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汕头中考语文?4. 广东省语文中考文言文的范围是什么 考查《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只考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其中《孔子语录》、《出师表》、《马说》、《醉翁亭记》《送东阳马生序》除外)。那么,2017汕头中考语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语文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大家都准备好了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单于(shàn) 折腰(zhé) 栖息(qī) 喧嚷(xuān)
B.蓑笠(suō) 赣江(Gàn) 田圃(fǔ) 颤 动(chàn)
C.留滞(zhì) 丝缕(lǚ) 深邃(suì) 岑寂(chén)
D.沉浸(jìn) 昏晕(yūn) 禁锢(gù) 襁褓(qiǎng)
2.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在一定的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________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________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________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更多关于修辞手法反复考点的内容请看下文。
难点歼灭
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间隔反复)
“岸英!岸英!……(连续反复)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排比是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而反复是根据需要,使用的词语和或句子重复出现。
反复修辞手法的几种类型——感悟其内容
1.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2.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又如: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先后让别里科夫四次说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种口头禅式的反复重复,突出了别里科夫顽固与保守的性格,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沙俄爪牙与帮凶形象。
绝句 石懋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②,去日飞毬③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释】①石懋(mào):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轻黄:淡黄。 ③飞毬(qiú):杨树籽。
1. 联系诗意,谈谈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和乡思。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离别家园、辗转仕途”,1分;“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或漂泊无依),1分;“乡思”,1分。意思对即可。
2.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在借物(景)抒情、对比、动静结合、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
示例一:诗人借物(景)抒情。(1分)借杨花的随风飘扬,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1分)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1分)
示例二:对比。(1分)“来时”与“去日”的对比,(1分)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1分)
示例三:对比。(1分)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1分)更突出了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和乡思。(1分)
示例四:动静结合。(1分)上句“弄”字刻画出杨柳的动态,在飘荡的春风里袅娜摇曳的形状宛然眼前;(1分)下句“满”字看似描写静态,而在这静态中包含着过去飞落、现在仍在飞落、数日内还要继续飞落这整个过程的动态感。
“语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即“费解”和“歧义”。它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病句类型。下面就病句修改语意不明这一分类进行说明。
一、费解
1.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2007高考天津卷)
简析:“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等并列概念之间关系不清晰明确,让人不知所云。
2.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2007高考宁夏、海南卷)
简析:“二十多米”是“深”还是“宽”还是“周长”?应该指明。
3.到湖南参观韶山及修缮后的岳阳楼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简析:“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显然是要说“……是我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二、歧义
(一)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4.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2007高考江西卷)
简析:“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歧义。即捕杀野犬、狂犬是否被在禁止之列。当然,按理应该是的。另外,“支持”是指给以鼓励或赞助,“拥护”含全力支持的意思,所以宜放在“支持”后,以示递进才妥。
1. 给我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必背词汇
寡廉鲜耻4.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诚宜开张圣听 / 日行千里6.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 知情达理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登峰造极 C.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接再厉 D.朝晖夕阴; 言而有信3.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惩山北之塞,百废具兴 /,吾谁与归 / 百闻不如一见 D.海内存知己; 不亦乐乎 C.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不辞劳苦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4.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广故数言欲亡 / 故弄玄虚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固步自封 C.顾野有麦场 / 三顾茅庐 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欲擒故纵15.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 过河拆桥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然胡不已乎 [文言词汇理解冲刺训练参考答案]1.A.(穷冬,严冬 / 穷尽)B.(还,再 / 推辞,拒绝)C.(及,比得上) D.(如,像 )2.A.(兴办、举办 / 兴盛,复兴)D.(同“伸”,伸张 / 信用)B.(修建,修造)C.(队伍 / 行列)3.A.(苦于 / 惩罚)B.(诚实,忠诚,信用 / 信息) C.(军队)D.(少)4.A.(应当,应该)D.(表示大约和数量)B.(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 遗失的东西) C.(同“邀”,邀请 / 简要)5.A.(慢慢地、缓缓地 )B.(长,高) C.(答应 / 处所)D.(行走)6.B.(到,达到)C.(第二次或两次)A.(感觉,感到 / 懂得,知悉) D.(阴暗 /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7.C.(热水)D.(丢失)A.(颜色单纯,不加装饰 / 向来,素来) B.(……的人 / 空)8.B.(没有 / 非常藐小)C.(逃跑 / 死)A.(声望) D.(全,尽)9.D.(爱慕,欣赏) A.(养生 / 使……安) B.(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 被子) C.(本来,原来 / 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10.B.兵器,军械 / 作战,打仗C.(了解,弄清楚 / 观察) A.浅陋,鄙俗D.(zhāo 早晨)11.D.背着,背 A.回答,应对 / 再,又 B.(遮阳避雨的用具 / 肯定判断、原来是) C.(原因,缘故 / 故意,有意)12.A.(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 通增,增加)B.(诚心,诚意 / 实在,真) C.快乐 D.舍弃13.C.告辞,辞别 / 推托,躲避D.向……学习 / 跟随,跟从 A.丧失B.也14.A.故意,有意D.想要 B.(巩固、安定 / 旧的,原来的)C.(看 / 探问,拜访)15.C.(遗憾,不满意) A.犯过失 / 经过B.(什么,代词 / 多么) D.(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 为什么),齐师伐我 /,天涯若比邻 / 欣喜若狂2.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政通人和。
以上就是2017汕头中考语文的全部内容,绝句 石懋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②,去日飞毬③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注释】①石懋(mào):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轻黄:淡黄。 ③飞毬(qiú):杨树籽。1. 联系诗意,谈谈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离别家园、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