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扬州的历史,扬州的前世今生

  • 历史
  • 2024-05-29

扬州的历史?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曾是我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都会,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港埠,富甲天下的商业中心,是通史式的历史文化名城。市区现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147处。扬州数度繁华,尤以两汉、隋唐、那么,扬州的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扬州的历史故事

吴王夫差筑邗城

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争霸中原,在蜀冈古邗邑之地筑邗城,是为扬州建城之始。

并开邗沟通江淮间水道。

?

隋灭陈广陵渡江之战

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十月,隋组成8路大军,分东、西两线,向陈国都城建康(今南京)发起进攻。

东线贺若弼率军从广陵(今扬州)发兵进驻长江边。

开皇九年(589)正月初一,贺若弼乘陈欢度节日之际,引兵从瓜洲渡江,袭取京口(今镇江),直指南京。

李子通建都扬州

? 唐武德二年(619),李子通率领农民起义军击败降唐隋将扬州总管陈?,攻克扬州,自称皇帝,国号吴,改元明政。

次年,李子通渡江南征。

?

徐敬业起兵扬州

武周光宅元年(684),徐敬业、骆宾王等人会集扬州,起兵反武氏篡政,首先斩杀扬州长史陈敬之,成立匡复府、英公府和扬州大都督府,集兵10余万。

武则天遣大将李孝逸带兵30万讨伐。

徐军溃败,徐敬业被部下斩首。

?

李庭芝抗元

南宋德?元年(1275),元军围困扬州,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李庭芝领兵坚守城池,城中粮尽。

其间,元军先后5次招降,均被拒绝。

后以制置副使留守扬州,自率7000人突围东走。

扬州守将降元,扬州失守。

李到泰州,泰州守将开城降元,李庭芝被俘,在扬州就义。

扬州介绍和历史文化

扬州拥有2500多年历史,始于春秋时期,当时称之为广陵。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称为邗城(帕金斯)。公元590年,称该城为扬州,这也是后来中国整个东南部的统称。

扬州和广陵哪个出现的早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尚书》等古籍均有记载,为华夏九州之一。

春秋时期,今扬州市区附近称邗。公元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长期是王侯的封地。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景观盛极一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繁华时期。

为了改善和巩固民族关系,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到乌孙国,比王昭君嫁到匈奴还早80多年。三国时期,魏吴之间战争不断,广陵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南北朝时期,广陵屡经战乱,数次变为“芜城”但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辛勤开发,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北周改广陵为吴州。山东青州,兖州一带的移民南迁广陵一带,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

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隋炀帝开大运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不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河三大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次序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公元605年至616年,隋炀帝三下江都(今扬州),618年,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葬于扬州城西北五里吴公台下(后改葬雷塘)。

有关扬州的诗词名句

首先我查了许多史料,扬州历史上建都史丰富,一共有14次,而且建都合计时间还比较长,光两汉诸侯国都就多达200多年的历史,南吴和南唐合计约有60年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隋炀帝登基后为下扬州衣锦还乡,开凿大运河,并下诏“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此刻扬州官阶和大兴,洛阳保持一致。他长期在今扬州办公施政,新建皇家宫城江都宫,使得扬州成为了隋朝的南都,三京之一的地位。隋炀帝和扬州结下的城市情缘,加上开凿的大运河成为了后世历代文人墨客题诗作词的永恒话题。古人云:“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扬州建都史如下:

1西周~春秋初干(邗)国国都;2楚霸王项羽江都;3西汉荆国国都;4西汉吴国国都;5西汉江都国国都;6西汉广陵国国都;7东汉广陵国国都;8隋朝炀帝陪都;9隋末李子通吴国国都;10五代十国南吴国都;11五代十国南唐东都;12南宋高宗行都;13元末张士诚早期国都

14次另注:春秋吴国目前已经有可靠证据显示吴王寿梦和诸樊把吴国国都迁都到扬州(准确时间等待未来考古新发现)

春秋吴国 前585年 - 前561年 19代吴王寿梦

春秋吴国 前560年 - 前548年 20代吴王诸樊

赞美扬州最有名二首古诗

1

战国地理书《禹贡》最早提到扬州

作为九州之一,而非今日扬州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禹贡》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禹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扬州则在淮海之间,就是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用现在地理来说,是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专家表示,这是典籍中最早出现的“扬州”之名,但是,当时的“扬州”包括了今天的苏、皖、赣、浙、闽等省在内的广大地域,当今的扬州只是其间的弹丸之地。

扬州州治历史上长期设在南京

公元626年才迁至现在的扬州

有文史资料称,在隋开皇九年前的一段时期,曾陆续或同时出现了几个“扬州”,但都与今日扬州地域无关。

以上就是扬州的历史的全部内容,扬州拥有2500多年历史,始于春秋时期,当时称之为广陵。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称为邗城(帕金斯)。公元590年,称该城为扬州,这也是后来中国整个东南部的统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