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万能过渡语?1到10的顺口溜:1像铅笔会写字,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称钩来买菜,6像哨子吹声音,7像镰刀来割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蝌蚪尾巴摇,10像铅笔加鸡蛋。那么,数学课万能过渡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师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数学闷盯早蚂雀,比如,妈妈买了四个面包,则前哥哥吃了一个,妈妈吃了一个,还有几个?
数学教学中穿插语言的运用原则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1〕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宜直接使用数学语言作为讲授语言,而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语言。即采用数学语言和教学语言融为一体的语言——数学教学语言。又由于教学语言总是伴随教学过程的一个个环节,以穿插的闭配方式表现出来,因此,穿插语言成为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形式,数学教学语言艺术主要是数学教学中穿插语言的艺术。
顾名思义,所谓穿插语言就是指数学语言以及数学课本上明文之外的教学语言。穿插不是“照本宣科”,就每一堂数学课而言,穿插语言总是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按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不同方式,就有导语、阐释语、问答语、辨析语、点评语、过渡语、应变语、比喻语、幽默语、渲染语等等。
善于运用穿插语言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怎样才能运用好穿插语言呢?“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语)据此,伴随教学过程的穿插语言,应按其教学内容、语言技巧和语言艺术三个方面,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动画导入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数学课堂。上节课我们学了三角形的分类,认识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冲运含认识三角形》,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中的奥秘。
师: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种三角形,这一大早有两个三角形争论不休,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动画: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师:同学们,这三个角形状不同、大小各异,那么它们三个角的度数合起来一样大吗?我们需要去研究一下。
师: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就是它的内角,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常常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记作角1、角2、角3,那这三个角的度数合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角1+角2+角3
师:怎样才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答:我们可以用量角器来量一量。开启我们的探究之旅吧。
二、自主探究
活动要求:
1、在白纸上画几个不同的三角形,测量内角的度数,把表填写完整。
2、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展示交流:
锐角三角形:36度、74度、71度,和181度
锐角三角形:60度、55度、65度,和180度
钝角三角形:110度、24度、46度,和180度
直角三角形:90度、27度、62度,和179度
师: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测量了四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从结果中可以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度左右,都接近180度。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一重要转折点,多数学生都会不适应。进入初中后,最大的变化就是科目增多,老师胡念增加。他们习惯小学班主任一个人管理,如今面对七、八位任课教师,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少数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由自负变为自卑,由积极变为消极,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初中学习,成绩不稳定,甚至过去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下降很厉害。初中阶段是中学打基础的阶段,而初一则是这一基础的衔接阶段,在这一时期若不加以重视,就会给后继的学习增加很大障碍。
一、做好入学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小学与初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这里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初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清初中数学内容的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中数学的学法。因此前笑,初一开学可不急于上新课,应全面地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功底、介绍必要的学习方法,做好新课的铺垫,逐步理顺关系以适应新课程的学习,就是说起步慢一点;新课要扎扎实实,尽可能做到以旧引新,以新补旧。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新知学习的联系点。新知识和经验、新知和旧知、新知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 #教案#导语】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1、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元、角的认识,进行点数并记录。
2、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50以内的加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社会交往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认识、区分人民币。
1、取出钱币,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上的钱币分别是多少。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钱币上的图片,比较这些钱币的不同。
可根据钱币的明显特征,如数字、文字、图片色彩等加深记忆。
二、进行“装钱包”游戏,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按照老师的指令将不同面值的钱币放到钱包里,
三、换钱游戏“我们一样多”,学习钱币等值兑换。
1、教师拿出一张五元钱,幼儿利用角币任意组合,与五元等值。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组合方法,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归纳五元钱的不同兑换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以上就是数学课万能过渡语的全部内容,27.看来这节课大家的收获都很大,谁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想提出来?(此引导语的意义在于深入关注并充分了解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28本节课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收获很大,都认为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