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课课练苏教版?【答案】: 巩固强化 一、基础训练 1、C 2、贺敬之 信天游 新月 徐志摩 3、①夸张 ②拟人 ③比喻 ④反复 4、作用:①“抓”和“贴”表达了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那么,初一语文课课练苏教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A.“签”应写作“鉴" B.“丧”应读作sàng C.“婵”应写作蝉)
2、顶——鼎 聂——蹑 生——身 伤——丧
3、B
4、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
二、阅读与理解
1、嫌母亲粗鲁而发火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或:愤怒地批评了同学)母亲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来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2、缘于同学让父亲倒水这件事。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3、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
4、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
(1)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
(2)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5、父母放心是觉得孩子有出息,该相信他的话;不放心是担心孩子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
6、修改后不好。原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曰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过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改后有局限性,削弱了表达效果。
7、做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一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小编推荐:
1. 初一语文课课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 小憩( ) 丘壑( ) 瞬间( ) 伶仃( ) 糟蹋 ( ) 诱huò( ) xuān( )腾 chuò( )泣 sǒng( )立 gū( )负 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5分) (1) 举起天,摇动地,形容力量很大。
( ) (2) 形容很大很笨的东西。 ( ) (3) 比喻稀奇少见的美味。
( ) (4) 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 ) (5) 忍不住笑。
3.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凝视 ( ) 震撼 ( ) 繁密 ( ) 庸碌 ( ) 纳罕 ( ) 屹立 ( ) 稀零 ( ) 训诫 ( ) 4.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下面这些引自课文中的语句给你什么启示?请默读一边,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6分) (1)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一座山顶/而在这座沙的那边,就是海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答:这句话告诉我们 (2)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你可不可以先告诉我13课的词语有什么?还有你的语文书是什么版本的?词语能不能重复用?请你说明白,OK?
【答案】: 巩固强化
一、基础训练
1、C
2、贺敬之 信天游 新月 徐志摩
3、①夸张 ②拟人 ③比喻 ④反复
4、作用:
①“抓”和“贴”表达了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②“扑”字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极度兴奋喜悦的心情。
③“围’’‘‘响”两个动词,前一个写周围的人多,后一个写来人络绎不绝,夸张地说明了诗人受到延安人民热烈欢迎的盛况。
④“揉碎”,富于动作感,使画面呈现出一种令人心醉的美感。
二、能力提升
(一)
1、C(此项中的动词写出了诗人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
2、D(此项中的动词写出了热烈欢乐的场面)
3、D(此项概括最准确)
(二)
1、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崇尚自由,飘逸潇洒。
3、D(无惆怅伤感之意)
4、D(很强的抒情性)
课外拓展
1、这首诗描绘了舂芽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蓬勃生长、装点大地的情景,蕴涵着诗人的欣喜赞美之情。
2、示例:“一觉醒来/伸出/稚嫩的手”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植物发出嫩芽的情景,就像刚睡醒的孩子伸手那样稚嫩可爱,充满希望。
小编推荐: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标点符号:
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以上就是初一语文课课练苏教版的全部内容,【答案】: 巩固强化 一、基础训练 1、选择题。(1)A (2)C (3)D(是叙事诗)(4)B(词题和词牌名反了)(5)A(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