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江苏语文卷,2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 语文
  • 2023-06-19
目录
  • 江苏语文卷2014
  • 江苏语文高考原题
  • 江苏2022语文高考试卷
  • 江苏卷语文真题
  • 2022江苏省语文真题

  • 江苏语文卷2014

    1、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常——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侍让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作文点评:

    江苏卷的作文一直以来都是与老袭局其他省份乃至全国卷迥异,人家是材料作文的时候,江苏卷是命题作文,等到今年全国卷开始向材料加命题的方向转变的时候,它却变成纯材料作文了,这就是个性所在吧。本次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从俗话说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是通常思维,也是惯性思维;“有话则短,无话则常”,这是从“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这个角度阐释的。前者是中规中矩,后者是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

    现实生活中彰显个性的现象很多,可以从正面解读其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也能从反面显示出其怪异的取向。关键是看待的角度。

    立意的时候,考生可以抓住关键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来禅凯确定立意,比如“彰显个性”“创新与守规”等。

    选用文体的时候,考生可以选择记叙文,从正面彰显人的个性魅力和创新意识,也可以从反面用讽喻的形式发人深思;同样考生也可以选择议论文,借助论述阐述“创新”和个性的魅力。

    江苏语文高考原题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

    注意事项:

    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调度/宏观调控 降解/降龙伏虎 搪塞/敷衍塞责

    B.省视/省吃俭用 拓本/落拓不羁 纤绳/纤尘不染

    C.圈养/可圈可点 喷薄/厚古薄今 重申/老成持重

    D.臧否/否极泰来 乐府/乐不思蜀 屏蔽/屏气凝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3、根据下面一段文滑肢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4分)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

    4、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沈通明事汪琬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李液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属其家通明属:托付B.皆逡巡引却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

    6、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3分)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信扰世自豪。

    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

    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⑶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⑸综一苇之所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上善若水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1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1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说“异”詹克明

    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

    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

    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把交椅。

    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

    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

    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

    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病蚌成珠的事例说明,砂粒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事物的中心,可以创造美丽的结果。

    B.作者以天空中水汽凝成雨滴的事实说明,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

    C.作者以过热现象中沸石的作用说明,在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异类的参与来化解体系突变的危险。

    D.作者列举父亲逼迫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的事例,意在批评恶俗的假异类现象。

    16、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6分)

    17、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17题。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l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1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6分)

    17、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七,作文(70分)

    18、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2、C3、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4、内容符合要求,运用排比手法。

    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6、A7、C

    8、(1)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2)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3)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又重之以修能(2)吾尝跂而望矣(3)蓝田日暖玉生烟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凌万顷之茫然

    (6)雄关漫道真如铁苍山如海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5分)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12、(6分)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13、(6分)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14、(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15、B

    16、(6分)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

    17、(6分)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

    乙、实用类文本

    15、B

    16、(6分)①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②丰富、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③涉猎广泛的阅读,④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⑤独特的生活态度。

    17、(6分)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

    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

    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

    七,作文(70分)

    18、略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l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观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20、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3分)

    21、文中所举的汉代作家中,哪一位是《说苑》《新序》的作者?(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鲁迅《呐喊.风波》中的九斤老太固守旧制度、旧习惯,她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表明她与赵七爷一样,是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

    B.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C.曹禺《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其中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

    D.《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E.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尽艰辛,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归航途中与一群鲨鱼殊死搏斗,终于保住了马林鱼。这是刻画硬汉形象的重要情节。

    23、简答题(10分)

    (1)《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2)概括《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6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怀鲁迅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24、文中第三节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3分)

    25、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26、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6分)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20、意气,辞句,学问。21.刘向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AE

    23、(1)吝啬鬼,投机商,暴发户。

    (2)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24、(3分)“破裂似的心肺”:对鲁迅去世的悲痛。“紧捏的拳头”:决心继承鲁迅的遗志;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恨。(对鲁迅的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悲愤;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恨。)

    25、(6分)鲁迅逝世后,千万青年对他的爱戴和崇仰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他的伟大,这表明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但鲁迅之死与黑暗势力的迫害有关,鲁迅逝世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民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这表明当时中国还处在黑暗、蒙昧之中。

    26、(6分)①象征手法。

    ②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不死。

    或作: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新的力量必然产生。

    或作:表达了对民族和文化振兴的期盼。

    江苏2022语文高考试卷

    1. 04

    04:(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05: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燃岩洞(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清冷、幽静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为拂绿琴埃”

    06:(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07:(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皮枯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08:(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09: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枣谈手法?

    答: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答: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2. 急需2004至2009的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的考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江苏卷04-09诗歌鉴赏题汇编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2004 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5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三、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2007江苏卷)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 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9 江苏卷)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3. 急需2004至2009的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的考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江苏卷04-09诗歌鉴赏题汇编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4 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5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三、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2007江苏卷)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 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 江苏卷)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江苏卷语文真题

    高考贺首数结束后,最令考生关注的便是2022年高考成绩,只有知道高考成绩才能够对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充满信心。本期我便为大家带来2022年江苏卷高考答案及试卷解析汇总,希望这份江苏卷高考答案及试卷解析能够帮助到各位。

    一、2022年高考江苏卷答案及试卷解析汇总(完整版)

    同学们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考试成绩所对应的大学院校,可以点击文章开头或末尾处的“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进行查看!

    江苏卷适用地区:江苏。

    1、2022年江苏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03.htm (点击查看)

    2、2022年江苏卷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05.htm (点击查看)

    3、2022年江苏卷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06.htm (点击查看)

    4、2022年江苏卷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10.htm (点击查看)

    5、2022年江苏卷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12.htm (点击查看)

    6、2022年江苏卷生物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14.htm (点击查看)

    7、2022年江苏卷政治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22.htm (点击查看)

    8、2022年江苏卷历史试卷及参禅首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19.htm (点击查看)

    9、2022年芹弯江苏卷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s://www.gk100.com/read_66117.htm (点击查看)

    二、志愿填报热门参考文章

    江苏本科分数线2022最低分数多少?附预估江苏2022年高考分数线

    2022年江苏高考全省位次查询-江苏位次对照表2021

    各大学在江苏录取位次排名2021-各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1

    2022江苏省语文真题

    高中语文合集

    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1234

    简镇耐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森旅手料,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此嫌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