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初中数学考点,初中数学的503个知识点

  • 数学
  • 2023-06-18
目录
  • 初中数学的503个知识点
  • 初中中考数学题库真题
  • 初中数学考点总数
  • 初中数学考点总结大全

  • 初中数学的503个知识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a≠0)。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特殊三角函数值,圆的基本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等。

    2、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a≠0)。其中ax²叫作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叫作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叫作常数项。

    3、特殊三角函数

    特殊三角函数值一般指在30°,45°,60°等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些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经常用到的。并且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以求出一些其他角度的三角函数值。cos30°=1,tan45°=1。

    4、圆的基本性质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初中中考数学题库真题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配方法的步骤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

    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

    4、韦达定理

    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

    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 ta”,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

    (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2个虚数根)。

    有理数

    1、定义: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2、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 叫做数轴。

    3、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6、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例:0×1=0

    7、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以上是我整理的数学重要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数学考点总数

    进入初三后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成绩,下面我就为大家来整理一下,初中数学常见的重点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

    常考的数学知识点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 三角形 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常用的数学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特别是 二次函数 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2.应用题,中考中占总分的30%左右

    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二至三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中考总分的30%左右。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常见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考点总结大全

    为了方便大家的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归纳了中考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有理数

    1.定义: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2.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数的加减法

    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6.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例:0×1=0。

    7.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

    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8.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ⁿ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性质

    性质一: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性质二: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

    ⑴具体做法: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⑵依据:等式性质2。

    ⑶注意事项:①分子打上括号;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二元一次方程组

    1.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法

    由一个二次方程和一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通常用代入法来解,这是基本的消元降次方法。

    (2)因式分解法

    在二元二次方程组中,至少有一个方程可以分解时,可采用因式分解法通过消元降次来解。

    (3)配方法

    将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

    (4)韦达定理法

    通过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利用两数的和积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5)消常数项法

    当方程组的两个方程都缺一次项时,可用消去常数项的方法解。

    整式

    1.整式:整式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

    2.乘法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先把积中的每一个因数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3.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为1。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注意公式:a+b=b+a;a-b=-(b-a);(a-b)2=(b-a)2;(a-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1)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

    (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

    (3)全变号;(4)换元;(5)配方;

    (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

    (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

    (10)拆项或补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