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 数学
  • 2023-05-09
目录
  •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归纳
  •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宴芹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同级运算无括号从左往右)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无括号先乘除再加减)

    3、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5、有关零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乘以0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比例尺。

    2、位置是具有相对性的,方向相反,度数相同,距离相等。如:A在B的西偏南40°的方向上,那么B就在A的东偏北40°的方向上。

    3、绘制简单线路图的方法:先确定出发点,再定方向、定距离进行绘制;然后选定第2 个出发点为中心点,再定方向、定距离进行绘制……以此类推。(走到哪方向标摆在哪)

    4、画平面图的步骤:定方向、定距离、标名称、标角度。

    5、一般来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 +( 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 a×c+b×c

    乘法分配律还是用于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a-b)×c= a×c-b×c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如63+56+37=63+37+56或56+(63+37)

    2、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如15×7×2=15×2×7或7×(15×2)

    3、连减变减和(减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4、减和变连减,如567-(167+254)=567-167-254

    5、连除变除以积(除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6、25×4=100,所以见25就想4。

    (1)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如25×17×4

    (银培2)乘法拆分法,如25×32=25×(4×8)=25×4×8

    (3)加法拆分法,如25×14=25×(10+4)=25×10+25×4

    (4)乘100除以4,如36×25=36×100÷4

    (5)除以100乘4,如3200÷25=3200÷100×4

    7、125×8=1000,所以见125就想8。

    (1)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如125×17×8=125×8×17或

    17×(125×8)

    (2)乘法拆分法,如125×32=25×(4×8)=125×8×4

    (3)加法拆分法,如125×18=125×(10+8)=125×10+125×8

    (4)乘1000除以8,如24×125=24×1000÷8

    (5)除以1000乘8,如32000÷125=32000÷1000×8

    8、在乘加、乘减运算中,如果两个乘法算式中有共同的因数,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 简便计算。即:

    a×c+b×c = (a+b)×c

    a×c-b×c = (a-b)×c

    9、省略写×1的形式,如34×99+34=34×99+34×1=34×(99+1)

    或34×101-34=34×101-34×1=34×(101-1)

    10、99与101等特例,

    (1)通过拆分锋祥唯变乘法分配律,如76×99=76×(100-1)

    或76×101=76×(100+1)

    (2)多加几就减几,如346+199=346+(200-1)=346+200-1

    (3)多减几就加几,如346-199=346-(200-1)=346-200+1

    (4)先减整再减尾数(减和变连减),如700-402=700-(400+2)=700-400-2

    11、减差变一减一加,如

    先加后减法:967-(421-233)=967-421+233=967+233-421

    先减后加法:967-(567-235)=967-567+235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0.1(或十分之一)、0.01(或百分之一)、0.001(或千分之一)……对应的数位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2、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按顺序读出每一位上的数。

    3、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的就写成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天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的,就比较十分位;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如果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以此类推。

    6、移动小数点的方法: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3)移动小数点时应注意: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整数数位不够则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并加上小数点。如:2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就是0.2;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如:350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是3.5。

    7、名数的改写步骤:(1)判断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2)判断是把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还是从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3)确定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再确定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小单位化成大单位有除法,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乘法)。

    8、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应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几;(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看百分位上的数是几;(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几;……以此类推。最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来确定是舍还是入。

    9、将一个非整“万”或“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注意:改写后把末尾的“0”去掉。

    第五单元: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就行了,最大角是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最大角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

    按边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论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

    5、最少用2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长方形;最少用3个同样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最少用2个同样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

    (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2)计算的时候从最右边算起,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

    (3)计算结果有“0”,一般要去掉。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式。

    3、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连减的简便计算,在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同样适用。

    第七单元:统计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一描(点)二连(线段)三标(数据)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更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解决植树问题时,一定要先分析植树的路线:

    间隔数=全长÷株距

    1、 不封闭的路线两头都要栽树时,间隔数=棵数-1

    已知全长与株距,则棵数=全长÷株距+1;

    已知株距与棵数,则全长=株距×(棵数-1)=株距×间隔数

    已知全长与棵数,则株距=全长÷(棵数-1)=全长÷间隔数

    2、 不封闭的路线两头都不栽树时,间隔数=棵数+1

    已知全长与株距,则棵数=全长÷株距-1=间隔数-1;

    已知棵数与株距,则全长=株距×间隔数=株距×(棵数+1)

    已知全长与棵数,则株距=全长÷间隔数=株距×(棵数+1)

    3、不封闭的路线一头栽树,另一头不栽树时,棵数=间隔数;

    4、在封闭的路线植树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归纳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相交与垂直

    知识点: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 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

    1、 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2、 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旋转与角

    知识点:

    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 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

    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轿携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烂帆做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 动手画平角、周角。

    数学 学习方法 技巧

    利用学生好动及好胜的饥衡心理特点,组织一些数学游戏、竞赛抢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的学生影响,因此大部分孩子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就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后进的学生也变先进。这样还有利于防止学生的骄傲情绪和自卑心理。例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安排层次性强,同学自己出题考自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激励措施要量适当,并且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不要只看结果,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这样的:

    (一)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我都不吝表扬。比如一个学生的字进步了,口算速度快了,多举手了,或解题的方法新颖,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

    (二)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就常常画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以表对他们学习的肯定。

    (三)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每个小组都有一架模拟的“梯子”,“梯子”的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的梯子上就会多一个脚印。哪组最先攀上梯子他们就获得胜利。学生很喜欢这种奖励措施,谁都想让自己的小组快快爬到处,摘得小红旗。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要点汇总,易错题解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数与代数

    一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意义:

    ①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

    ②能正确读、写小数。

    ③能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

    ④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

    ⑤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

    ⑥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

    ⑦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

    ⑧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

    二.小数的运算

    1.小数的加减法

    ①不进位、不退位。 1.2+3.4 6.6-1.3

    ②进一位、退一位。 20.6+3.7 19.1-2.7

    ③连续进位,连续退位。 12.75+2.25 71.13-16.55

    ④位数不同。 16.3+2.75 60-2.88

    2.小数的乘法

    ①一般情况。 2.8×1.1

    ②乘数中间有“0”。 1.06×3.3

    ③乘数末尾有“0”。 1.06×470

    ④积末尾有“0”。 8.5×0.88

    ⑤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0.49×0.9○0.49

    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⑦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

    3.小数的除法

    ①除数是整数。

    ②除数是小数。

    ③商中间有“0”。

    ④商末尾有“0”。

    ⑥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⑦循环小数。

    会判断循环小数、商贺早用循环小数表示。

    ⑧余数问题。(把一段长3.6米的绳剪成长为0.6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

    ⑨近似数。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有趣的算式

    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数学 学习 方法技巧

    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茄橘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禅纳雀免了。

    三: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五: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总结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必备知识点归纳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举核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有趣的算式

    探索与发现(-)

    (有趣的算式正吵掘)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乘法分配律

    探索与发现(三)

    (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总结:文为大家整理和分享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法分配律,怎么样,大家对知识点数学乘法分配律了解了多少呢?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归纳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

    ★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碰没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期末考试临近,为帮助孩子更好地复习,考出好成绩,帮助老师们节省时间,帮助家长有效辅导,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1

    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态薯培+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帆唯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 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

    a - a = 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 × 0 = 0 ; 0 × a = 0

    ⑤手册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0 ÷ a = 0 ;

    ⑥ 0不能做除数:

    a÷0 = (无意义)

    5、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2

    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

    0.5表示(十分之五),

    0.05表示(百分之五),

    0.25表示(百分之二十五),

    0.005表示(千分之五),

    0.025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 ,10个0.01是1个0.1, 10个0.1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

    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4

    小数的加减法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 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5. 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

    ①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②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0;

    ③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7、验算:

    加法验算: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

    ②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减法验算:

    ① 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 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8、 简便运算方法:

    ⑴ 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使计算简便;

    如:0.36+18.09+2.64+4.91

    ⑵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

    如:13.2-5.73-4.27

    ⑶ 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如:18.63-(4.75+3.63)

    ⑷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如: 3.65×42.6+3.65×57.4

    ⑸ 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添括号)或(去括号)使计算简便:

    →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

    ① 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如:6.59-4.86+2.86

    ②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如:6.47-(1.5-0.53)

    ⑹ 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如:4.95-2.67+1.05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5

    图形的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线段有1条对称轴,

    菱形有2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有一条,

    圆环有无数条,

    半圆环有一条。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8、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整理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