后,楚王大怒之下把屈原关进东皇太一庙。

    (5)第五幕,婵娟找到屈原,误服毒害屈原的毒酒而死,屈原逃往汉北。

    《屈原》最重要的戏剧性事件在第二幕,南后假装晕倒以陷害屈原,以达到“悉盯液短期间内打破国王对于屈原的信用”的目的。

    此事件是全剧的枢纽,也是逻辑中心,其他场次都是此事件的铺排和延展。

    2、1999年蒋恺主演的电视剧《屈原》,导演是张今标,编剧是吴傲君、罗石贤。

    郭沫若的《屈原》主要内容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顷弯漏,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闹袭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1.历史剧《屈原》通过屈原与南后、靳尚的斗争生活,歌

    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贵品质和刚直不阿、勇敢顽强

    的斗争精神;揭露了南后,靳尚之流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罪恶

    行径。此剧写于1942年1月,正值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制造

    “皖南事变”之后。剧本的现实意义在于:利用历史事件,以古

    鉴今,揭露现实,影射和抨击国民党反共罪行,鼓舞人们向妥协

    投降的黑暗势力作不懈的斗争。由于作者所展示的历史画面与当

    时的黑暗现实十分相似,所以激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有力

    地配合了当时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以及对国民党反共卖国政策的

    斗争。

    2.历史剧《屈原》中的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诗人和

    政治家的典型。他光明磊落,刚直坚毅,具有强烈的爱祖国、爱

    人民的精神,为真理而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至诚和坚贞是他的

    基本性格特点,至诚表现了他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坚贞表现了

    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的这种性格特征既表现在他平时作人

    及教导学生上,如他写的《桔颂》,他对宋玉的教诲,就是他独

    立不移,坚贞不屈性格的流露,同时更突出地表现在他的政治主

    张上: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内政上主张修明政治,以人民为

    本。他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在身受诬陷时,他仍关心祖国和

    人民的命运,痛斥楚王的昏庸、卖国求荣者的无耻。当他被囚禁

    在东皇太一庙时,他高吟《雷电颂》,突出雀烂了他对黑暗世界的极

    度愤慨,对光明的热切向往以及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最后,屈

    原投向了人民的怀抱。通过屈原的形象,剧作表现了反对分裂投

    降,主张团结御侮、诅咒黑暗、歌颂光明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的主题。对屈原性格的赞美,实际上是唱出了整个中华民族不畏

    强暴、英勇斗争、争取自由解放的心声。

    3.历史剧《屈原》中的婵娟,是作者在深刻理解屈原精神

    的基础上,适应主题表达的需要,根据屈原诗作中女耍形象虚构

    出来的艺术形象。她是“屈原辞赋的象征”,屈原精神的继承者,

    道义美的化身和屈原形象的有力补充。作为屈原的侍女和弟子,

    她对屈原无比尊敬和爱戴,对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深信不

    疑,对屈原在维护楚国独立和尊严这一神圣事业中的作用有深刻

    理解。在她看来:“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先生如果死掉,那我们的楚国就会完了。”面对南后对屈原的诬

    陷,她坚信屈原的道德情操是无比高尚的,发誓要同先生共忧

    愤,同生死。她挺身而出,当众揭露南后和张仪陷害屈原,出卖

    楚国的阴谋罪行。当她被关进监牢里时,担忧的不是自己的生

    死,而是先生的安全和下落。后来她接受卫士的搭救,化妆逃出

    囹圄,也完全是为了“去救三阊大夫”。她的心地如水晶般的明

    净透彻,她鄙夷任何虚伪、诡诈和朝秦暮楚,她愿意为自己所热

    爱的人物和事业献身。最后她误饮了奸人企图毒害屈原的毒酒,

    不幸中毒身亡。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因能代替先生赴死而

    感到幸福,表示死而无憾。婵娟的美好品德,是屈原诗篇中那种

    高洁、纯正、热烈、幽婉的感情因素的形象体现。

    4.《雷电颂》是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关押

    在东皇太一庙时,倾诉的大段内心独白,是一首反抗腐败,歌颂

    正直的颂歌,也是全剧思想、精神和艺术上高度升华的集中体

    现。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雷电之夜,经过事实的教育和自己的思

    考,屈原开始冲破了旧的樊篱,抛弃了对楚王的幻想,决心到人

    民群众中去寻找新的力量和支持。所以《雷电颂》不仅是人物弃

    旧图新的表白,而且是40年代人民呼声的回响。作者巧妙地通

    过屈原之口传达了人民的呼声,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

    在艺术上,《雷电颂》气势磅礴,激情澎湃,全诗采用象征

    手法,表现出屈原反抗强暴,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力量。《雷电

    颂》的精神与屈原的诗人气质和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十分

    合拍,体现了诗与剧的完美结合。这首诗还以屈原主观抒情的方

    式,用美丽、淳朴、真率、自由的大自然和黑暗污秽的现实社会

    相对照,寄托着对新社会、新中国的美好理想。语言简洁精炼,

    203·

    饱含憎恶黑暗,景仰光明的感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屈原》是一部充满诗情的剧作,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这

    出历史剧显著的特色。

    (1)在选材和剪裁方面,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在不违背历史

    真实的前提下,适当虚拟情节,达到对现实的暴露与鞭挞,如南

    后设计诬陷屈原等情节就是作者虚拟的。

    (2)主题重大,矛盾尖锐,结构严谨,情节大起大落,大开

    大合,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剧本始终围绕着关系国家存

    亡,人民安危的重大政治路线问题进行,在剧本的总体构思上做

    了精心设计和缜密安排,把屈原30多年的经历集中到一天之内,

    以联齐抗秦和绝齐亲秦的矛盾冲突作为贯穿全剧的线索,剧情的

    发展波澜起伏,高潮迭起,引人人胜。

    (3)在人物塑造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突出人物

    的精神和品格。比如屈原,不再是历史上那个郁郁不得志,最后

    投汩罗江而死的三闾大夫,而是一个具有火一般刚直不阿,至诚

    坚贞性格的斗士。婵娟则是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对屈原形象起

    到了烘托、补充的作用o..\J

    (4)语言奔放,富有强烈的诗意美。剧中不时穿插抒情诗与

    民歌,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桔颂》贯串全篇,增添了诗的

    光彩。《雷电颂》气势磅礴,诗情浓郁。人物的台词则是诗化了

    的口语,有节奏的散文,又注意句子的工整和对仗,跳动着诗的

    节奏和诗的韵律,使全剧像一首壮丽的长诗。

    屈原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嘛

    《屈原》的作者是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敏薯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以_楚怀王对秦的外交斗争为情节线索,构成了主张爱国的屈原和代表卖国的南后等人戏剧乱蠢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屈原这个桥陪者悲剧典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