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物理公式?物理必修三公式如下: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7、合位移:s=(x2+y2)1/2。8、那么,必修三物理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1)
1. 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E=nΔΦ/Δt、E=BLV垂、Em=nBSω、E=BL2ω/2。其中,n表示感应线圈的匝数,ΔΦ/Δt为磁通量的变化率,L表示有效长度,B为磁感应强度,S为正对面积,ω为角速度。
2. 磁通量计算公式:Φ=BS。其中,Φ为磁通量,B为磁感应强度,S为正对面积。
3. 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 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其中,L表示自感系数,ΔI为变化电流,Δt为所用时间,ΔI/Δt为自感电流变化率。
5. 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用于判定感应电流方向。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变化。自感系数单位换算:1H=10³mH=10⁶μH。自感、日光灯相关知识见第二册P178、P180。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2)
1. 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²。适用于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均匀球体间,r应为两球心间距。若物体尺寸远小于两物体距离,则可视为质点。
2.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 地面物体重力加速度:g=G×m/4π²R²,高空物体重力加速度小于地面物体重力加速度。
第一章 静电场 公式集
1、最小的电荷量 叫“元电荷” e=1.6*10-19C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e
2、库仑定律F = kQq /r2 k:静电力常量Q:源电荷 q:试探电荷
3、电场强度(矢量)
E = F /q = kQ /r2 E的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4、电场线
1)、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 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
2)、电场线不相交。
3)、电场线的疏密 或等势面的间距小和大 都表示场强的弱和强。
4)、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间隔相等的平行线。
5)、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即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5、静电力做的功 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WAB = EPA - EPB = q E dAB = q UAB dAB:AB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6、电势(标量)
φ= EP /q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 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电势的大小与场强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7、等势面
1)、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即与场强方向垂直。
2)、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
3)、等势面不相交。
4)、同一等势面,场强不一定相同。
在必修三物理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来解决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常见的公式包括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加速度公式:a=(v-u)/t,这里a代表加速度,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t是时间。通过这两个公式,学生可以计算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
此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s=(u+v)/2*t,其中s代表位移,u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时间。这个公式适用于物体以恒定加速度运动的情况。平均速度公式v=(s2-s1)/(t2-t1)用于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中v是平均速度,s2和s1分别是两个时刻的位移,t2和t1分别是两个时刻的时间。
在处理物理问题时,还需要考虑重力加速度公式g=9.8m/s²,这里的g表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值为9.8m/s²。这个数值对于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等问题非常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推导或运用其他公式的情况。因此,理解这些基本公式的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它们,以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公式的记忆与理解,同时通过练习加深对这些公式的应用能力。
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电流强度是一个基础概念。其定义为电流强度等于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与时间t的比值,公式表示为I=q/t。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电量的单位是库仑(C),时间的单位是秒(s)。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它说明了在一段导体中,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这一定律的公式可以表示为I=U/R,其中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A),电压U的单位是伏特(V),电阻R的单位是欧姆(Ω)。
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则是将电源的电动势、内阻和外电路电阻考虑在内的完整表达。它描述了闭合电路中电流I与电源电动势E、外电路电阻R和电源内阻r之间的关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I=E/(r+R),另一种是E=Ir+IR,这里E表示电源电动势(V),R表示外电路电阻(Ω),r表示电源内阻(Ω)。
电功与电功率是电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电功指的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而电功率则是单位时间内电功的量度。电功W的计算公式为W=Ult,其中U表示电压(V),I表示电流(A),t表示时间(s)。电功率P的计算公式为P=UI,同样U表示电压(V),I表示电流(A)。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以上就是必修三物理公式的全部内容,在必修三物理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来解决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常见的公式包括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加速度公式:a=(v-u)/t,这里a代表加速度,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t是时间。通过这两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