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9年级数学下册,9年级数学上册

  • 数学
  • 2023-05-16
目录
  • 9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 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8年级数学下册鲁教版
  • 数学知识点初中总结
  • 初二八年级物理电子课本

  • 9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5>0开口向上,对称轴x=1,顶点(1.0)

    2.Y=2(X-1)平肆芦知方-3 ,2>0,开口向上,对称轴X=1,顶点(1,-3)

    3.y=3(x-1)平方-1 3>0,开口向上,对称轴x=1,顶点(1,-1)

    4.y=x平方-x-2=(x-1/2)平方-5/2,开口向上,对称轴X=1/2 ,顶点哗肢(裂消1/2,-5/2)

    5.y=-3(x平方+12X+27)=-3(x平方+12X+36-9)=-3(x+6)平方+27,-3<0开口向下,对称轴X=-6.顶点(-6.27)

    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的重点:1、二次根式X的取值范围,判断最简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计算3、分式的计算和二次根式的综合4、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配方法和公式法必须掌握)、换元法、根的判别式5、增长率、下降率应用题6、矩形面积问题7、哪些平面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8、旋转的网格作图9、垂径定理的计算、圆周角定理、圆和正多边形的计算、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和侧面积计算公式10、用树形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不超过12种)11、压轴题(圆、动点、坐标、旋转、面积)12、规律探索问题13、弧长、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基本概念和定义须熟记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

    第十四章 轴对称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erpendicular bisector)。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附:顶角+2底角=180°)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五章 整式

    式子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monomial)。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coefficient)。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敬行兄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term),其中,不含字母的叫做常数项(constant term)。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integral expression_r)。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即把它们的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而字母部分不变,叫做合并同类项。

    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亮袭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x+p)(x+q)=x^2+(p+q)x+pq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a+b+c)^2=a^2+2a(b+c)+(b+c)^2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第十六章 分式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带租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 (a≠0) 这就是说,a^-n (a≠0)是a^n的倒数。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inverse proportional function)。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hyperbola)。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theorem)。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rhombus)。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trapezium)。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疑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宽和长的比是(根号5-1)/2(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5.撰写调查报告 6.交流一、分式

    1、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m an=am-n(a 0)

    2、 两个单项式相除,只要将系数及同底数幂分别相除。

    3、 形如 (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 0)的式子叫做分式。 =0(A=0,B 0)。

    4、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分式运算的结果一定要是最简。

    5、 最简公分母是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6、 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解(或根),这种根称为增根。因此,在解分式方程时必须进行检验。

    7、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a0=1(a 0)

    8、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n(n为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a-n=( )n= (a

    9、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1≤ <10。例如0.000021=2.1

    二、一元二次方程

    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已知数,a 其中a、b、c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2)因式分解法(十字相乘法)(3)公式法x= (b2-4ac (4)配方法(重点见P32)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4ac)当a 时(1)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0时方程有两不相等的实数根;(3)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韦达定理):ax2+bx+c=0(a、b、c是已知数,a 当 ≥0时,设方程两根为x1,x2则x1+x2=- ,x1 x2= 如 = =……

    5、 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三、二次函数

    2、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 轴,顶点是原点,当 时,开口向上,当 时,开口向下。

    四、图形的全等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全等图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识别(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边边边或SSS)(2)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SAS)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ASA)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

    4、能判断正确或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能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它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根据题设,定义以及公理、定理等,经过逻辑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五、圆

    1、 圆的有关概念:(1)、确定一个圆的要素是圆心和半径。(2)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小于半圆周的圆弧叫做劣弧。大于半圆周的圆弧叫做优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画一个圆,并且只能画一个,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外心是三角形各边中垂线的交点;直角三角形外接圆半径等于斜边的一半。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外切三角形,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满足: 。

    2、 圆的有关性质(1)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圆心角相等,那么它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1(ⅰ)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ⅱ)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ⅲ)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3)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都相等,都等于90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圆的直径。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经过切点切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5)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6)圆的切线上某一点与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7)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一个外角等于内对角;圆外切四边形对边和相等;(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它所夹弧对的圆周角。(9)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0)两圆相切,连心线过切点;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3、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内d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离(d>r);直线与圆相切( ),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直线与圆相交( ),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外离(d>R+r);外切 ;相交( ) ;内切( ) ;内含 。

    4、圆中的计算

    8年级数学下册鲁教版

    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会的去学习数学中的各个内容。这次我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下册数学圆知识点提纲,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九年级下册数学圆知识点提纲

    数学学习思维方法

    数学学习方法

    九年级下册数学圆知识点提纲

    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0、垂径定理敬培咐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亮纯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7、推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8、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9、推论: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21、①直线L和⊙O相交d﹤r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

    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24、推论: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25、推论: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中旦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35、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

    ③两圆相交R-r﹤d﹤R+r(R﹥r)

    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37、定理: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1、正n边形的面积Sn=pr/2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r为边心距

    42、正三角形面积√3a2/4a表示边长

    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

    k(n-2)180°/n=360°化为(n-2)(k-2)=4

    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45、扇形面积公式:

    S扇形=n兀R2/360=LR/2

    外公切线长=d-(R+r)

    <<<

    数学学习思维方法

    1.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孩子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3.逻辑法

    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在解决逻辑推理问题时使用广泛。

    4.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5.分类法

    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

    数学 学习方法

    1.注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在预习的时候,应当把定理、定律、公式、常数、特定符号这些内容单独汇集在一起,每抄录一遍,则加深一次印象。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应把自己预习时的理解和老师讲的相对照,看自己有没有理解错的地方。预习可以用“一划、二批、三试、四分”的预习方法。

    一划:就是圈划知识要点,基本概念。

    二批:就是把预习时的体会、见解以及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批注在书的空白地方。

    三试:就是尝试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四分:就是把自己预习的这节知识要点列出来,分出哪些是通过预习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了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

    2、把握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手到:就是以简单扼要的方法记下听课的要点,思维方法,以备复习、消化、再思考,但要以听课为主,记录为辅;

    耳到: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解答,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特别要注意听自己预习未看懂的问题;

    口到:主动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敢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

    眼到:就是一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思,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板书内容,二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

    心到:就是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新知识,课堂上的思考要主动积极。关键是理解并能融汇贯通,灵活使用。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

    3、掌握练习方法,提高解答数学题的能力

    数学的解答能力,主要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提高。数学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数学练习的重要性。实际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答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常在练习中出现。

    (2)、要有自信心与意志力。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深奥的证明,自己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意志,耐心细致的习惯。

    (3)、要养成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遇到一个题,不能盲目地进行练习,无效计算,应先深入领会题意,认真思考,抓住关键,再作解答。解答后,还应进行检查。

    4、掌握复习方法,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复习是记忆之母,对所学的知识要不断地复习,复习巩固应注意掌握以下方法。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趁热打铁”,当天学习的功课当天必须复习,无论当天作业有多少,多难,都要巩固复习。

    (2).采用综合复习方法,即通过找出知识的左右关系和纵横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提高,综合复习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是统观全局,浏览全部内容,通过唤起回忆,初步形成知识体系印象,其次是加深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整理巩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突破薄弱环节的复习方法.要多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加强巩固好课本知识,只有突破薄弱环节,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

    九年级下册数学圆知识点提纲相关文章: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主要知识点

    ★初三数学的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数学知识点初中总结

    二次函数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1,x2=(-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²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P [ -b/2a ,(4ac-b^2;)/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

    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07281.html?wtp=tt

    初二八年级物理电子课本

    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

    1、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被开方数是一个非负数。

    2、二次根式的实质:是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因此√a≥0。

    3、两个公式:(√a)2=a(a≥0);√a2=∣a∣.

    4、二次根式的乘除:√a×√b=√ab(a≥0,b≥0);√a÷√b=√a/b(a≥0,b>0).

    5、最简二次根式:⑴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⑵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6、二次根式的加减: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7、利用公式:(a+b)(a-b)=a2-b2;(a±b)2=a2±2ab+b2.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①是整式方程,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③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④二次项系数不为零。

    2、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按降幂排列,二次项系数通常为正,右端为零。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代入使方程成立。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①配方法: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一→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配方→开方→写出方程的解。

    ②公式法:x=(-b±√b2-4ac)/2a,

    ③因式分解法:右端为零,左端分解为两个因式的乘积。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注意:应用的前提条件是:a≠0.

    6、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

    注意:应用的前提条件是:a≠0,△≥0.

    7、列方程解应用题:审题设元→列代数式、列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解方程→检验作答。

    第二十三章旋转

    1、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性质: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关键:找好对应线段、对应角。

    3、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5、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6、对称点的坐标规律:①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信塌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③嫌码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第二十四章圆

    1、确定圆的条件:圆心→位置,半径→大小。

    2、和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弧—半圆、优弧、劣弧,圆心角,圆周角,弦心距。

    3、圆的对称性: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弦的弦心距相等。

    引申:在这四组量中,只要有一组量对应相等,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6、圆周角定理:①圆周角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③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7、内心和外心:①内心是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②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8、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交→d

    9、切线的判定:“有点连圆心”→证垂直。“无点做垂线”→证d=r。

    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0、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滑者圆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1、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12、圆外切四边形的性质:圆外切四边形的对边之和相等。

    1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外离→d>R+r.外切→d=R+r.相交→R-r

    14、正多边形和圆:半径→外接圆的半径,中心角→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边心距→中心到一边的距离。

    15、弧长和扇形面积:L=n∏R/180.S扇形=n∏R2/360.

    16、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圆锥的.母线长=扇形的半径,圆锥底面圆周长=扇形弧长,圆锥的侧面积=扇形面积,圆锥的全面积=扇形面积+底面圆面积。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1、三种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

    2、概率:P(A)=p.0≤P(A)≤1.

    3、古典概率的求法:①列举法(把所有可能结果都表示出来),②列表法,③树形图。

    4、用频率估计概率:根据一个随机发生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所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1、定义:形如y=ax2+bx+c(a≠0,a、b、c是常数)的函数叫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分类:①y=ax2:顶点坐标:原点;对称轴:y轴;

    ②y=ax2+c:顶点坐标:(0、c);对称轴:y轴;

    ③y=a(x-h)2:顶点坐标:(h、0);对称轴:直线x=h;

    ④y=a(x-h)2+k:顶点坐标:(h、k);对称轴:直线x=h;

    ⑤y=ax2+bx+c:顶点坐标:(-b/2a,4ac-b2/4a);对称轴:直线x=-b/2a

    3、a、b、c符号的判定:a:开口方向向上→a>0;开口方向向下→a<0。

    b:与a左同右异,对称轴在y轴左侧,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

    C:交与y轴正半轴,c>0;交与y轴负半轴,c<0

    b2-4ac:与x轴交点的个数,△>0→两个交点,△<0→无交点,△=0→一个交点。

    3、平移规律:“正左负右”“正上负下”。

    前提:配方成y=a(x-h)2+k的形式。

    4、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①顶点在原点选y=ax2;

    ②顶点在y轴选y=ax2+c;

    ③通过坐标原点选y=ax2+bx;

    ④知道顶点在x轴上选y=a(x-h)2;

    ⑤知道顶点坐标选y=a(x-h)2+k;

    ⑥知道三点的坐标选y=ax2+bx+c。

    5、其他应用:求与x轴的交点→解一元二次方程;与y轴交点为(0、c)。

    6、对称规律:

    ①两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a、b、c都变为其相反数。

    ②两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a、c不变,b变为其相反数。

    7、实际问题:利润=销售额-总进价-其他费用,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其他费用。

    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2

    一、 锐角三角函数

    1.正弦: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a/c;

    2.余弦: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a的邻边/斜边=b/c;

    3.正切: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a的对边/∠a的邻边=a/b。

    ①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②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③tana不表示“tan”乘以“a”;

    ④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越大;∠a越大,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

    4、余切: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即cota=∠a的邻边/∠a的对边=b/a;

    5、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

    若∠a为锐角,则①sina=cos(90°∠a)等等。

    6、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0°,30°,45°,60°,90°。

    7、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0≤sinα≤1,0≤cosα≤1。

    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tanα·cotα=1,

    tanα=sinα/cosα,

    cotα=cosα/sinα,sin2α+cos2α=1

    二、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

    2.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用到的关系:(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

    (2)两锐角的关系:∠a+∠b=90°;

    (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sina=a/c;

    cosa=b/c;

    tana=a/b。

    sina=cosb

    cosa=sinb

    sina=cos(90°-a)

    sin2α+cos2α=1

    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3

    一、投影

    1.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 投影线 ,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 投影面

    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光源特别远)

    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

    5.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当物体的某个面顶斜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变小。当物体的某个面垂直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直线。

    二、三视图

    1.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正面、水平面、侧面)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2.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

    3.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

    4.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

    5.三个视图的位置关系:

    ①主视图在上、俯视图在下、左视图在右;

    ②主视、俯视表示物体的长,主视、左视表示物体的高,左视、俯视表示物体的宽。

    ③主视、俯视长对正,主视、左视高平齐,左视、俯视宽相等。

    6.画法: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它部分遮档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