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高考真题,历年真题网

  • 历史
  • 2024-10-14

历史高考真题?【解析】考点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考查的是交子的作用、读懂文言文,此题就不难理解。文言文的大致译文是:“四川那个地方的人民认为铁钱太沉重了,私下里做了纸券,叫它交子,以便利于商品买卖,富裕的十六家商人主持了这件事,后来,富人的资金稍有衰竭,不能偿付所接受的纸券,那么,历史高考真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4历史全国卷真题

选D。

首先必须解读材料,理解管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管仲所说的原话加以现代文翻译即是:“大凡治理国家最要紧的是,必需首先禁止工商之类的行业。

工商之类的行业禁止了,就没有从事游手好闲的人,禁止百姓吃闲食,则必然会从事农业生产。

百姓从事农业,则会去开垦农田,开垦了农田,则(粟)粮食就会增加,粮食增加,国家就会富裕,国家富裕了,军队就强大,军队强大了,就能战胜别国,获得广大的土地……”

其次是得出自己的判断:材料中管仲只是强调要实行重农抑末政策,并没有明显涉及相关的“精耕农业的产生”的问题,当然要说与精耕细作的生产技术一点都没有关系还真难说。

因为从管仲的话中大致可以知道,当时的齐国的粮食很成问题,或者说要实行富国强兵,通过发展农业增加粮食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而要增加粮食除了实行重农抑末政策,不精耕细作还真不行。

最后对照答案选项,进行比较、判断、辩别:题目的结论是“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这与材料是什么关系?结论和条件是什么关系?是必要条件?充分条件?还是充分必要条件?由上述材料能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吗?可以看出题目所说的观点对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结论的材料是不充分的。

历史高考真题2024山东

第一题是D这是淞沪会战 上海经历的事件不算多,北洋政府时期主要是中共代表大会。国民党政府时期就是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蒋介石调动大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当时全国三分之一军队兵员),但最终实力占优势的日本军队仍然击败了中国军队,武力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区。

两个事件,一个是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进行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 之后国共开始分裂 (北洋政府时期)

一个是12.8事件。中日两国在上海军事冲突。原因是日本僧人被中国工人殴打。

高考历史论述题例题

1》 1859年冬,洪仁计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保险事业等。

(1)上述纲领性文件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资政新篇》。经济、政治、文教、外交四个方面。

(2)新方案有何重要意义?

——意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3)近代史上,最早兴办学校的是哪部分人?其目的是什么?

——洋务派。适应洋务运动需要,培养翻译、军事、翻译人才。

(4)新方案为什么根本没有实行?

——原因: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2》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历史高考真题2024福建

第一题应该选D

首先 文中“上海的炮声”是一个重要信息,选项a八国联军直接打的北京,b辛亥革命是在武昌 举行的起义。

下面比较c和d,文中强调“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以及下文不断强调“民族”,由此可知巴金强调的是一场保卫民族利益的战争,c选线“北伐”并不是一场强调“民族”的战争,同时,北伐战争的时候我们全国人民也并没有团结成一个整体。所以c不选。

d选项与文章正好符合,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是在上海发生,而且是国民党进行的抗日活动,这一点刚好符合“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而且巴金的这篇文章应该是发表于1938年,从这一点上也印证或帮助我们进行了选择。

第二题应该选C

文中强调“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由此可知这段话强调的是游击战。选项a太原会战 d武汉会战 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作战~~明显不是文中强调“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的游击作战方式。

重点在于比较b和c~~选项b平型关战役是运动战,体现的特征是集中优势兵力,分散敌人兵力,进而消灭敌人。选项c百团大战是游击战,特点是化整为零,以小股部队的方式,不断的骚扰敌人。这与文中强调的“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是同意含义~在历史上,百团大战又称“晋南游击战”本题的难点在于区别运动战和游击战~~~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哦~

历史高考一般能考多少分

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甲卷的试题解析来啦!让我们一起揭开试题的神秘面纱:

政治理念篇:选择题第1题,考到的是古代思想的比较,揭示了老子政治智慧与现代政治理念之间的微妙联系。

专制集权与海外贸易:第2题以唐后期皇室安置为切入点,探讨了皇权强化与对外贸易繁荣之间的关系,彰显了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趋势。

经济繁荣与国家政策:第3题宋朝的海外贸易繁荣,展示了手工业的发达和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华夏传统的延续:第4题康熙帝的举措,旨在承袭和发扬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列强影响与经济波动:第5题上海货值下降揭示了列强侵华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考验着考生的历史洞察力。

革命思想与区域矛盾:第6题梁启超的活动展现了革命思想在湖南的传播及其引发的新旧派别冲突。

新民主主义实践:第7题边区政府的设立,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体制改革的显现:第8题1978-1987年的经济成分变化,揭示了体制改革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以上就是历史高考真题的全部内容,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b (6)d (7)b (8)d (9)c (10)a (11)a (12)d 二、填空题 (13)-6 (14) (15) (16)三、解答题 (18)解:(ⅰ)因为 ,由余弦定理得 从而bd 2 +ad 2 = ab 2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