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六年级下册青岛版数学,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目录课

  • 数学
  • 2023-04-24
目录
  • 青岛版数学1~6年级电子课本
  • 六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百分数网课
  • 2023版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
  •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目录课
  • 青岛版六年级下数学知识点

  • 青岛版数学1~6年级电子课本

    六年级语文复习归类资料(一)

    [ 2008-5-28 22:18:00 | By: 萍水相逢 ]

    六年级语文复习归类资料(一)

    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在小学阶段要求熟练掌握声母、韵母、拼音、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一些拼写规则,能正确地拼读、拼写音节;能按顺序背诵、默写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典;能运用拼音识字,正音和学习普通话。

    1、声母、韵母、声调一般说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起头的音节叫声母,声母后面的音节叫韵母。

    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用ˉˊˇˋ表示。下面的口诀可以帮助掌握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练一练

    (1)读读写写,认真复习下面的拼音字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b p m f d t n I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y w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给下列词语的拼音标上调号。

    bing qing yu jie si kong jian guan lei ting wan jun mang ran ruo shi

    冰 清 玉 洁 司 空 见 惯 雷 霆 万 钧 茫 然 若 失

    2、字母表和大写字母字母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依据字母的排列可以用来排列音序,方便查字典,音序要用大写字母。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字母的大小写及韵母排列顺序。

    练一练

    (1)读一读,在每个大写字母的磨散后边写上小写字母。

    A()E()G()H()Q()R()F()D()L()N( )M()YY()T()J()

    (2)将下列字母排列顺序A E P J T Y M L D Q R G B

    3、变调

    在普通话里,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单字声调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其中一、不的变调为特殊。

    以表说明:阴平阳平去声轻声一yī单念或用在词尾以及用在序数中yí在去声前yì在非去声前在相同的动词中间不bú在去声前bù在非去声前

    在小学阶段应掌握的还有一种变调现象是出现在ABB叠词中,后面BB二字均念阴平声。如:亮晶晶(liàng jīng jīng)

    练一练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看一看( ) 一下子( ) 一只( ) 一会儿( ) 一碗( )

    不会( ) 不能( ) 说不说( ) 不能( )

    软绵绵( ) 沉甸甸( ) 毛茸茸( ) 湿漉漉( )

    4、拼写规则

    (1)韵母除了和声母相拼不能省略跟别的声母相拼,都要省去两点,如nǚ(女)、lǜ(绿)、jū(居)、xū(虚)、yǔ(雨)。

    (2)a o e开销厅头折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容易拼错的时候,就需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

    kù'ài(酷爱)--kuài(快)xī'ān(西安)--xīān(先)练一练(1)给下面的词语注上拼音,注意隔音符号。

    ( )() () () ()()

    皮袄--飘 提案--添 激昂--将

    (2)将下列音节的错误改正过来。

    武:ǔ(wǔ) 有:yiǒu(yǒu)

    言:yián( ) 雨:yǚ( )

    约:yüē( ) 窝:uō( )

    女:nǔ( ) 预:ǜ( )

    屈:qǖ( ) 优:yiōu( )

    5、轻声和儿化

    (1)轻声: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切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原亏游隐调,变成一种既轻又短的调子,这叫轻声。轻声并不是独立的声调,而是从四种声调变化而来的。轻声音节不标调,要念得又轻又短。

    为:(妈妈)māma (我们)wǒmen (你的)nǐde

    (2)儿化:在普通话里,韵母不能与声母相拼,它除了自成音节之外,儿还可以从目前一个字音里的韵母结合起来,并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儿化。带儿化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这些儿化音切,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就可以了。

    例如:门儿-- ménr 馅儿--xiànr

    练一练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读准轻声及儿化。

    奶奶 哥哥 去吧 好吗 红的 说着 花儿 桌儿 凳儿 猫儿 画儿 一手儿

    (2)把读轻的字找出来

    骆驼 椅子 咱们 那么 石头 衣服

    (3)在恰当的地方加上儿,使前面的音节儿化。

    我们一块( )到那块( )操场上去打篮球。过一会( ),我们要开个会( )。

    6、啊的语音变化

    语气词“啊”在不同的地方语音会有变化。作为叹词的啊,因为说话时不受语音的影响,所以仍念a音,为啊,你来啦!但是作为语气词的啊,用在句末时,受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的影响,会发生音变现象。列表如下:

    前面一个音节末尾

    啊的音变

    u wa

    n na

    ng nga

    a o i ü ya

    练一练

    读一读,注意啊'的语音变化:

    (1)孩子,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

    (2)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

    (3)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4)啊!故乡,我终生难忘的地方。

    六年级语文复习归类资料(二) jijnhjhmgkjh

    二、汉字

    小学阶段要求学会二千五百个常用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要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学会三种查字方法,并能熟练地查字典;能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及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

    汉字的笔画名称

    笔画 名称 字例 笔画名称 字例 笔画名称 字例

    ‘ 点 立 弯钩 子 横折折折钩 乃

    一 横 三 斜钩 戈 横折折撇 及

    丨 竖 千 ┐横折 口 フ 横撇 又

    丿 撇 什 └竖折 山 し 竖提 衣

    乀 捺 人 ㄥ撇折 么 竖弯 西

    提 址 �横折钩 习 乚 竖弯钩 儿

    乛 横钩 买 横折提 计 竖折折钩 与

    亅 竖钩 小 �T横折弯钩飞 ㄑ 撇点 如

    笔顺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十一十

    先后捺人丿人

    从上到下主亠

    从左到右川丿

    先外后里再封口田

    先中间后两边山

    从外到里向

    此外,还要注意下列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关于写点的顺序,应注意: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面后写,如:瓦、丹、叉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 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 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 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 品安结构:森、晶

    练一练

    1、写出下列汉这的笔顺。

    例:文:------------- 鸟------------- 火-------------

    秀:------------- 厉------------- 徘-------------- 脊-------------

    舟:------------- 凹------------- 凸--------------

    2、填空写笔画名称:

    (1)账共--------画,第五画是---------,第六画是-----------。

    (2)东共-------画,第三笔是--------,第四笔是-----------。

    (3)牺共--------画,第三笔是--------,第四笔是------------。

    (4)怜共-------画,第二笔是--------,第三笔是------------。

    3、把下列字按结构分类:

    裹 渺 恢 魄 册 阙 霖 趁 鸢 痴 虐 落 矗 句 国 圆 缎 嚣 晶

    独体字:-----------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上中下结构:------------ 全包围结构:-------

    半包围结构:------------ 品字结构:----------------

    4、按偏旁写字组词。

    例:犭狼(狼狗)狐(狐狸)独(独立)

    虫------()------()------ ()

    穴------()------()------ ()

    公------()------()------ ()

    幺------()------()------ ()

    已------()------()------ ()

    5、加偏旁写字组词

    鬼(魂)梦魂(魄)气魄(愧)愧树

    尞()-------()------- ()-------

    秀()-------()------- ()-------

    荒()-------()------- ()-------

    良()-------()------- ()-------

    甫()-------()------- ()--------

    查字典

    查字典一般采用音序查字、部首查字和数笔画查字三种方法,以哪一种为好,这要因字而定,一般说来,熟字查音序,生字查部首,没有部首用数笔画查。

    查字典要注意选择义项。给多义字定义项要从词的整体考虑,有时需联系上下文。

    练一练

    1、把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裹渺脊册恢魄拓盎妆巍傣抑琼

    2、按要求填表

    汉字 音序 音节 查什么部 再查几画 字典的解释应取哪种解释

    汉字 音序 音节 查什么部 再查几画 字典的解释应取哪种解释

    不堪设想 可;能;能忍受

    倾诉 歪,斜;倾向;倒塌;用尽

    翠绿欲滴 欲望;想要;需要;将要

    欠负盛名 背;担负;享有;失败

    燃眉之急 着急;急躁;急促,紧急;紧急严重的一情

    深思熟虑 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熟练;程度深;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汉字音、形、义的辨别

    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能写错别字。要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一是思相上要高度重视,不随便增加或减少笔画,要认真辨别汉字的音、形、义,勤查字典,多学多问。

    练一练

    一、形近字组词

    滕 抑 躁 拂 嘶 撩 嘹 烙 掩 腾 仰 燥 佛 撕 暸 僚 洛 淹 藤 柳 澡 沸 斯 缭 潦 路 俺 揣 煦 酿 熟 驮 喙 框 汛 焙 湍 照 浪 熟 驭 缘 筐 讯 培 瑞 熙 狼 孰 驱 篆 眶 迅 倍 涌 坑 拟 嫂 棚 纺 缎 峻 勇 吭 似 馊 蹦 仿 锻 骏 俑 炕 以 嗖 崩 访 段 俊 指 憧 炽 帖 舔 澜 眷 袄 绢 幢 织 贴 添 斓 卷 沃 娟 潼 帜 沾

    二、音近字组词

    需 因 由 带 迹 刻 辨 身 奈 须 应 尤 代 绩 克 辩 生 耐

    三、多音字组词

    散sǎn sàn 种zhǒng zhòng 缝féng fèng

    薄báo bó 朝zhāo cháo 应ying yng

    佛fó fú 挣zhēng zhèng 把bǎ

    当dàng dāng 弹tán dàn 调tiáo bà diào

    涨zháng zhàng 教jiào jiāo 正zhēng zhèng

    禁jin jin 率shuài lü 空kòng kōng

    奔bēn bèn 称chēng chèn 好hǎo hào

    传zhuàn chuán 煞shà shā 为wèi wéi

    冠guàn guān 发fā fà 乘chéng shèng

    盛chéng shèng 闷mèn mēn 落luò là

    参cān shēn 载zǎi zài

    四、改正错别字

    脾气暴燥( ) 不屈不饶( ) 神彩奕奕( ) 尺壁寸阴( ) 妖阳似火( ) 芳草如菌( )

    一望无银( ) 雷霆万钩( ) 高屋建令( ) 司空见惯( ) 洗耳躬听( ) 燃眉之极( )

    饥赛交破( ) 全神惯注( ) 阴谋鬼计( ) 走头无路( ) 再接再励( ) 精精有神( )

    漫不径心( ) 专心至志( ) 喜出往外( ) 完壁归赵( ) 和中共济( ) 魔天大厦( )

    回答者: 543265281 - 助理 二级 4-27 19:49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

    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

    天才小师 440

    人焊合一 430

    东方旭起 330

    暗香沁人 240

    skyhf201 225

    六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百分数网课

    数学: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袭睁和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分数乘法: 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早铅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分数除法 1.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 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圆 1. 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百分数 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 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 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统计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分数乘法1. 分数乘法3. 倒数的认识 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 3. 比和比的应用圆1. 圆的认识2. 圆的周长3. 圆的面积百分数 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统计合理存款 先列后行 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拍盯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总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 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2023版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信息窗1

    信息窗一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16页信息窗1。

    教学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盒,引发学生提出“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入对圆柱、圆锥的认识。

    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认识圆柱、圆锥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

    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茶筒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预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导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的实物图片(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牙膏盒、化妆品盒)

    谈话: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名称吗?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茶筒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铅锤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实物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

    二、主动探究,认知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明迹念

    1、自主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①:我想知道圆柱有几个面?

    ②:我想知道圆锥有几个面?

    ③:我想知道圆柱的高在哪儿?

    ④:我想知道圆柱、圆锥每个面的是什么形状?

    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

    谈话: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欲望。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三角尺的直角州乎边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的圆柱上下粗细相同,叫直圆柱。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

    指名学生说几个圆柱形物体。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茶筒,观察手中的圆柱形物体。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④最后讨论一下你的发现正确吗?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谁来你的发现?还有谁再来试一试?

    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师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质疑。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解决的办法有:

    ①将茶筒盖拿下与底面重合

    ②将茶筒底面放在纸上描下来,然后将另一个面放在上边,完全重合。

    ③侧圆的直径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是个平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1个曲面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出示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圆柱为什么会有粗有细?使学生明确圆柱的底面大就粗。

    圆柱为什么有高有矮激困?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不同。

    出示圆柱实物,

    谈话:那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出示圆柱形塑料牙签筒

    谈话:里面的牙签是不是牙签筒的高?每个牙签的长度怎样?想象一下,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想一想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谈话:你知道你的圆柱形茶筒有多高吗?

    同桌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测量结果:

    谈话: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测量边上的高最方便,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板书:高无数条

    4、同桌相互交流对圆柱的认识。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你能发现什么?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

    随着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将实物图象移走,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质疑: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

    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顶点,只有一条高。

    板书:底面 1个圆形

    侧面 1个曲面

    高1条

    2、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同桌交流对圆锥的认识

    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5、学生阅读课本15、16页的内容。

    【设计意图】:前面有了对圆柱的特点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实物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课本自主练习17页第1题。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为什么?(课本P17页第2题)

    3、写出下面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4、课堂游戏,猜猜看,可以抢答。

    我这儿有一个物体,它有两个完全相同圆形底面,一个侧面,有无数条高,它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多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目地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体现数学知识“有用”。

    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使学生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回顾、梳理所学新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后反思: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实物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量一量、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整体感知圆柱,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茶筒、牙签筒等实物,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动手测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信息窗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第19—20页。

    教材简析:

    圆柱表面积包括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概念,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又制作过圆柱模型,所以对圆柱表面积理解并不困难。因此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对于表面积的计算,由于空间想像力有限,学生往往不能将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及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长、宽建立起联系。因此,教材加强了操作,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以便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再借助表面展开图,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 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剪刀、直尺、一些容易剪开的圆柱形纸筒。

    第1课时

    预习

    1、说出圆柱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感知情境,收集信息。

    谈话:你想了解一下这种纸筒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下面我们一起到生产车间去参观一下。(多媒体播放纸筒的生产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了解圆柱体纸筒的基础上,明确圆柱体的组成部分,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谈话:根据屏幕展示情境图右侧的圆柱形纸筒成品及其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纸筒包括哪几部分?做一个圆柱体纸筒需要多少纸板?……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欲望,明确探究目标。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谈话:求“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纸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实际上是求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求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圆柱体纸筒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明确问题的方向,在观察纸筒制作过程后,让学生对表面积有了初步的感受,对于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起到积极的作用。

    2、动手操作

    谈话:利用你们手中用纸围成的圆柱剪一剪,一个圆柱的展开图,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3、总结概念

    谈话: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剪法和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的面积叫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谈话:圆柱体的底面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底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可能得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4、归纳方法

    谈话:圆柱体侧面展开的不论是长方形,与圆柱体的底面和高有什么关系呢?

    谈话:请各小组研究一下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些部分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根据学生讨论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师:应用我们的发现,你能求出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吗?(只列式,不计算。)

    (1) 底面周长100px,高125px。

    (2) 底面直径50px,高250px。

    口头列式并怎么想的。

    谈话: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呢?

    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综合练习,深化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

    师:请你先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列式计算。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回答、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解答。

    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谈话:课下,请你选择一个圆柱形的盒子,测量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设计意图]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进一步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三是通过实践性的作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外拓展

    1、、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围3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3、填表

    半径

    (米)

    直径

    (米)

    周长

    (米)

    (米)

    底面积

    (平方米)

    侧面积

    (平方米)

    表面积

    (平方米)

    0.2

    0.8

    3.2

    1.5

    6.28

    2.5

    3.14

    12.56

    课后反思

    学生动手剪一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表面积的计算不仅仅是计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能在大脑中想象出需要计算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转化的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转化学生把圆柱体的表面积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面积的方法。

    个别学生辅导:

    陈龙波 王永乐熊佑泉 陈天宇吕朝阳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是一个同学做的圆柱体的纸盒,要计算使用了多少纸板,应该怎么样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供数据,学生计算。

    [设计意图]这样的谈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为下面的闯关做好准备。

    二、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基本练习

    自主练习3

    学生读题,思考前轮压过一周的面积是指圆柱体的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并订正。

    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学生说明计算的理由。

    2、综合练习(自主练习5、6、8、9、10)

    自主练习5

    选择哪些材料可以作成圆柱体的盒子,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材料,拼一拼,试一试。

    动手操作以后要引导学生分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做底面的圆相符。

    自主练习6

    填表,注意找出已知数据与未知数据之间的关系。

    自主练习8、9

    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拓展练习

    自主练习12

    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演示(如:粉笔),明确截面的面积与底面积的关系,找出截的段数与增加的面数之间的关系。

    三、课外延伸

    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56厘米,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 通过课外延伸的题目,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找到正方形边长与底面周长、正方形的面积与圆柱体的侧面积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练习设计要由浅入深,从基本的仿例练习到拓展练习,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机会赶上来,让优秀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练习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第二单元信息窗3

    信息窗3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青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8页。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圆柱和圆锥形状的冰淇淋盒,并分别标出了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探索和学习。“合作探索”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学习圆柱的体积;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学习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探索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圆柱体积学具、沙子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热了,在夏季同学们最喜欢的冷饮是什么?(生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圆柱体冰淇淋。

    谈话:看,小明买了两个冰淇淋,你能猜猜哪种包装盒体积大吗?

    (生猜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的猜测为后面的实验验证做好了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回忆旧知,实现迁移。

    谈话: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也许能从以前研究问题的方法里得到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圆的面积的推导方法,巧妙地运用旧知识进行迁移。

    三、利用素材,探索新知。

    一交流猜测

    谈话:通过刚才的回顾,你们能想办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

    生: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可不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师谈话: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

    生讨论,交流。

    生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

    1.先在圆柱的底面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竖着切掉四周,得到一个长方体,然后把切下的四块拼在一起。

    2.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同的扇形,然后竖着切开,重新拼一拼。

    3.如果是橡皮泥那样的,可以把它重新捏成一个长方体,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了。

    谈话:请同学讨论和评价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呢?引导学生按照第二种方法进行验证。

    二实验验证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谈话:请每个小组拿出学具,按照刚才第3小组的方法把它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研究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原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

    学生合作操作,集体研究、讨论、记录。

    四、分析关系,总结公式

    1.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

    转化后的形状变了,但是体积没有变,底面的面积没有变,高也没有变。

    2.分析关系

    引导说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虽然形状变了,但是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3.总结公式。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课件分别演示将圆柱等分成16份、32份、64份的割拼过程,学生观察、思考。)

    谈话: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观察: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课件动态演示:圆柱的高——长方体的高,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

    谈话:其实大家刚才又采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你现在能总结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V=Sh

    五、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及时让学生利用结论解决问题,感受自己研究的重要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本节课让学生亲自动手 操作,再次感受“化圆为方”的思想。动手操作,是学生发现规律和获取数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教师给予适当的演示,沟通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共同点——转化法,便于学生顺利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

    第二课时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冰淇淋盒的体积问题,学会了如何求圆柱的体积。你能如何求圆柱的体积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出的?

    2.口答练习:

    你能借助公式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吗?

    (1)底面半径15厘米,高8厘米。

    (2)底面直径6米,高18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公式,唤起学生的回忆,为下面利用公式解决打下基础。

    二、巧用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课后练习第3题。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了一棵高达142米的巨衫。它的树干上下几乎一样粗,横截面周长约是38米。

    师谈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树干的体积会是多大呢?

    师:知道了树干横截面的周长,该如何求体积呢?

    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算法。

    4.师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

    (1)根据周长求出底面的半径。

    (2)根据半径求出底面的面积。

    (3)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树干的体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已知圆柱底面周长,求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综合练习,统一公式。

    1.出示课后练习第10题: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2.交流算法。

    3.师谈话:你能把上面三种图形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吗?

    引导发现:体积=底面积×高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成一个,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目录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33---34页。

    教材简析:

    该综合侍改迅应用是在学生已学过圆柱、圆锥的体积以及分数百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体积、百分数等有关知识,通过实验探索水和冰在变化的过程中,体积之间的变化规律。该综合应用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4幅反映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自然现象情境图。4幅图分别是:河水结冰、雪糕融化、水瓶胀破、水管冻裂,并以对话的方式揭示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大,冰化成水体积会减小”。目的是在唤起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和认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时的体积变化情况,引发学生提出研究课题。第二个板块是歼森实验过程,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记录、实验总结5个部分。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学习过的有关知识,探索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变化的一般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基本策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3、同过亲身经历实验的全过程及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烧杯(或塑料瓶)、水、冰、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出示课件,展示大自然中水与冰的体积变化情况(以动画形式展现河水结冰、雪糕融化、水瓶胀破、水管冻裂等自然现象)。

    谈话:同学们,观察这些自然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水结冰、冰化水体积会发生变化)

    水结冰体积会增加多少?冰化水体积会减少多少?水和冰在变化过程中,体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想不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

    [设计意图]用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自然现象作为切入点,可以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再加上学生本身就具有好奇的思维特点,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水和冰之间体积变化规律的愿望。

    二、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过程

    谈话: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我们要研究水结成冰体积是怎样变化的,我们应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冰化成水的实验应该怎样设计?

    1. 组内交流,设计实验过程。

    谈话:请同学们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同学,注意从实验的准备、步骤、注意事项和基本过程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并设计好实验记录单。

    学生组内活动。

    2. 组间交流,补充完善实验。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交流自己的实验设想。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各个小组设计的实验设想,对一些实验的细节问题进行完善补充。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学生会在杯子的选择、冰块形状的选择、实验记录单的设计等细节问题上进行考虑,为实验做好准备。

    3. 阅读教材,优化实验过程。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课本,阅读教材设计的实验过程,并与自己组内的实验过程进行对比,设计好如下实验单。

    实验一

    水的体积

    冰的体积

    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1

    2

    3

    结论

    实验二

    冰的体积

    水的体积

    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1

    2

    3

    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可以对实验的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为下一步的实验做好了铺垫。同时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设计过程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使学生的活动都有思维的痕迹,让学生的动手与动脑有效的结合。

    三、教师引领,分组完成实验

    谈话:请同学们做好分工,团结协作;选择合适的杯子,便于精确测量里面的相关数据;杯子里的水不要超过五分之四;按实验的要求进行,记录好相关的数据;注意安全。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师巡视予以指导。

    填写记录单,组内做好数据分析,初步形成结论。

    注意:实验一和实验二可同时进行准备。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动手操作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组内成员要团结协作,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组间交流,形成结论

    谈话: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组的实验的过程展示给同学们?

    让每各个小组派同学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并把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单呈现出来,并说出自己小组探究的结论。学生随时对各个小组交流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进行评价。

    实验一,学生可能会得出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11%左右,实验二可能会得出冰化成水体积会减少10%左右。

    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适时进行分析评价老此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组间交流,可以组织学生更好对数学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渗透一些数学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

    五、相关链接,学以致用

    1.如果冰块的形状不规则,如何测出它的体积?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0%,有一块冰体积55立方厘米,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查阅相关资料比较一下自己的实验结论,根据整个实验过程写一篇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将相关的数学练习与实验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数学的价值;另外第三题可作为课外作业对课堂实验进行延伸,体现数学的趣味性。

    相关说明: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应用课,里面设计的实验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实验的过程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方便的话可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条件不允许我们也可以把探究活动放在课外,然后再组织交流。即便是我们课堂做过实验,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外与家长一起再进行一次实验。

    看着不好的滚,草你们妈,这么掉能自己写啊,问问题的小哥,我问一下,你妈死了吗?,狗日的,他妈了隔壁,你妈逼的,良心让你爸射没了,傻吊的

    青岛版六年级下数学知识点

    比较量是察歼指与标准量比较的具体败搜冲量。

    分率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率表示的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用来作为比较标准的那个数量就漏好是单位“1”(单位“1”代表的数量也叫标准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的数量叫比较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