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名师名题语文答案,名师名题八上语文答案

  • 语文
  • 2023-04-13
目录
  • 名师名题四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 名师名题高一语文答案
  • 名师优题二年级语文答案
  • 名师名题七年级上册答案语文
  • 名师名题一年级上册答案

  • 名师名题四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阅读。10.

    古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凄苦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

    11.本节选自《礼记•学礼》,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12.解释词语。

    (1)肴:带骨头的肉。 (2)旨:裤轿

    甘美。 (3)困:不通胡如肆,理解不了。 (4)自反:反省自己。

    13. (1) (C) (2) (A)

    14.翻译句子。

    (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橡锋,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15.相关内容链接。

    (1)子曰:“德 之 不 修,学 之 不 讲,闻 义 不 能 从,不 善 不 能 改,是 吾 忧也。”

    (2)略。

    名师名题高一语文答案

    孙犁《父亲的记忆》阅读题

    1、本文叙写了父亲人生历程中的几件事,轮禅瞎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这几件事。

    2.这两句话所表达的任务思想感情。腊空

    1 在家里,也不容易!

    2 我吃太多呀,袭禅我吃太多呀!

    3文章在叙写父亲时,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根据全文,试探究父亲的生命典范和精神资源。1,没有原文所以无法回答

    2,意思是通过阅读书本,我开始了解高尔基的童年,并因此而受到他的影响

    3,因为这已“足够使我把书中的主人公当作自己异国的伙伴来看待”

    4,因为“伤疤”即曾经经受的苦难与磨砺,当你经历过它们以后,你会因为你自己经受住了严酷考验而感到自豪。

    5,好处是更容易使人理解与想象高尔基的童年生活。

    6,1.阅读是与作者之间私密的心灵交流,这种难以言传的亲密会使人觉得既慨叹又满足

    2,阅读能够使人远离空虚,并且觉得无法阻止时间流逝的悲哀在阅读中找到了安慰

    3,读你感兴趣的书,别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要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与书中人物一起经历悲欢离合,你会因发现与他们的心灵完美地契合而感到不可思议!

    ((^ ^)不是正确答案,仅作参考,错了勿怪呦!)

    名师优题二年级语文答案

    内容预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人教版)第五单元检测题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8分)1、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憔悴(cuì) 风筝(zhēn) 虐杀(lüè) 粼粼(línɡ)B、寒颤(zhàn) 撒谎(sā) 丫杈(chà) 堕下(duò)C、嫩芽(lènɡ) 拆散(cāi) 分歧(qì) 嫌恶(è)D、祷告(dǎo) 花瓣(pàn) 匿笑(nì) 苦心孤诣(zhǐ)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A、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经打了个寒战。B、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怒。C、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在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D、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3、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 (3分)A、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里的“爱”指对母亲的爱,其“悲哀”是指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慢慢地”、“稳稳地”表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都很细心,都很稳重。)C、我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熬”字可以让我们想像母亲过冬的艰难,也可想象“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D、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条的严冬,所以“惊异”;又因为“我”想起了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这一幕永远无法弥补,所以“悲哀”。)4、下列句子中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 (3分)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C.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尘态棚去。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3 分 )A、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B、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闭庆,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6.填空。(6分)(1)《风筝》节选自 集《野草》。作者 ,我国伟大的 、 、 。(2)《羚羊木雕》的线索是 ,作者是 。(3)《金色花》与《荷花 母亲》都是以表达 为主体的现代散文诗,前者以 口吻来写,后者则以 手法来写,表达对母亲的赞美。(4)《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彭城人 。. [ 6、(1)散文诗 鲁迅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2)羚羊木雕 张之路(3)对母亲的爱恋之情 孩子 借物抒情(4)南宋朝 刘义庆]7、按要求默写填空,检查一下自己平时积累的效果。(8分)(1)《咏雪》一文中用“ ”和“ ”来比拟大雪纷纷。(4)《浣溪沙》中“ , ”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诗句是:, 。(6)《观书有感》一诗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诗句是:, 。8、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3分)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9、元旦,你想送给父亲或母亲一张贺卡,你会在贺卡上写下什么祝语呢?请写下来。(50字以内)(3分)10、班会课上有四位同学都说各自的家庭,主持人要求他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家庭的特点。你最敬佩哪一位同学的家庭?请简要说明理派则由。(3分)第一位说:相亲相爱 第二位说:相依为命第三位说:相敬如宾 第四位说:相安无事答: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二、现代文阅读 (共37分).(一)完成下面11-16题 (18分)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11.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3分)12.文中“我”说话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3分)13.列举一处文中的心理描写并简析其表达作用。(3分)14.列举一处文中的景物描写并简析其表达作用。(3分)15.从文中万芳对这件事的处理可以看出,万芳是一个怎样的小伙伴?(3分)16.请你对文中这件“不光彩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二)完成下面 17-21 题一双脚上的修养(19分)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③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在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17.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是什么?(4分)18.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4分)19.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4分)20.文中第⑤段说“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时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4分)21、读了本文对你有何启发?(3分)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三、古诗文阅读 (共25分)(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22-24题(一)(13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6分)①与友期行 ②去后乃至③相委而去 ④尊君在不?⑤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⑥俄而雪骤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4.<<陈太丘与友期>>一问让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25-27题东施①效颦(8分)西施②病心③而颦④其里⑤。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⑥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选自《庄子·天运》)【注释】①东施:越国的丑女。②西施:越国的美女。③病心:害心疼病。④颦:皱眉。⑤里:乡里。⑥挈:带领。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③挈妻子而去之走②挈妻子而去之走 ④东施效颦2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译文:27.阅读上文,请针对东施失败的原因,提一点建议。(2分)东施,我想对你说:。(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 28-29 题(4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28、诗中加点字好在哪里?(2分)29、本首诗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参考答案:1、B 2、D 3、B 4、D 5、A6、(1)散文诗 鲁迅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2)羚羊木雕 张之路(3)对母亲的爱恋之情 孩子 借物抒情(4)南宋朝 刘义庆11.“我”找万芳拿回羚羊,伤心不已12.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欲言又止,主要因为“我”实在是难以开口说找万芳拿回羚羊13.共两处:①“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写出了“我”的担心和伤心;②“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写出了“我”的伤心和自责(后面表达作用的简析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拘泥于本答案)1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烘托出“我”伤心不已的心情15.主要从“宽容”、“仗义”这两个方面来回答16.可从不同角度来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7、.(1)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2)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每点 2 分,共4分)18、第①段中“修养”的含义指有文化或有学问。第⑥段中的“修养”的含义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19、.示例一:“悄悄推开”这一细节,写出了送水工怕影响图书馆的安静的氛围,推门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传神,突出了送水工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他的修养。示例一:“推”“伸”“看”“缩”这些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 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的修养,也为下文他脚套塑料带进门的举动作铺垫。(内 容3分,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表述1分,须通顺。共4分)20、示例:这个大哥真是有心人啊!那么多读书人都没想到会弄脏地板,而他一个送水工却能这么细心,能想到在脚上套塑料袋,真难得呀!(内容3分,须紧扣女工此时的心理;表达1分,须通顺。共4分)25、①认为……美②带领妻子儿女③跑 ④模仿,效仿26、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27、提示:建议对方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不可盲目效仿;语言中肯。(如有其他建议,言之有理也可)28、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29、 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

    名师名题七年级上册答案语文

    内容预览:

    10.信客

    一、为下列句中的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他读过sī shú( ),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 ),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2.(老信客)连他们各人的pí qì( )习惯也作了介绍。

    3.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 )了钱要jiē jì( )他。

    4.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

    5.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bí tì( )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 )着句子。

    6.(老信客)就裁下窄窄一条红chóu( )捆扎( )礼品,图个好看。

    7.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 )伤了的手……

    二、用横线标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

    1.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过接班。

    2.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3.他进退两度,犹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书信拿出来。

    4.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

    5.都市里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或词

    1.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2.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3.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使他深受感动。

    4.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

    四、简答题

    1.“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如何理解这个“信”字?

    2.“(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这“凶险”指什么?

    3.“他眼界开阔,对各种岩贺咐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如何理解“更难能可贵”?

    五、阅读

    (一)

    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顺便,关照家人抽空带点吃食到坟场去。他自己也去拍橡过几次,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可惜这儿是山间,就他们两人,刚刚说出就立即飘散,茅屋外只有劲厉的山风。

    信客不能常去看老人。他实在太忙,路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一回家就忙着发散信、物,还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东西。这一切都要他亲自在场,亲手查点,一去看老人,会叫别人苦等。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粗纯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1.如何理解下列句中的加粗字的含义?

    (1)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

    (2)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2.信客为什么不能常去看望老信客?

    3.试概括第3、4段的内容,并思考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反映信客的?

    4.请把“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一句改为肯定句,并比较二者,哪个句子更好?

    5.如何理解“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6.上面选文的内容都反映出信客的哪些品质?

    (二)

    我的故乡四十几年前是穷乡僻壤,在我十岁那年,一位夹雨伞、背包袱的私塾先生飘然而至,伫立庄头,自言自语:“是栖歇之地,我在此可得食宿!”随即,他向走来的村民表明自己的教育之志,当场有人领他回家,愿意借出大厢房设立私塾。

    庄里像我一般大的孩子都进了私塾。一方戒尺放于先生的案头,念私塾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害怕打手心。但是,先生的戒尺难得动用,倒是常闻他读书( )(1),声调儿好听,似乎可亲可敬。他满腹诗文,( )(2),孤寂之时便抽水烟,或者摸象棋子。为省火柴,他抽水烟用老花镜在阳光下燃烧纸捻,一次我看见他将冒烟的纸捻移近口边,想吹出火苗,这时候却忍不住咳嗽。我见状便走去帮助,他一边点烟,一边用眼睛端详我,待吐出一口烟说:“你散学留下吧!”那天散学,孩子们全部走光,私塾里仅剩下我和先生,他对我温厚一笑说:“瞧你伶俐,我教你读书识字,再私下教你下象棋--嗯,凭这一手,你以后会有结交朋友的机会。”我识好歹,感恩戴德,对他恭敬地三鞠躬。

    一年过去,遇到私塾放冬假。上私塾的孩子都忙积肥,我也背粪筐出庄,在一个村庄外面,我听说这里有位探亲回来的军官找不到人下象棋。初生之犊不知畏,我进庄要跟他“杀”两盘。军官看了我很高兴,只要有人跟他下象棋,不论老幼,摆下棋谱,三局两胜,结果我做了他的马前败将。军官和蔼可亲,嘱我明日再来。第二天我应约又去,如此连续几天。最后他赠送我一枝钢笔,讲留作纪念。我无以回报,只有让他过足棋瘾,便向他推出先生,介绍先生的棋艺高超,并表示要带他去见先生。他讲究礼貌,整肃军容,威武雄健地跟我去了。

    我放下粪篓抢先进去报告,先生听了愣住。(A)军官跨进门槛,先生吓得( )(3),只是讲“我没有犯啥法”。(B)军官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一阵哈哈大笑,马上卸掉军装、摘掉军帽,主动摆下棋盘。(C)军官站起感慨说:“乡野老儒,棋法精深。”(D)他又看看周围,叹息先生贫寒,两日后派人送来一担柴、一袋米。

    又过一年,我们这帮孩子能下田干活了,便不再念私塾。全庄男女老少一起站在庄头欢送,先生又夹起雨伞,背起包袱飘然而去……

    1.解释下列词语。

    穷乡僻壤:

    栖歇:

    端详:

    感恩戴德:

    2.括号内应该填入的词语是(1)( )(2)( )(3)( )

    (1)A.抑扬顿挫 B.高低有序 C.充满感情 D.热情洋溢

    (2)A.独自一人 B.孑然一身 C.孤苦伶仃 D.孤家寡人

    (3)A.心惊肉跳 B.坐立不安 C.胆战心惊 D.语无伦次

    3.对词语的句中义或句中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夹雨伞、背包袱的私塾先生飘然而至”句中,“飘然”指的是这位先生行动迅捷,如乘风而行。

    B.“他又看看周围,叹息先生贫寒”句中,“贫寒”指的是先生生活穷苦。

    C.“瞧你伶俐,我教你读书写字”句中,“伶俐”指的是动作灵巧,毫不笨拙。

    D.“是栖歇之地”句中的“是”为判断词。

    4.写出本文的记叙要素。

    人物:(按主次顺序应为)

    时间: 地点:

    5.对本文的记叙脉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依次写了私塾先生进村、教书、抽烟、教棋、下棋、离村等几个场面。

    B.依次写了私塾先生教书、我帮先生点烟、军官找人下棋等几个场面。

    C.依次写了私塾先生进村、教书、教棋、下棋、抽烟、离村等几个场面。

    D.依次写了私塾先生教书、我帮先生点烟、我与军官下棋等几个场面。

    6.第四自然段中,“先生渐渐消除疑虑和胆怯,披甲上阵,连胜三局”一句应嵌入的地方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7.对文章第三、四两自然段(记叙下棋部分)理解不准确的几项是( )

    A.在这部分中,事情的起因是军官找人下棋,经过是“我”请出先生,结果是军官与先生下棋。

    B.在这部分中,事情的起因是“我”下棋负于军官,经过是“我”请出先生与军官对弈,结果是军官对先生的棋艺非常满意。

    C.这一部分是一事写多人。通过下棋事件表现了先生、军官与“我”的各自性格特征。

    D.这一部分主要表现军官的执著追求与盛气凌人、“我”的无知无畏及真诚待人。

    E.这一部分主要表现的是先生的棋艺高超和生活清贫,而“我”与军官性格的展示起了衬托作用。

    F.这一部分中,作者表现了对先生高超棋艺的赞赏之情以及对先生传授棋艺的感激之情。

    8.对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和表现手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一事写多人的手法,表现了私塾先生的胆小怕事和棋艺高超、军官的执著追求和以诚待人、“我”的无知无畏和知恩图报。

    B.以多事写一人的手法,表现了私塾先生生活清贫、认真教书、棋艺高超、与世无争。

    C.以一事写一人的手法,表现了私塾先生生活清贫、认真教书、棋艺高超、与世无争。

    D.以一事写一人的手法,表现了私塾先生的胆小怕事和棋艺高超、军官的执著追求和以诚待人、“我”的无知无畏和知恩图报。

    9.不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故乡的私塾先生 B.我的启蒙老师

    C.忘不了那次下棋 D.先生,我忘不了你

    (三)拱桥

    ①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②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③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④说是校长,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老师也就是他自己。

    ⑤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总是硬扎扎的。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低沉着嗓子说:“把手伸出来吧,手背儿。”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上,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⑥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手背拂上去很平展的。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⑦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

    ⑧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声,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大手拍拍我剃得溜光的脑瓜,呵呵笑了:“这里不是脚后跟儿,可毛儿软不扎人的。去吧,去吧。”我就逃也似的躲开他。

    ⑨他那时真的很老,像谁的爷爷。教我那阵儿已退休五年,据说他的儿子几次接他回辽西走廊上的村庄,但他都走不脱。山那么深,谁肯来教一茬茬的捣蛋鬼呢?只能是他。

    ⑩因缺了两颗牙,他讲课吐字有些不清。比如把“二”读成“à”,我们跟着喊“à”,他就酱色着脸说:“我读‘à’你们不能读‘à’。”我们就齐了声喊:“是,老师,你读‘à’我们不能读‘à’。”可是我们怎么读呢?他就无奈地笑了,说:“老了,教你们爹妈那会儿,我可是不这么发音的。老了,说老就老了。”他那会儿真比谁的爷爷都老。

    (11)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

    (12)山里人家,稀稀落落的。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五丈宽的沟,冬天干涸,雨天却气势汹汹,浊流滚滚。水虽仅齐校长的膝盖,但对十来岁的孩子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没有木桥、石桥、铁桥,只有校长这座肉做的拱桥。

    (13)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

    (14)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趟来趟去。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得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躲。校长已捶着弯背,哗啦哗啦趟水过来了。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15)“来吧。”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16)“不!”我拒绝,说,“我敢过。”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眩晕,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

    (17)“来吧,孩子。”他又说。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18)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19)“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20)我闭上眼睛,趴上那座拱桥。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

    (21)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为他粗大的手紧紧扳着我。

    (22)“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23)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

    (24)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狠踹了他一脚。

    (25)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如今盖起希望小学。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

    (26)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1.给加粗字注音。

    脊背( ) 箍( ) 坍塌( )

    2.上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概括出每部分的大致意思。

    3.文中刻画了一位山村教师的形象,你对他的认识?

    4.文章题目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

    一、1.私塾;liáo dǎo

    2.脾气

    3.zhuàn;接济

    4.jǐ jǐ

    5.鼻涕;zuó mo

    6.绸;zā

    7.zhā

    二、1.头--尾;

    2.生--死;祸--福;来--回

    3.进--退

    4.羡慕--嫉妒

    5.升--沉;荣--辱;迟钝--敏感

    三、1.黯:阴暗。

    2.颠沛:穷困;受挫折。

    3.赋闲:失业。

    4.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四、1.“信”指诚信。这句话是说诚信是信客的生命,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成为让别人充分信赖的信客。

    2.“凶险”指的是信客通报噩耗,有的农妇竟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送交遗物,还被人怀疑贪占;那个发了财的拈花惹草的同乡竟诬陷他是小偷,被扭送巡捕房。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叫人撑持不了。

    3.做信客的职业,使他能够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这使他形成了善解人意的性格。他虽然见多识广,阅历丰厚,可是他并不以此自居。所以说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

    五、(一)1.(1)“逼”字说明老信客对自己职业的万分留恋。

    (2)“堆”字说明信客的肩上担子很沉重。

    2.因为他实在太忙,也怕因为去看望老人,而叫别人苦等。

    3.这两段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情。这是从信客所承受的痛苦的角度来表现信客的。他不仅繁忙,承担着众人的嘱托,而且承担着不应承担的委屈,承担着无端的怀疑、猜测。

    4.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都相信会有很多。否定句的语气强烈,比肯定句好。这更能体现信客的痛苦是蒙受无端的怀疑,也更能表现信客的高尚品质。

    5.信客的职业特点就是传递消息,把亲人的音讯传递给对方,有喜有忧,有福有祸,当然也包括着噩耗。所以作者把这些都比喻成“重担”,担在了信客的肩上,说明信客的责任重大。

    6.任劳任怨,仁义热心,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二)1.略 2.(1)A(2)B(3)C

    3.B 4.先生、我、军官;解放前;家乡。

    5.A 6.C 7.A;D

    8.B 9.C

    (三)1.jǐ gū tān

    2.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简要介绍老师的情况;第二部分(第5~8段)写老师有个特殊的惩罚措施--用下巴刮手背;第三部分(第9~10段)写老师太老了,读音都不准了;第四部分(第11~24段)写老师背学生过河;第五部分(最后两段)写老师因太老离开了学校。

    3.他是山村教育事业的拓荒者,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是爱心支持他为山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这位老师具有一种“拱桥”精神:默默奉献,舍己“渡”人,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自己甘愿做一座“拱桥”。

    4.“拱桥”是个比喻说法,是说老师弯曲的脊背像座桥,而他的生命内涵更像拱桥。他是山里孩子上学路上的拱桥,也是山里孩子人生路上的拱桥。他立于山里与山外、文明与愚昧之间。“拱桥”把自己的血肉之躯、把自己的一生铺垫在那些山里孩子的人生路上。

    名师名题一年级上册答案

    On the Way to School

    铅纳this morning,my father took me to school by bike.i sat at the back of the bike,eating a banana.after i ate it up,i threw the skin onto the street randomly.

    槐罩没no sooner had i done this than i realized that i had done something bad to our environment.and maybe someone would step on it and tumbleover.i must pick it up.thinking of these,i asked father to stop.i jumped offthe bike and ran back to pick up the banana skin and threw it into a roadside dustbin.seeing this,father praised me and i felt very happy.

    闷做in future i will protect the surroundings more consciously and think more about others.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