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那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①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②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③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④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比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求比值的方法:用前向除以后项。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四则混合运算
①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③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9.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
基本公式:前一个数÷后一个数(比较量÷标准量)
②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单位“1”已知)
基本公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
基本公式:分率对应的数量÷分率=单位“1”的量或者列方程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知识点
1. 认识时间
-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是分针,较长;走得慢的是时针,较短。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一圈,因此1小时=60分钟;半小时=30分钟,一刻钟=15分钟。
- 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读作3时30分,或3点半;8:05写作8时零5分。
2.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 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读现在几时,再计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 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方向》知识点
1. 相反的方向
- 东——西
- 南——北
- 东北——西南
- 东南——西北
2. 确定中心,找方位
- 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 面对北,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 面对南,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1. 混合计算
-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一、背景设计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有具体要求。学生需要通过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有助于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等能力。二年级上册的“角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课程的一部分。尽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经验,但将生活中的角转化为数学中的角还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学时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增加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使他们能够将角的感知从具体的生活情境过渡到数学的抽象概括,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的实际认知起点:学生已经能够识别生活中的一些平面图形,并且对生活中的角有了一些认识。
2. 学生的认知目标:学生应能够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记住角各部分的名称,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角,理解角有大小之分,学会画角,并能实际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应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的大小,学会画角,并能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整篇设计以童话引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活泼、自然,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编写口诀时注意把乘法口诀和乘法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认识口诀的结构,领会编写口诀的方法。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同时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练习要及时有效。
学习每一个例题后,都安排了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内化。教学第一、二两个例题后,安排的练习是“想想做做第1题”,此题由直观的摆小棒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成乘法口诀。使学生经历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学第三个例题后安排了“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再一次体会一句口诀可以正确计算两道相关的乘法算式。增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灵活应用能力。
【 #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考 网准备了《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全部内容,1. 认识时间 -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是分针,较长;走得慢的是时针,较短。-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一圈,因此1小时=60分钟;半小时=30分钟,一刻钟=15分钟。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