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数学八年级上册书籍

  • 数学
  • 2023-05-29
目录
  • 数学八年级上册书籍
  • 初二数学压轴题100题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书电子书
  •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
  •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电子课本

  • 数学八年级上册书籍

    教材是八年级数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载体,那么教材目录有哪些知识内容呢?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册数学目录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人教版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信息技术应用 画图找规律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要证明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信息技术应用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轴对称

    13.1 轴对称

    13.2 画轴对称图形

    信息技术应用 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顷蠢计

    13.3 等腰三角形

    实验与探究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2 乘法公式

    阅读与思考 杨辉三角

    14.3 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分式

    15.1 分岩尺式

    15.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吧

    15.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粗乎高八年级数学分式知识要点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 (a≠0) 这就是说,a^-n (a≠0)是a^n的倒数。

    初二数学压轴题100题

    虽然知道,造成高二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的一点是我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不够透彻。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欢迎查阅!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氏橘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培缓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10.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1.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初二数学复习提纲方法

    一、克服心理疲劳

    第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就像从河里抽水,动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动力来源于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第二,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并伴有愉快、喜悦、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抵制的消极情绪引配核模起的`。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是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

    第三,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易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出现心理饱和,产生厌倦情绪。所以考生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

    二、战胜高原现象

    复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复习到一定时期时,往往停滞不前,不仅复习不见进步,反而有退步的现象。在高原期内,并非学习毫无进步,而是某部分进步,另外一些部分则退步,两者相抵,致使复习成效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因而使人灰心失望。当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遭遇高原期时,切忌急躁或丧失信心,应找出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原因。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在科学用脑、提高复习效率上多下功夫。

    三、重视复习“错误”

    如果在复习中不善于从错误中走出来,缺陷和漏洞就会越来越多,任其下去,最终就会蚁穴溃堤。在备考期间,要想降低错误率,除了及时订正、全面扎实复习之外,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原因,不断复习错误。即定期翻阅错题,回想错误的原因,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对其中那些反复错误的问题还可考虑再做一遍,以绝“后患”。错误原因大致有:概念理解上的问题、粗心大意带来的问题以及书写潦草凌乱给自己带来的错觉问题等,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考试时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四、把握心理特点搞好考前复习

    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气质、性格、心理稳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考前复习。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来制订复习迎考计划,根据自己的心态来调整复习的进度,选择与运用的复习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考前复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1、课本不容忽视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都在学习新课,课本是大家都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复习资料。平时在学校的课堂上大家都会随堂记笔记,课本基本不会翻看,建议同学们在翻看笔记的同时,对照课本,把学过的知识点反复阅读、理解,并对照课后练习里的习题进行反复思考、琢磨、融会贯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重点例题也要着重记忆。

    2、错题本

    相信学习习惯好的学生都应该有一本错题本,把每次习题、作业、测试中的错题抄录下来,明确答案,找到错误原因,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薄弱点,经常拿出来翻看,遇到反复做错的题目,要主动和同学商量,向老师请教,彻底把题目弄懂、弄透,以免再犯同类错误。

    初二数学全册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数

    我们称数值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

    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constant)。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说x是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y是x的函数(function)。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linear function)。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第十二章 数据的描述

    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frequency),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常见的统计图:条形图(bar graph)(复合条形图)、扇形图(pie chart)、折线图、直方图(histogram)。

    条形图:描述各组数据的个数。

    复合条形图:不仅可以看出数据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对它们进行比较。

    扇形图:描述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图:描述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在频数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表中:我们把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

    求出各个小组两个端点的平均数,这些平均数称为组中值。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congruent figures)。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congruent triangles)。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十四章 轴对称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erpendicular bisector)。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附:顶角+2底角=180°)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五章 整式

    式子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monomial)。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coefficient)。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term),其中,不含字母的叫做常数项(constantterm)。

    多项式里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integral expression_r)。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即把它们的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而字母部分不变,叫做合并同类项。

    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x+p)(x+q)=x^2+(p+q)x+pq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a+b+c)^2=a^2+2a(b+c)+(b+c)^2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第十六章 分式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 (a≠0) 这就是说,a^-n (a≠0)是a^n的倒数。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inverse proportional function)。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hyperbola)。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theorem)。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rhombus)。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trapezium)。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疑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宽和长的比是(根号5-1)/2(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一组数据中的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5.撰写调查报告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2020

    ★八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与学习方法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书电子书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第十一章三角形

    本章综合解说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亏余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本章大归纳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本章综合解说

    12.1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本章大归纳

    第十三章轴对称

    本章综合解说

    13.1轴对称

    13.2 画轴对称图形

    13.3 等腰三角形

    13.4 课题学习:胡兄最短路径问题

    本章大归纳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本章综合解说

    14.1 整式的销做滚乘法

    14.2 乘法公式

    14.3因式分解

    本章大归纳

    第十五章分式

    本章综合解说

    15.1 分式

    15.2分式的运算

    15.3 分式方程

    本章大归纳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

    自信应该在心中,做八年级数学书本题目应知难而进。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答案(一)

    第14页

    1.解:∠ACD=∠B.

    理由:因为CD⊥AB,

    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

    ∠BDC=90°,

    所以∠B+∠BCD=90°,

    又因为∠ACB= 90°,

    所以∠ACD+∠BCD=∠ACB=90°,

    所以∠ACD=∠B(同角的余角相等).

    2.解:△ADE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因为∠C=90。,

    所以∠A+∠2=90。.

    又因为∠1= ∠2,

    所以∠A+∠1=90°.

    所以△ADE是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陪宽).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答案(二)

    段乱滚习题12.2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答案(三)

    第50页

    1.提示:作∠AOB的平分线交MN于一握余点,则该点即为P点.(图略)

    2.证明:如图12-3-25所示,过点P分别作PF,PG,PH垂直于直线 AC,BC,AB

    垂足为F,G,H.

    ∵BD是△ABC中∠ABC外角的平分线,点P在BD上,∴PG=PH.同理PE=PG.∴PF=PC=PH.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八年级 数学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目录是什么知识你知道吗?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的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信息技术应用 画图找规律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要证明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信息技术应用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轴对称

    13.1 轴对称

    13.2 画轴对称图形

    信息技术应用 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13.3 等腰三角形

    实验与探究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2 乘法公式

    阅读与思考 杨辉三角

    14.3 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分式

    15.1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吧

    15.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备差拍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庆乱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 =(a+b)2

    a2-2ab+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仿羡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m +n)??(a +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