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历史?乐山历史悠久,远在3000多年前的巴蜀时代,曾是蜀王开明部族的故都。公元前四世纪秦灭巴蜀,乐山隶属于蜀郡,因在成都的南面,故定名南安。汉代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北周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隋朝隋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那么,乐山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在古代,乐山的三江汇流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于凌云山脚下,江水猛烈,船只往往在此地倾覆。尤其在夏季洪水期间,江水冲刷山壁,时常导致船毁人亡的惨剧。为了减少水患,海通禅师发起了一项宏愿,集合人力物力,开始在山上开凿佛像,以期普渡众生。
2、乐山大佛的建造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然而,当大佛修至肩部时,海通禅师圆寂,工程因此暂停。后来,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资助工程,徒弟们继续带领工匠施工。工程之浩大,以至于朝廷下令赐予麻盐税款,以加速进度。乐山大佛修至膝盖时,章仇兼琼调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再次资助修建,历经三代工匠的持续努力,乐山大佛最终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工,耗时九十载。
乐山大佛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有两条游览线路,一条是爬山,可以近距离观看大佛的各个部位;一条是坐游船,可以欣赏大佛全貌。
乐山大佛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有两条游览线路,一条是爬山,可以近距离观看大佛的各个部位;一条是坐游船,可以欣赏大佛全貌。
分类:地区 >> 四川 >> 乐山市
解析:
乐山古称嘉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距成都一百六十余公里,面积二万平方公里,人口六百二十万,辖区、县十七个。乐山建治的历史可上溯两千多年。西汉称南安,北周至隋唐又名嘉州,宋以后叫嘉定,因城南有至乐山,清初更名乐山。乐山古代盛产色香俱佳的海棠,又有“海棠香国”之称.
乐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灵人杰的文化之乡,眉山“三苏”和当代文豪郭沫若,均为乐山地区人,同时,乐山又是一个旅游景点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著名景点有“小西湖”、五通桥、乐山大佛“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的凌云寺、乌尤寺;建筑奇特的船形古镇罗城,以及夹江千佛岩,青神牛岩寺,眉山三苏祠、仁寿黑龙滩等,千山万景,尽收来,风情万种,姿态万千,近年来新发现的沉睡千年的巨型睡佛,又是令人眼界大开,惊奇慨叹。
气候温和,风光绮丽,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是山青水秀的著名风景旅游胜地。“雄秀天下”的峨眉山和世界驰名的石刻弥勒佛造像--乐山大佛,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
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的乐山,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里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距今5000—10000年前,三江流域沿岸已有先民活动。公元前2000年左右,乐山出现铜制器具。公元前600年前后,以鳖灵为首领的开明氏部族定居青衣江流域,在此生息繁衍,开垦荒地。
战国公元前309年,秦武王派兵南下,灭掉开明氏原管辖地区统治,秦国在今乐山市市中区建立南安县,从陕西泾水地区迁来大量人口到青衣江流域定居。
公元前256年,李冰组织乐山人民凿断凌云山崖,开出引水渠道。从此,岷江,大渡河在乐山一带的水上航运逐步发展起来。
汉朝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西汉文帝时,南安人邓通铸造钱币,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犍为铁山冶铁制造武器、工具等,乐山的冶炼规模和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
魏晋南北朝,东晋末年,南安设置治官县,重点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冶铁业实行管理。这一时期,原来居住在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的十多万僚人进入四川,乐山犍为铁山以及三江流域聚居了大批僚人。居住生活延续了二百多年。
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
北周时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在乐山设置平羌县管理僚人。
隋朝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
截止到2020年乐山大佛已经有1217年,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2020年2月,景区宣布对医务人员免门票: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一年(含“夜游凌云山”、“夜游三江”体验)。
扩展资料:
“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1989年,历时两年多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其间,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的时候,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
经实测,该碑高6.6米,相当于两层楼房的高度;碑宽3.84米;面积为25.08平方米,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具有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
以上就是乐山历史的全部内容,1、在古代,乐山的三江汇流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于凌云山脚下,江水猛烈,船只往往在此地倾覆。尤其在夏季洪水期间,江水冲刷山壁,时常导致船毁人亡的惨剧。为了减少水患,海通禅师发起了一项宏愿,集合人力物力,开始在山上开凿佛像,以期普渡众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