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加练半小时化学微考点,加练半小时化学

  • 化学
  • 2023-06-14
目录
  • 微考点微题型提分练化学答案
  • 加练半小时化学
  • 2020加练半小时化学答案
  • 化学加练半小时2019版
  • 加练半小时参考书好吗

  • 微考点微题型提分练化学答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锋旁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森扰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银春橡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作者:Lovegood和luna 0位粉丝 2007-2-23 11:37 回复此发言

    2【分享】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

    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

    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

    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作者:Lovegood和luna 0位粉丝 2007-2-23 11:37 回复此发言

    3【分享】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K2MnO4+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 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2H2O=== 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 正极

    体积比2 :1

    作者:Lovegood和luna 0位粉丝 2007-2-23 11:37 回复此发言

    4【分享】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质量比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作者:Lovegood和luna 0位粉丝 2007-2-23 11:37 回复此发言

    5【分享】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CuO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H2SO4HNO3

    碱 NaOHCa(OH)2KOH

    盐NaClCuSO4Na2CO3

    加练半小时化学

    内容如下:

    ①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

    ②外因凯岁晌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

    ③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④相同平衡状态的建立。

    ⑤化学平衡移动图象的处理。

    ⑥有关化学平衡的简单计算。

    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雀腊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盯锋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020加练半小时化学答案

    2010中考化学考点梳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外壳石蜡 由石蜡制成

    前 ⑴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点燃

    蜡烛 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 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层

    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雾,

    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 ⑴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⑵漏桥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白烟燃烧

    考点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⑴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

    ⑵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 气体无色 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⒉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O2 + Ca(OH)2==

    CaCO3↓+ H2O

    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轮搜尘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

    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

    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考点3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见课本附录1)

    考点4药品的取用

    ⒈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固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考点5物质的加热

    ⒈酒精灯的使用⑴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⑵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烧杯、烧瓶等腊禅;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⒉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

    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考点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考点7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考点8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⒈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

    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1空气成分的发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实验原理:2 Hg+O2 2 HgO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

    2HgO 2Hg+O2↑ 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减少约1/5,剩余气体约4/5。

    2.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考点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考点3 混合物和纯净物

    ⒈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⒉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

    考点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氧气 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

    考点5 物质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

    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考点6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⒈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⒉空气污染的危害:损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⒊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考点7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

    ⒈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⒉实验现象:⑴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⑵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⒊实验成功的关键:⑴装置不能漏气;⑵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⑶红磷要过量;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⒋实验讨论:⑴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⑵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②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考点8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

    物质 反应现象(在O2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注意

    木炭 ⒈发出白光 ⒉放出热量 C + O2点燃=====CO2

    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硫 ⒈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⒊放出热量 S + O2点燃=====SO2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空气造成污染

    红磷

    (暗红) ⒈产生大量白烟 ⒉生成白色固体 ⒊放出热量 4P + 5O2点燃=====2P2O5

    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为白烟

    (银白色

    固体) ⒈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⒉生成白色固体 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4Al + 3O2点燃=====2Al2O3

    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镁条 ⒈发出耀眼的白光⒉生成白色固体 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2Mg + O2点燃=====2MgO

    铁丝 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⒉生成黑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3Fe + 2O2点燃=====Fe3O4

    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考点9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⒈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

    ⒉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⑴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⑵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⑶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10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⒈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⒊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⒋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

    考点1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⒈药品: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⒉反应原理:⑴2H2O2 MnO2====== 2H2O + O2↑⑵2KMnO4K2MnO4 + MnO2 + O2↑

    ⑶2KClO3 MnO2═══△2KCl + 3O2↑

    ⒊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见右图)

    ⒋收集方法:

    ⑴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⑵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 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⑷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⑹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⑺熄灭酒精灯。

    ⒍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⒎验满方法:

    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氧气已满;

    ⑵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1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考点1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点14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考点15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化学加练半小时2019版

    我想各个单元的总结可能要好一些,希望能够帮助你,也欢迎来访团队百度博客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游腊凯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局拿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神唤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如: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 M有机物 等于 MH +MC 不含有O元素;

    大于 MH +MC 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1)标示的含氮量 实际含氮量(不纯)

    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 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

    (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 大于 理论含氮量 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查化学式 --- 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 --- 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

    (3)查条件和箭头 ---- 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

    (2)比例式必须要列;

    (3)设答必须要完整;

    (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

    (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

    (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

    (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 ,如何实现?

    四、温室效应

    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2)探究CO2与水、澄清水灰水反应,学会设计实验说明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

    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烧的条件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缓慢氧化的条件 (3)爆炸发生的条件;

    (4)防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5)防爆炸的措施(列举实例)

    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不到着火点;(2)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3)两者皆满足

    三、控制变量法证明的必要条件,例:A、B、C三个条件;

    具备B、C,不具备A,不成立,说明A是必要的; 具备A、C,不具备B,不成立,说明B是必要的;

    具备B、A,不具备C,不成立,说明C是必要的;

    同时具备A、B、C,成立,说明ABC同时具备时,结论就可以成立;例:铁生锈,铜生锈;

    四、燃料有关问题

    石油的几种产品及主要用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形成?利用?主要组成元素?所属物质类别?了解使用H2、CH4、C2H5OH、液化石油气、汽油、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五、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意义?不完全燃烧的后果?措施?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 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 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 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 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 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 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 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6. 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 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 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 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 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3. 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 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5.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36.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7.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8. 磷在氧气中燃烧,呈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烟。烟是固体。

    39.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40. 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1)氯酸钾(白)和二氧化锰(黑)的混合物;

    (2)高锰酸钾;其中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4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2. 氢气的用途有(1)冶炼金属(还原性);(2)焊接金属(可燃性);(3)探空气球(比空气轻)。

    43. 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4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45. 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46. 所学物质中为黑色的是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47. 用墨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8.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49.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钙CaCO3。

    50. 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

    51. 为了证明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应滴加稀盐酸。

    52. 假酒可导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53.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54. 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5. 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56. 碱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57.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58. 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59. 不能用NaOH干燥的是SO2、CO2、HCl。

    60. 硫酸铜晶体的俗称是蓝矾或胆矾。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61. 五种白色沉淀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一种蓝色沉淀是

    Cu(OH)2;一种红褐色沉淀是Fe(OH)3。 其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是AgCl和BaSO4。

    62. 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63. 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

    64. 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65. 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66. 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67. 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68.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进行操作时,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原因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时爆炸。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氢气,原因是防止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

    69. 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70.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71. 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口复燃。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燃着木条在集气瓶口熄灭。

    72. 能区别盐酸和硫酸的试剂是氯化钡BaCl2溶液。

    73. 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74. 在氧气、稀硫酸、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可用于潜水、抢救病人的是氧气;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

    76、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77、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78、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79、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

    80、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81、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

    8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83、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84、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85、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86、浓硫酸在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停搅拌。

    二、应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 2H2O 2H2↑+ O2↑ (分解反应)

    2、碱式碳酸铜分解 Cu2(OH)2CO3 2CuO + CO2 ↑+ H2O (分解反应)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H2 + O2 2H2O (化合反应)

    4、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 CO2 (化合反应)

    5、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 2CO (化合反应)

    6、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 (化合反应)

    7、镁在氧气中燃烧 2Mg + O2 2MgO (化合反应)

    8、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SO2 (化合反应)

    9、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 (化合反应)

    10、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2KClO3 2KCl + 3O2↑ (分解反应)

    11、高锰酸钾分解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分解反应)

    12、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 (置换反应)

    13、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置换反应)

    14、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层 CO2 + C 2CO (化合反应)

    15、碳还原氧化铜 C + 2CuO 2Cu + CO2↑ (置换反应)

    1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化合反应)

    17、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8、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复分解反应)

    19、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 + CO2↑ (分解反应)

    20、一氧化碳燃烧 2CO + O2 2CO2 (化合反应)

    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Cu + CO2

    22、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CaO + H2O → Ca(OH)2 (化合反应)

    23、盐酸的检验 HCl + AgNO3 → AgCl↓+ HNO3 (复分解反应)

    24、硫酸的检验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复分解反应)

    25、用硫酸铜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CuSO4 + 5H2O → CuSO4?5H2O

    加练半小时参考书好吗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橘消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雹枝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源伍敏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

    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

    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

    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