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的知识点?高中物理力学的核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力和运动:这是力学的基础,包括力的分类(如重力、摩擦力等)、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运动的分类(如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以及运动的规律(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等)。2.动量和能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度量,那么,物理力的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物理力的知识点(1)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引发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矢量。
重力:地球吸引产生的力。
重力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重心:各部分重力合力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物体弹性形变产生的力。
弹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受力物体为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为发生形变的物体。
摩擦力: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
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切线,与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相反。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等效替代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共点力平衡:合力为零,满足矢量和等于零的条件。
物体受力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力的作用,遵循力的顺序。
物理力的知识点(2)
共点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力。
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的力,其力和为合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遵循力的反向替代。
物体的受力分析:遵循顺序和排除法。
物理力的知识点(3)
速度和速率:描述运动快慢,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是矢量。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相等,加速度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相等,加速度恒定。
1. 质量(m):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2. 温度(t):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摄氏度(℃)作为单位。
3. 速度(v):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4. 密度(ρ):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5. 力(重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
6. 压强(P):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
7. 功(W):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8. 功率(P):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W)。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三、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 G=mg,其中 g=9.8N/kg。
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如下:
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5、液体压强公式:p=ρgh。
6、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7、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8、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1、质量 m
2、温度 t
3、速度 v
4、密度 ρ
5、力(重力) F
6、压强 P
7、功 W
8、功率 P
一、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
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三、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在地球上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扩展资料:
光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二、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1、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2、平面镜成像实验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三、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以上就是物理力的知识点的全部内容,3. 速度(v):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4. 密度(ρ):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5. 力(重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