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改革开放历史背景,改革开放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历史
  • 2024-05-23

改革开放历史背景?胡锦涛在《求是》杂志撰文《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指出:“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那么,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改革开放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是在改革开放的起步历史背景下提出。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的起步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制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的挫折

这一时期,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的时期。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可以概括为:一篇谈话(就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一部著作(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三次代表大会(就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召开)、一个重要决定、一个战略规划和两大理论成果(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历史深刻含义

一、时代背景:

1978年12月18日-22日,邓小平召开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40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二、意义:

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

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背景:

1、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欧美各国生产产力高度发达,经济十分繁荣,而中国国内生产力还处在低位增长。

2、旧体制不再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

3、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答的历史性难题。

在对这一问题的持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改革开放这条正确道路。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局性变革,我们党始终聚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出调整与改革,构建了新的体制机制,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背景

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

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

提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目的:

邓小平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大家共同富裕。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的目的进行了新的概括: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近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一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1、改革开放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部署实施的。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2、改革开放的提出实施具有独特的背景。从经济发展看,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从经济体制看,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从政治体制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3、改革开放具有影响深远的里程碑意义。

以上就是改革开放历史背景的全部内容,一、时代背景:1978年12月18日-22日,邓小平召开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