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领域教案小班?【教案1】导语:数学是研究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的科学,它抽象而普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以下是一份针对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活动教案,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幼儿感知和理解数学概念。【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比长短 活动目标:1. 认识长短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那么,数学领域教案小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教案#导语】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比长短
活动目标: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长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2. 能用语言表达物体的长短。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认识长短,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 难点: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棒、绳子等。
2.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长短不一的小棒。
四、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棒,引导孩子观察,引出活动主题。
2. 观察比较:孩子自由操作小棒,比较长短。
3. 交流分享:孩子分享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4. 游戏巩固:孩子进行长短排序游戏,巩固认识。
5. 活动结束:教师总结,孩子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的演示和操作,让孩子很好地认识了长短。但在分享环节,部分孩子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
小班数学《1在哪里》
一、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数字。
2、安静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话。
二、活动重点:
知道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三、活动难点:
安静的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四、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一只兔子、一根萝卜、数字宝宝1卡片。
五、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出示兔子)它是谁捏?有几只小兔捏?(兔子,1只兔子)
教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图片:一根萝卜)有几根萝卜啊?(萝卜,1根萝卜)
2、出示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感知数字1的概念
教师:我们知道一只小兔子和一根萝卜都可以用一个圆点来表示。那今天我要来考考小朋友了,一只兔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捏?(幼儿回答)那一根萝卜呢?(幼儿回答)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数字1可以代表所有数量为1 的物体。比如:数字1 可以表示一只小兔子,数字1
可以表示一根萝卜,那数字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可以让幼儿在教室里找找,尽量让幼儿说出更多数量为1的物体能和数字1联系在一起)
3、让幼儿熟记的样子
教师数字1可以表示那么多的东西。本领真大啊!那数字1的样子你们知道吗?你觉得数字1像什么呢?(木棍)
4、引导幼儿用右手在空中用手指写出数字1,请幼儿自己在书本里找一下1在哪里
【教案1】导语:数学是研究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的科学,它抽象而普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以下是一份针对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活动教案,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幼儿感知和理解数学概念。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比长短
活动目标:
1. 认识长短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
2. 能够使用一端对齐法比较物体长短,并按长度分类。
3. 增强数学游戏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 每孩子准备两个彩色纸条(相同长度)、两根吸管(长短不同)、三条彩带(红长、绿短、黄最短)。
2. 彩色纸一张,两个透明敞口塑料袋(标有数字1、2)。
3. 音乐《红绸舞》。
4. 活动场地布置:设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感知长短。
1. 老师进行魔术表演,将两根相同的纸条变为一长一短。
2. 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之处。
3. 揭示“变”的秘密。
二、操作活动,加深对长度的理解。
1. 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吸管比较长短。
2. 尝试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老师和幼儿一起跳,并让彩带飘起来。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发现幼儿在能力上有差异,多数幼儿能较好地进行比较,但部分幼儿在表达上存在困难。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词来描述空间位置。
2.进行20以内的唱数。
重难点:进行20以内的点数。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4~5页。
2.玩具熊或其他毛绒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
1.一部分幼儿当猎人,闭上眼睛,从1数到20,其他人帮忙一起数,并监督猎人,不可以睁开眼睛。
2.另一部分幼儿利用这个时间把玩具熊藏好,猎人数到20后,就可以睁开眼睛找玩具熊。
3.其余幼儿不能说出玩具熊被藏的地方,但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暗示猎人—当猎人接近目标时,用力拍手;远离目标时,轻轻拍手。
二、请扮演猎人的幼儿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词来描述小熊藏的位置,例如:“藏在布的下面”,“藏在柜子后面”,“藏在抽屉里面”......
三、请幼儿翻到《我的数学》第4~5页,分别将桌子下面的东西圈起来,把篮子外面的东西圈起来。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以上就是数学领域教案小班的全部内容,一、活动名称 大小、长短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复习并巩固对大小、长短概念的理解。2. 培养孩子们的动作灵敏性、反应速度和动手动脑能力。三、活动准备 准备大、小球(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大小盆各一个、长绳和短绳各一条、长短不一的毛线绳(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