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黄梅戏历史,黄梅戏历史多久

  • 历史
  • 2024-04-03

黄梅戏历史?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的怀宁、宿松和桐城。这三个地方都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是古代的皖江流域,也是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黄梅戏的起源与当地民间艺术和地方戏曲的发展密切相关。二、起源背景 怀宁、那么,黄梅戏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

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2019年1月,黄梅县凭借黄梅戏入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

唱腔: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

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

黄梅戏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安徽黄梅戏流传很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起源于安徽。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是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黄梅县水灾频仍。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花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与当地说唱艺术,如青阳腔和徽戏结合。这样,就把黄梅戏传播到了皖、鄂、赣3省50余县◇来,黄梅戏在安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黄梅戏戏曲大全100首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 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黄梅戏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梅戏形成于鄂东,由于鄂东处在几个大语音区中间的独特语音环境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地方音乐,在清戏、汉剧的影响下,鄂东人将流行在本地的花鼓调,采茶歌当成声腔,形成了花鼓采茶戏。此时的本地民众都是以曲调呼黄梅戏为采茶戏,或二高腔的,那是因为清戏的高腔曲调在黄梅戏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曾用过这个使用范围不太广的名称,但在鄂东境内一直没带上产地的地名,即黄梅戏的称呼。

曲调名称加上地名的命名方式首先是在鄂东境内开始的。由于采茶戏在形成过程中兼容了鄂东各县的音乐特色,于是老百姓在称呼这些采茶戏时,往往在曲名的基础上加上了地名,即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浠水采茶戏,罗田采茶戏武穴采茶戏等名称。鄂东的采茶戏流传到江西后,当地保留了采茶戏和花鼓戏的名称。清朝中期,采茶戏经江西流传到南昌、南京后仍称之为采茶戏和花鼓戏。

黄梅戏最好听十大唱段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知识拓展: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庐剧、徽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著名的黄梅戏有《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等。到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演员1一100排名

人民日报: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时节上山采茶唱的独特戏曲唱腔“怀腔”与地名无关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就是安徽省安庆人。黄梅戏与湖北省黄梅县并无关联,并且黄梅戏一直用安徽省安庆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于安庆地方黄梅时节采茶歌曲。大部分黄梅戏演员都是安徽人,而湖北省方言与安徽方言差异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黄梅县地名虚构起源历史以争夺黄梅戏文化遗产。黄梅戏最初在湖北并没有太大知名度,后来湖北看到安庆黄梅戏演员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出名了,就筹建了湖北的黄梅戏剧院,但都是从安徽请的黄梅戏演员过去教他们唱,第一批就是从安庆请人过去援建。全国唯一的黄梅戏艺术节是在安庆举办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来过安庆的人都知道,安庆人说话婉转动听唱黄梅戏最正宗。黄梅戏文化深深植根于安庆人的血液和细胞中。

1879年10月14日上海 《申报》首次报道了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关外每年演出的黄梅调小戏(简称黄梅戏),这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安庆地方戏曲黄梅戏的首次报道!民国学者程演生(天柱外史氏)在其专著《皖优谱》(1939年,世界书局,上海)中指出,安庆黄梅调小戏不能用于酬神,遭官方禁演,而且是安徽省的专属,即“他省无此戏也”。

以上就是黄梅戏历史的全部内容,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