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初三数学教学案例50篇

  • 数学
  • 2023-04-18
目录
  • 初中数学学科育人教学案例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
  • 初中数学课例分析范文
  •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50篇
  • 优秀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 初中数学学科育人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帆慧案例:《一元一次不等式(3)》

    上课教师给出了问题1:以班级为单位,中国旅行社的原价是每人100元,可以给我们拦瞎打7折;金秋旅行社的原价和他们相同,但可以给5人免费,并且其他人费用打8折。(1)如果我们班全体同学都参加,选择哪一简轿空家比较省钱?(2)如果只有30位同学参加,选择哪一家比较省钱?(3)在参加人数还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在两家旅行社之间做选择?你的看法。

    前两问师生以问答形式共同解决后,第三问教师安排了小组合作活动,过程如下:教师问:① 这道题目应选择哪种数学模型?能用方程来解吗?还是别的数学模型呢?② 问题中有哪些相等的数量关系和不等的数量关系?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相等关系,还大量存在不等关系,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属于哪个类型。然后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或者不等式,从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亮铅分析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是:

    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乎郑调整;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首先,结合《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案例1:《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4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A、B、C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A的面积

    B的面积

    C的面积

    图1

    图2

    图3

    图4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C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A、B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方形C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先分组拼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 (试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分别是a、b,那么它们的面积和就是

    a2+ b2,由于面积不变,所以新正方形的面积

    应该是a2+ b2,所以只要是能剪出两个以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重新拼成一个

    边长为a2+ b2的正方形就行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的核心就在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设置问题不仅是检验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更是对勾股定理探究方法和证明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面积割补的方法、转化和化归思想)的综合运用,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创新能力。

    第四个环节:挖掘勾股定理文化价值

    师: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见数与形密切联系起来。它在培养学生数学计算、数学猜想、数学推断、数学论证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勾股定理最早记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在我国古籍《九章算术》中提出“出入相补”原理证明勾股定理。在西方勾股定理又被成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欧式几何的核心定理之一,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基础,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数学家、物理学家、艺术家,甚至美国总统也投入到勾股定理的证明中来。它的发现、证明和应用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人文内涵,希望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精神,欣赏数学的美。

    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三个维度构建起具有丰富内涵的目标体系,课程运行中的每一个目标都可以与三个维度发生联系,都应该在这三个维度上获得教育价值。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案例2:年前,在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配套练习册》第70页,遇到一道填空题:

    例:设a、b、c分别表示三种质量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图①、图②两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第三架天平(图③)也处于平衡状态,则“?”处应放 个物体b?

    a

    a

    b

    c

    图①图②

    a

    c

    ?

    图③

    通过调查,这个问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填上了答案敬顷好,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解,我需要讲解一下。

    我讲解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一.引导将图①和图②中的平衡状态,用数学式子(符号语言——数学语言)表示(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建模):

    图①:2a=c+b. 图②:a+b=c.

    因此,2a=(a+b)+b.

    可得:a=2b,c=3b .

    所以,a+c = 5b.

    答案应填5.

    我自以为思维严密,有根有据。然而,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时,却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1这样思考的:

    假设b=1,a=2,c=3.所以,a+c = 5,答案应填5.

    学生这是用特殊值法解决问题的,虽然特殊值法也是一种数学方法,但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让学生仅停留在这种浅显的思维表层上。面对这个教学推进过程的教学“新起点”,我必须深化学生的思维,但是,还不能打击他的自信心,必须保护好学生的思维成果。因此,我立刻放弃了准备好的讲解方案,以学生思维的结果为起点,进行调整。

    我先对学生1的方法进行积极地点评,肯定了这种思维方式在探索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当那几个同样做法的学生自信心溢于言表时,我随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你怎么想到假设b=1, a=2, c=3?a、b、c是不是可以假设为任意的三个数?”

    有的学生不假思索,马上回答:“可以是任意的三个数。”也有的学生持否定意见,大多数将信将疑,全体学生被这个问题吊足了胃口,我趁机点拨:

    “验证一下吧。”

    全班学生立刻开始思考,验证,大约有3分钟的时间,学生们开始回答这个问题:

    “b=2,a=3,c=4时不行,不能满足图①、图②中的数量关系。”

    “b=2,a=4,c=6时可以。结果也该填5.”

    “b=3,a=6,c=9时可以,结果也一样。”

    “b=4,a=8,c=12时可以,结果也一样。”

    “我发现,只要a是b的2倍,c是b的3倍就能满足图①、图②中的数量关系,结果就一定是5.”

    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由特殊上升到一般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归纳推理得到了训练,对特殊值法也有了更深的体会,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进而得到a=2b,c=3b .所以,a+c = 5b.答案应填5.

    我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继续抛出问题:

    “我们列举了好多数据,发现了这个结论,你还能从图①、图②中的数量关系本身,寻找更简明的方法吗?”学生又陷入深深地思考中,当我巡视各小组中出现了“图①:2a=c+b. 图②: a+b=c.”时,我知道,学生的思维快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接轨了。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堂教学设计兼具“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展开之间不是“建筑图纸”和“施工过程”的关系,即课堂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执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展开之初,我们可能先选取一个起点切入教学过程,但随着教学的展开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就会不断形成多个基于不同学生发展状态和教学推进过程的教学“新起点”。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预设中生成的;不是按预设展开僵硬不变的,而是在动态中调整的。

    3.一节数学习题课的思考

    案例3:一位教师的习题课,内容是“特殊四边形”。

    该教师设计了如下习题:

    A

    O

    F

    E

    B

    H

    G

    C

    题1 (例题)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题2如右图所示,△ABC中,中线BE、CF

    交于O, G、H分别是BO、CO的中点。

    (1)求证:FG∥EH;

    (2)求证:OF=CH.

    O

    F

    A

    E

    C

    B

    D

    题3(拓展练习)当原四边形具有什么条件时,其中点四边形为矩形、菱形、正方形?

    题4(课外作业)如右图所示,

    DE是△ABC的中位线,AF是边

    BC上的中线,DE、AF相交于点O.

    (1)求证:AF与DE互相平分;

    (2)当△ABC具有什么条件时,AF = DE。

    (3)当△ABC具有什么条件时,AF⊥DE。

    F

    G

    E

    H

    D

    C

    B

    A

    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第一题(例题)。教师引导学生画图、观察后,进入证明教学。

    师:如图,由条件E、F、G、H

    是各边的中点,可联想到三角形中位

    线定理,所以连接BD,可得EH、

    FG都平行且等于BD,所以EH平行

    且等于FG,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下面,请同学们写出证明过程。

    只经过五六分钟,证明过程的教学就“顺利”完成了,学生也觉得不难。但让学生做题2,只有几个学生会做。题3对学生的困难更大,有的模仿例题,画图观察,但却得不到矩形等特殊的四边形;有的先画矩形,但矩形的顶点却不是原四边形各边的中点。

    评课:本课习题的选择设计比较好,涵盖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数学知识。运用的主要方法有:(1)通过画图(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等活动,研究数学;(2)沟通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实现转化,添加辅助线;(3)由于习题具备了一定的开放性、解法的多样性,因此思维也要具有一定的深广度。

    为什么学生仍然不会解题呢?学生基础较差是一个原因,在教学上有没有原因?我个人感觉,主要存在这样三个问题:

    (1)学生思维没有形成。教师只讲怎么做,没有讲为什么这么做。教师把证明思路都说了出来,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剥夺了学生思维空间;

    (2)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没有揭示数学的本质。出现讲了这道题会做,换一道题不会做的状况;

    (3)题3是动态的条件开放题,相对于题1是逆向思维,思维要求高,学生难把握,教师缺少必要的指导与点拨。

    修正:根据上述分析,题1的教学设计可做如下改进:

    首先,对于开始例题证明的教学,提出“序列化”思考题:

    (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判定方法?

    (2)本题能否直接证明EF∥FG , EH=FG? 在不能直接证明的情况下,通常考虑间接证明,即借助第三条线段分别把EH和FG的位置关系(平行)和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分析一下,那条线段具有这样的作用?

    (3)由E、F、G、H是各边的中点,你能联想到什么数学知识?

    (4)图中有没有现成的三角形及其中位线?如何构造?

    设计意图:上述问题(1)激活知识;问题(2)暗示辅助线添加的必要性,渗透间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问题(3)、(4)引导学生发现辅助线的具体做法。

    其次,证明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归纳:

    我们把四边形ABCD称为原四边形,四边形EFGH称为中点四边形,得到结论: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辅助线沟通了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实现了转化。原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沟通了中点四边形一组对边的位置和数量关系。这种沟通来源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同时又是以中点四边形的边为中位线的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由此可感受到,起到这种沟通作用的往往是图形中的公共元素,因此,在证明中一定要关注这种公共元素。

    然后,增设“过渡题”:原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其中点四边形为矩形?教师可点拨思考:

    怎样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结合本题特点,你选择哪种方法?考虑一个直角,即中点四边形一组邻边的位置关系。一组邻边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变化,原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也随之变化。

    根据修正后的教学设计换个班重上这节课,这是效果明显,大部分学生获得了解题的成功,几个题都出现了不同的证法。

    启示:习题课教学,例题教学是关键。例题与习题的关系是纲目关系,纲举则目张。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揭示数学思想,归纳解题方法策略。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激活、检索与题相关的数学知识。知识的激活、检索缘于题目信息,如由条件联想知识,由结论联系知识。知识的激活和检索标志着思维开始运作;

    (2)在思维的障碍处启迪思维。思维源于问题,数学思维是隐性的心理活动,教师要设法采取一定的形式,凸显思维过程,如:设计相关的思考问题,分解题设障碍,启迪学生有效思维。

    (3)及时归纳思想方法与解题策略。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数学习题教学,意义不在习题本身,数学思想方法、策略才是数学本质,习题仅是学习方法策略的载体,因此,方法策略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题1的归纳总结使题2迎刃而解,题2是将题1的凸四边形ABCD变为凹四边形ABOC,两题的实质是一样的。学生在解题3时,试图模仿题1,这是解题策略问题。题1条件确定,可以通过画图、观察发现,题3必须通过推理发现后才可画出图形。

    4. 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

    案例1:一堂公开课——“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为了了解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掌握情况,提出两个问题:

    (1) 什么叫相似三角形?

    (2) 相似三角形有哪几种判定方法?

    听了学生流利、圆满的回答,教师满意地开始了新课教学。老师们对此有何评价?

    C

    B

    A

    事实上学生回答的只是一些浅层次记忆性知识,并没有表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可以将提问这样设计:

    如图,在△ABC和△A?B?C?中,

    (1)已知∠A=∠A?,补充一个合适的

    C?

    A?

    B?

    条件,使△ABC∽△A?B?C?;

    (2)已知AB/A?B?=BC/B?C?;补充一个合适的

    条件,使△ABC∽△A?B?C?.

    回答这样的问题,仅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只有在真正掌握了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这样的提问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提高。

    案例2:一堂讲菱形的判定定理(是讲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的课,教师画出图形后,有一段对话:

    师: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吗?

    B

    C

    A

    D

    生:是!

    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是已知条件!

    师: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吗?

    生:是的!

    师:能通过证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结论吗?

    生:能!

    老师们感觉怎样?实际上,老师已经指明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四边形的边相等,学生几乎不怎么思考就开始证明了,所谓的“导学”实质成了变相的“灌输”。虽从表面上看似热闹活跃,实则流于形式,无益于学生积极思维。可以这样修正一下提问的设计:

    (1)菱形的判定已学过哪几种方法?(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两种方法都可以吗?证明边相等有什么方法?(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选择哪种方法更简捷?

    案例3:“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片段:

    师:如何解方程3x-3=-6(x-1)?

    生1:老师,我还没有开始计算,就看出来了,x =1.

    师:光看不行,要按要求算出来才算对。

    生2:先两边同时除以3,再……(被老师打断了)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但以后要注意,刚学新知识时,记住一定要按课本的格式和要求来解,这样才能打好基础。

    老师们感觉怎样?这位教师提问时,把学生新颖的回答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标准答案,一味强调机械套用解题的一把步骤和“通法”。殊不知,这两名学生的回答的确富有创造性,可惜,这种偶尔闪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仅没有被呵护,反而被教师“标准的格式”轻易否定而窒息扼杀了。其实,学生的回答即使是错的,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并给与激励性评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又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有的老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过短,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结果问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有的老师提问面过窄,多数学生成了陪衬,被冷落一旁,长期下去,被冷落的学生逐渐对提问失去兴趣,上课也不再听老师的,对学习失去动力。

    关于课堂提问,我感觉要注意以下问题:

    (1)提问要关注全体学生。提问内容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富有层次性,不同的问题要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2)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课堂提问要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设问,是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3)提问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注意提问的角度转换,引导学生经历尝试、概括的过程,充分披露灵性,展示个性,让学生得到的是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的是成功的快乐,使“冰冷的,无言的”数学知识通过“过程”变成“火热的思考”。

    初中数学课例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是组成初中教学内容的重要课程,同时,初中数学也是初中所学内容中的难点内容。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范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范文篇1

    没悔——《八年级上册7.5.2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主题式团队赛课有感

    【案例背景】

    1、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所以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不在于教学的更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是什么 !

    而数学本质是什么呢?众说纷纭,比较被大家认可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的提法:本质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本质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本质三、激孙对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感悟;本质四、对数学美的鉴赏;本质

    五、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的追求。基于此,我们就开始反思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行为:过于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淡化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待揭示的数学本质没有得到凸显,过程没有得到合理的证明,结论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现在,在追“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和深入地思考课堂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逐步走向成熟,使数学课堂得到了理性地回归,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泛化回归实效、教学活动的外化回归内化、教学层次的低下回归高效,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学生学得扎实,获得真正的发展。以上就是我们实验中学教育共同体在本次赛课研讨时所达成的共识。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本质呢?我们殚精竭虑,反复思考、争吵,最后在新课程标准里找到了答案。

    (1)针对具体的数学知识,知道知识本源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深入挖掘教材,教材的编排蕴含了知识的本源和思想方法。

    (2)在实践中怎样以数学知识本源与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展开教学设计。 总之,知识是基础,方法是中介,思想才是本源。有了思想,知识与方法才能上升为智慧。数学是能够增长学生智慧的学科,我们只要抓住数学本质,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凸显数学本色!这样做本身就是使数学课回归数学味,找回数学教学的灵魂!

    3、《7.5.2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是教学中的疑难课时,教材处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在研究教材的时候,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抽丝剥茧,一点一点的理出本节课应该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了体现这一点就应该要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和简洁性。

    【案例描述】

    在此次赛课过程中,我们在进行《7.5.2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时,我们尝试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法一:依托教材,遵循教材顺序开展教学

    以小聪、小慧去旅游的例子为线索,让学生体会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图象的交点让学生明白利用图象的简洁性,同时附带介绍近似解等概念,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我们需要将问题中的两个函数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时遇到了困难。为什么是s136t和s226t10这两个函数?下面是这教学片断的师生对话:

    师:这个问题我们能否用新的方法(数形结合)来解决。

    生:可以利用函数的图象。(部分学生回答)

    师:很好,若要利用函数的图象,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

    生:函数的解析式。

    师:那函数的解析式是怎样的?

    生1:s136t和y226t。

    师:还有不同答案吗?

    生2:s136t和s226t10

    师: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答案?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种?

    生:第二种。

    师:为什么?

    (全班学生迟疑了片刻,有几个好生举手发言了)

    生1:因为此两个函数要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它们的函数值y要相同; 生2:它们两个人出发的时间相同;

    生3:

    这个问题本身使部分学生感到比较枯铅正难理解,而我们又想利用此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让学生体会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由两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后来我们没有采用这种教学设计。

    教法二:以“数形结合”为引领,大胆改编教材的呈现模式,切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

    我们先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然后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由两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利用图象的简洁性。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既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又为利用图象法解决例题埋下了伏笔。

    【案例分析与反思】

    教法一只是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教学过程侧重于知识的落实,学生虽然参与了学习,但学习热情较为低落。可以说,教师基本上是在“教教材”,缺乏数学本质的体现。而教法二中,以数学思想为主线,设置问题串,让学生在不断的演练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优越性下面我就来谈谈我们是如何“挖掘教材内涵 凸显数学本质”。

    一、分解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目标

    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问题逐题加以分解,对照数学本质,确定学习目标为:会综合运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了解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由两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会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包括近似解)。

    二、结合数形结合的要求,选择教学素材

    1、一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教材中只用一个例题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们觉得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先这样的一个等式y=x+1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再让学生了解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由两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

    2、创造开发生成性的教学素材

    在教学设计中,讲解例题时,当做出函数的图象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从图象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解释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义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活动线索和丰富的数学活动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通过我们的再次讨论,发现我们这节课在这方面还体现的不够,没有回到函数的真正本质: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 x叫做自变量。

    2、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数学模式。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引导,经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是由“问题情境、合作讨论、理性概况、应用创新、反思提高”五个环节组成的一种讨论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3、注重数学思想的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

    根据此函数的图像,你能设计出它的实际背景吗?

    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规律性、可循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范文篇2

    一、 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 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生举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组。”我给出提示:“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抢着回答,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可以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声答:“列不等式组。”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至少”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本课小结”填补了一个空白——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 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成功的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能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1、 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等式组的应用是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台阶,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 例题贴近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有采用了更亲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探究欲望。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范文篇3

    ——多边形内角和

    陕西省凤翔县糜杆桥中学 宁晓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多边形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o。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o。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o的和是540o。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o。结果得540o。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o,结果得540o。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o加上360o,结果得540o。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o,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o。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o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o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o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o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o。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

    (2)九边形内角和( )

    (3)十边形内角和( )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o,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o ,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o,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四)概括存储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练习册第93页1、2、3

    八、教学反思: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 板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 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50篇

    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一

    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点

    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

    准备 剪刀、纸(含平行四边形、字母N S)、教学挂图、直尺

    教学

    方法

    手段 观察、比较、讨论、动手操作

    教学

    过程 一.新课

    1.教师取一个门框上固定门的铰连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左右对称?

    2.出示教学挂图: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片

    将实物图片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对折以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生: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师;对折后碧指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认识天安门城楼图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再找出飞机图、奖杯图的对称轴各在哪里。

    3.练习:(出示小黑板)

    (1)P57“试一试”

    判断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着画出对称轴。

    估计学生会将平行四边形看作是轴对称图形,可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平行四边形纸对折一下,看对折以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由此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用剪刀和纸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教学

    过程 二.练习

    1.出示挂图:(p58“想想做做”第1题)

    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竖琴图、轿车图、五角星图、铁锚图、科技标志图、中国农业银行标志图

    师:钥匙图和紫荆花图为什么不是?

    生:因为对折以后两部分没有完全蔽液重合。

    2.看书p58“想想做做”第2题

    判断哪些英文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生:A、C、T、M、X(有可能有的学生没有选C,还有可能有的学生选N、S、Z)

    师:没有选C的同学除了竖着对折,看看横着、斜着对折你有没有去试一试?认为N、S、Z是轴对称宏慧物图形的我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用表示字母N、S的纸对折一下,看看对折以后两部分有没有完全重合?

    学生试完以后会发现两部分没有完全重合。

    教师再将字母N横过来就变成了字母Z,同样道理,两部分也不会完全重合。

    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二

    教学目标 1.会通过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2.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 1、 在前面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简单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复习与回顾

    问题1:之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 并答话.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2:应用回顾的步骤解决以下问题.

    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 需要配 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 各多少名?

    三、课堂练习

    1: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 m3钢材可以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 m3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 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2:某糕点厂中秋节前要制作一批盒装月饼,每盒中装2块大月饼和4块小月饼。制作1块大月饼要用0.05kg面粉,1块小月饼要用0.02kg面粉。 现共有面粉4500kg,制作两种月饼 应各用多少面粉,才能生产最多的盒装月饼?

    四、小结与归纳

    问题4: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 分别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106页习题3.4 第2、3、7题; 1、教师利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帮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教师展示例题,并 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教师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巡视。

    4、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归纳小结。 1、学生回忆并独立回答。

    2、学生先观看课件,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

    3、学生先观看课件并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不能解决问题。

    教师展示解答过程。

    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三

    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刻苦学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学好数学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学的数学课,是从学习代数开始的?除了学习代数以外,同学们还将陆续地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

    学习代数与学习其它学科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坚持不懈努力,没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不可能学好代数的?

    在开始学习代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代数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和区别,自觉地与算术对比:哪些和小学数学相同或类似,哪些有严格的区别,逐步明确代数的特点?

    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们就从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初中代数的学习?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交换律 a•b=b•a;

    (3)加法结合律 (a+b)+c=a+(b+c);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a(b+c)=ab+ac?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若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ν表示速度,你能用s与t表示ν吗?

    4、(投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用I厘米表示周长,则I=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2平方厘米)?

    此时,教师应指出:(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的关系,简明的表示出来;(2)在公式与中,用字母表示数也会给运算带来方便;(3)像上面出现的a,5,15÷3,4a,a+b, 以及a2等等都叫代数式?

    那么究竟什么叫代数式呢?代数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三、讲授新课

    1、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上的意义?

    2、举例说明

    例1 填空: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____册;

    (2)温度由t℃下降到2℃后是_________℃;

    (3)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4)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____千克?

    (此例题用投影给出,学生口答完成)

    解:(1)12n; (2)(t-2); (3)a3; (4)(1+10%)m?

    例2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 2a+3 (2)2(a+3); (3) (4)a- (5)a2+b2 (6)(a+b) 2

    解:(1)2a+3的意义是2a与3的和;(2)2(a+3)的意义是2与(a+3)的积;

    (3) 的意义是c除以ab的商; (4)a- 的意义是a减去 的差;

    (5)a2+b2的意义是a,b的平方的和;(6)(a+b)2的意义是a与b的和的平方?

    说明:(1)本题应由教师示范来完成;

    (2)对于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出发点?如第(1)小题也可以说成“a的2倍加上3”或“a的2倍与3的和”等等?

    例3 、用代数式表示:

    (1)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

    (2)m与5n的差的平方;

    (3)x的2倍与y的和;

    (4)ν的立方与t的3倍的积?

    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要注意:①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②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解:(1) ; (2)(m-5n)2 (3)2x+y; (4)3tν3?

    (四)、课堂练习

    1、填空:(投影)

    (1)n箱苹果重p千克,每箱重_____千克;

    (2)甲身高a厘米,乙比甲矮b厘米,那么乙的身高为_____厘米;

    (3)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

    (4)全校学生人数是x,其中女生占48%,则女生人数是____,男生人数是____?

    2、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投影)

    (1)2a-3c; (2) ; (3)ab+1; (4)a2-b2?

    3、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x与y的和; (2)x的平方与y的立方的差;

    (3)a的60%与b的2倍的和; (4)a除以2的商与b除3的商的和?

    (五)、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提出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叫代数式?

    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①代数式实际上就是算式,字母像数字一样也可以进行运算;②在代数式和运算结果中,如有单位时,要正确地使用括号?

    七、练习设计

    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的a,b,c,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张强比王华大3岁,当张强a岁时,王华的年龄是多少?

    3、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40倍,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若汽车的速度是ν千米/时,那么,飞机与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4、a千克大米的售价是6元,1千克大米售多少元?

    5、圆的半径是R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6、用代数式表示:

    (1)长为a,宽为b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2)宽为b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的周长;

    (3)长是a米,宽是长的 的长方形的周长;

    (4)宽为b米,长比宽多2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八、板书设计

    §3.1字母能表示什么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1、本课所遇的问题,多数应由学生首先口答来完成,但在“说出代数式的意义”这一问题上,应向学生强调: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师示范的要求去做,如“a- ”的意义是“a减去 的差”,而不能说成是“a与 的差”?

    2、由于这是中学数学的第一课,故设计了一个引言,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在实际教学时,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原则是多鼓励

    猜你喜欢:

    1.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3篇

    2. 成功的教学案例

    3. 初二物理教学案例有哪些

    4.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有哪些

    5.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有哪些

    优秀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嫌衫轮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芹信体会,这四个方面是:

    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3.对数学习塌州题课的思考;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