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2、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式物体的物理属性。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1、那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有“力散蠢茄”与“重力档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都是相互的,力的单位是牛顿。重力是指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用字母G表示。
一、力的知识点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二、重力的知识点
1、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2、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3、为了研究问题冲察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空铅首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换算关系为:
1t=1000㎏1㎏=1000g1g=1000mg
测量: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物理下册八年级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与方向;
2、杠杆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3、机械功;
4、功率
5、机械效率的概念;
6、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杠杆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2、机械功;
3、功率;
4、机械效率的概念;
5、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
1、力臂的作图;
2、杠杆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3、机械功;
4、功率;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 知识要点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还可以是其它的一些变形,如圆轮球等。
2、杠杆的五要素:
A.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常用字母“O”来表示。
B. 动力册饥:使杠杆转动的力,常用字母“F1”来表示;
C.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字母“F2”来表示;
D.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常用字母“L1”来表示。
E.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常用字母“L2”来表示。
3、杠杆平衡的条件A、语言表示: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用公式表示成:
F1×L1=F2 ×L2
4、杠杆支点的分类:
A.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B.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
C.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当杠杆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
(二)滑轮
1、定滑轮
A. 定义:使用时,轴心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学好物理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把知识点都整理清楚。下面我就为大家来整理一下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
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掘袭和意图判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初二滚滑裤物理下册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让陆。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以上就是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1、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公式η= 2、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公式η= ,所用的测量有测力计,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物重和拉力,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做到竖直向上匀速的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