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填空.1.一个数是由8个百,9个一,5个十分之一,1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2.7吨420千克=( )吨.3.4.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 A 是 B 的约数, A 、 B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5. 化成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6.在一幅地图上,那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学习结束,同学们也要准备单元测试了,我为六年级师生整理了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1一、认真填写。
1、如果7x=8y,那么x∶y=( )∶( )。
2、(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2,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5,另一个内项是( )。
3、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 ),如果它一定,那么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4、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三个数量中,当( )一定时,( )和( )正成比例。
5、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
6、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7、1.2千克∶25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8、大圆的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是3∶1,则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 )倍。
9、已知甲数的 相当于乙数的 ,那么甲数的一半相当于乙数的( )
二、明辨是非。(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图形按1﹕6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6。 ( )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3、+8.7读作(),-25 读作()。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7、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8、比较大小。
-7○ -51.5○520○-2.4-3.1○3.1
二、判断对错。
(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0是正数。
( )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4、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5、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比例6:3=48:24写成分数的形式是(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等式是( )。
2、把0.5×80=4×10改写成比例式,可能是( )。
3、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上( )才能使比例成立。
4、一个数与它的倒数成()比例。
5、大圆直径是4厘米,小圆直径是2厘米,大圆和小圆面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6、白兔与灰兔只数的比是7∶6,白兔56只,灰兔()只。
7、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比例。
8、每台电视机的价格一定,购买电视机的台数和钱数成()比例。
9、一幢楼的模型高度是7厘米,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400,楼房的实际高度是()米。
10、甲数的 相当于乙数的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11、Y=8X ,X与Y成()比例。
12、在括号里填上“每小时生产服装件数”“生产时间”或“生产服装总数”。
( )一定,( )和()成反比例;
( )一定,()和( )成正比例。
13、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如果实际距离是450千米,那么在图上要画( )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单元测试一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8个百,9个一,5个十分之一,1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2.7吨420千克=( )吨.
3.4.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 A 是 B 的约数, A 、 B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5. 化成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
6.在一幅地图上,用2.5厘米表示7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7.0.9、6、 和0.36组成一个比例是( ).
8.把15.6%、 、 和 四个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列起来是:( )>( )>( )>( ).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0.把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柱体,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后,剩下75.36立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
2.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3.甲数和乙数都它们最小公倍数的约数.( )
4.因为自然数都是整数,所以整数也都是自然数.( )
5.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三.计算下面各题.
1.758600÷3700= (要坚式,求商和余数)
2.解方程:20-
3.解比例:
4.
5.0.73+7.3×9.9
6.(10-0.915)×(2.808+1.2÷6.25)
7. ÷23
8. ÷ ÷(2-0.25)
四.列式计算.
1.4与 的和除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2.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4,甲数减去乙数差是 ,求甲数.
五.下面图形中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应用题.
1.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比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大百分之几?
2.一批布料,如果做套装(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为一套),可做12套,如果只做上衣,可做20件,要是只做裤子可以做多少条?
3.一种化纤布料,每米售价由原来的10元降到7.5元,过去买30米的钱,现在可以买多少米?(用比例解)
4.某工人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2个,要30天完成任务,实际提前6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几个零件?(列综合算式)
5.上下两层书架共有书若干本,其中上层书架的书点总数的60%,从下层12本放到上层后,下层剩的书正好占总数的25%,原来两层书架共有多少本书?
6.三个修路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全路的 ,乙队比甲队少修了12千米,丙队修了38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7.中心 小学 中年级与低年级的人数比是4∶5,低年级比中年级多60人,低、中年级人数之和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 ,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8个百,9个一,5个十分之一,1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809.51).
2.7吨420千克=( 42 )吨.
3.4.8立方分米=( 480 )立方厘米
4. A 是 B 的约数, A 、 B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B).
5. 化成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
6.在一幅地图上,用2.5厘米表示7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0).
7.0.9、6、 和0.36组成一个比例是(0.9∶0.36=6∶ ).
8.把15.6%、 、 和 四个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列起来是:( )>( )>( )>(15.6%).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384平方厘米),体积是(512立方厘米).
10.把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柱体,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后,剩下75.36立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4厘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 )
2.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甲数和乙数都它们最小公倍数的约数.( √ )
4.因为自然数都是整数,所以整数也都是自然数.( × )
5.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三.计算下面各题.
1.758600÷3700=205…100
2.
3.
4.6
5.73
6.27.255
7.2
8.
四.列式计算.
1.(4- )÷( )=
2. ÷(1.4-1)+ =1
五.下面图形中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6÷4=4(厘米) 3.14×4 2 × =12.56(平方厘米)
六.应用题.
1.(6 3 -4 3 )÷4 3 =237.5%
答: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比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大237.5%.
2.1÷( )=30(条)
答:要是只做裤子可以做30条.
3.解:设现在可以买 x 米.
7.5 x =10×30
x =40
答:现在可以买40米.
4.12×30÷(30-6)-12=3(个)
答: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3个零件.
5.12÷(1-60%-25%)=80(本)
答:原来两层书架共有80本书.
6.(38-12)÷(1- - )=130(千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130千米.
7.5+4=9
60÷( )÷ =810(人)
答:全校共有学生810人.
【答案】: 一、我会填
1、正
2、反
3、正
4、正
5、反
6、正
7、正、反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三、应用题
1、(1)9;6;90
(2)15<C<18;5<C/3<6;5<d<6
2、(1)路程和耗油成正比,因为耗油量随路程的变化而变化,耗油量与路程的比值是一定的
(2)160÷8=20,90÷20=4.5(升)
(3)20×7.5=150(千米)
3、15:6=x:4,解得x=10
4、40÷5×9=8×9=72(克)
以上就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的全部内容,一、填空。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3、+8.7读作( ),-25 读作(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