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方程?一、乘除法定律万能公式 1、乘法交换律:a×b = b×a 2、乘法结合律:a×b×c = a×(b×c)3、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a×c - b×c=c×(a - b)4、除法性质:a÷b÷c = a÷(b×c)二、解方程万能公式 1、加数 +加数 = 和 ;2、那么,初中数学解方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解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掌握一些解方程的技巧可以帮助我哗悔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方程技巧:
1.消元法:通过将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系数消为0,从而得到一个或多个一元一次方程。消元法可以分为整体消元和部分消元两种。
2.代入法:将一个未知数的值代首芦宏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得到一个关于该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代入法适用于者册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情况。
3.因式分解法: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因式的乘积,从而得到一个或多个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法适用于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
4.配方法:通过将一个多项式配方成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从而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配方法适用于二次方程。
5.公式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解二次方程。公式法适用于所有二次方程。
6.图像法:通过画出函数的图像,观察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从而得到方程的解。图像法适用于所有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
7.迭代法:通过不断逼近的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迭代法适用于所有非线性方程。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初中数学解方程公式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初中数学公式合集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四倍角公式:
sin4A=-4*(cosA*sinA*(2*sinA^2-1))
cos4A=1+(-8*cosA^2+8*cosA^4)
tan4A=(4*tanA-4*tanA^3)/(1-6*tanA^2+tanA^4)
五倍角公式:
sin5A=16sinA^5-20sinA^3+5sinA
cos5A=16cosA^5-20cosA^3+5cosA
tan5A=tanA*(5-10*tanA^2+tanA^4)/(1-10*tanA^2+5*tanA^4)
六倍角公式:
sin6A=2*(cosA*sinA*(2*sinA+1)*(2*sinA-1)*(-3+4*sinA^2))
cos6A=((-1+2*cosA^2)*(16*cosA^4-16*cosA^2+1))
tan6A=(-6*tanA+20*tanA^3-6*tanA^5)/(-1+15*tanA^2-15*tanA^4+tanA^6)
七倍角公式:
sin7A=-(sinA*(56*sinA^2-112*sinA^4-7+64*sinA^6))
cos7A=(cosA*(56*cosA^2-112*cosA^4+64*cosA^6-7))
tan7A=tanA*(-7+35*tanA^2-21*tanA^4+tanA^6)/(-1+21*tanA^2-35*tanA^4+7*tanA^6)
八倍角公式:
sin8A=-8*(cosA*sinA*(2*sinA^2-1)*(-8*sinA^2+8*sinA^4+1))
cos8A=1+(160*cosA^4-256*cosA^6+128*cosA^8-32*cosA^2)
tan8A=-8*tanA*(-1+7*tanA^2-7*tanA^4+tanA^6)/(1-28*tanA^2+70*tanA^4-28*tanA^6+tanA^8)
九倍角公式:
sin9A=(sinA*(-3+4*sinA^2)*(64*sinA^6-96*sinA^4+36*sinA^2-3))
cos9A=(cosA*(-3+4*cosA^2)*(64*cosA^6-96*cosA^4+36*cosA^2-3))
tan9A=tanA*(9-84*tanA^2+126*tanA^4-36*tanA^6+tanA^8)/(1-36*tanA^2+126*tanA^4-84*tanA^6+9*tanA^8)
初中数学解方程是很多人都比较重视的,下面我就整理了,供大家参考。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X1*X2=c/a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b2-4a=0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
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
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
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h
圆柱体:V=pi*r2h
1.分解因式法谨埋山(可解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又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又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和“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法是通过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所得,因式分解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学期学完.
如
1.解方程:x^2+2x+1=0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解得:(x+1﹚^2=0
解得液举:x1= x2=-1
2.解方程x(x+1)-3(x+1)=0
利用提公因式法解得:(x-3)(x+1)=0
即 x-3=0 或 x+1=0
∴ x1=3,x2=-1
3.解方程x^2-4=0
(x+2)(x-2)=0
x+2=0或x-2=0
∴ x1=-2,x2= 2
十字相乘法公式:
x^2+(p+q)x+pq=(x+p)(x+q)
例:
1.ab+b^2+a-b- 2
=ab+a+b^2-b-2
=a(b+1)+(b-2)(b+1)
=(b+1)(a+b-2)
2.公式法(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
求根公式
首先要通过Δ=b^2-4ac的根的判别式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有几个根
1.当Δ=b^2-4ac0时 x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
当判断完成后,若方程有根可根属于2、3两种情况方程有根则可根据公式:x={-b±√(b^2-4ac)}/2a
来求得方程的根
3.配方法(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
如:解方程:x^2+2x-3=0
把常数项移项得:x^2+2x=3
祥中等式两边同时加1(构成完全平方式)得:x^2+2x+1=4
因式分解得:(x+1)^2=4
解得:x1=-3,x2=1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小口诀
二次系数化为一
常数要往右边移
一次系数一半方
两边加上最相当
初中解方程的步骤及格式如下:
1、步骤:
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初步识别方程的类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
若有分母,先进行去分母操作,将方程转化为不含分母的整式方程。
若有括号,先去括号,将方程展开为没有括号的整式方程。
移项,将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分别进行合并同类项的操作。
合并同类项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2、格式:
先写解字,表示开始解题。
写出方程的类型和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的表达式。
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每一步都要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最后写出方程的解,并加上∴符号。
初中解方程的好处:
1、培养数学思维:解方程需要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2、增强逻辑能力:解方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则进行,学生需要清晰地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并且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来保证解题的正确性。通过解方程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严谨性和条理性。
3、提高解题能力:解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通仿败卜过训练解方程,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水平。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解方程的全部内容,行程问题:(1)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2)相遇问题:快路程+慢路程=原距离 速度和×时间=路程;(3)追及问题:快路程-慢路程=原距离(快车先跑又折返遇到慢车时候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