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幼儿园中班一日一练

  • 数学
  • 2025-02-05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的组成、分解 活动目标:1.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和"∨",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2. 激发幼儿学习2的组成的兴趣。活动准备: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活动过程:讲解演示,那么,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

活动目标:

旨在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应用。通过观察、交流和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积极关注和探索身边事物。

活动准备:

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带有数字的物品;数字卡片(5、8、4、2、7);每个幼儿一张不同排列顺序的数字纸条(58427);笔、画有电话的纸条、教师的电话号码纸条以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纸条;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引发兴趣,交流经验。

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手中的物品及其数字用途,鼓励幼儿展示。

2. 教师展示衬衫盒,解释数字在尺码上的应用,讲述购买衬衫的经历,强调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便利。

3. 鼓励幼儿与同桌交流各自物品的数字用途,然后将物品集中展示。

(二) 拓展认知,感受数字的普遍性。

1. 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生活中的其他数字及其用途。

2.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展示更多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数字所在位置及用途。

3. 鼓励幼儿讨论数字的重要性,理解没有数字的不便。

(三) 游戏体验,享受数字的乐趣。

1. 分发数字纸条,让幼儿观察并读出内容。

2. 指导幼儿利用纸条上的数字编出不同的号码,鼓励创新与合作。

3. 设立奖项,奖励编出与教师所给号码一致的幼儿,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在教学活动中,教案是教学的基础和指导,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案应当具备一定的特点。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包括横坐标表示的统计物品种类和纵坐标表示的物品数量。

2. 学会使用条形统计图感知数量的多少,并能够独立完成制作。

3. 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培养对统计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 每组桌面玩具:齿轮积木8个、雪花积木5个、子弹积木7个、圆圈3个、聪明棒6个。

2. 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 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空白条形统计图。

三、活动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背后的桌子上的积木,并提问如何知道每种积木的数量。

2. 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统计。

(1)幼儿按要求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物品的数量。

(2)交流统计结果,巩固、复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3. 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2)比较前后两张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4. 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大班关于数学活动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 理解时间的价值,学会珍惜时间。

2.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在一分钟内能完成的事情。

3. 发展时间管理能力,为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

1. 时钟、一分钟沙漏、PPT、调查表、操作材料(珠子、玻璃球、曲别针)。

活动流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以及1-12的数字。

2. 提问: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表示一分钟?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3. 出示一分钟沙漏,引导幼儿静等一分钟,感受时间的流逝。

二、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与可能。

1. 了解一分钟与60秒的关系。

2. 观看PPT,了解人们在一分钟内能完成的事情。

3. 体验一分钟的活动。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 分享统计的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的时间。

2. 讨论时间的管理,如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延伸活动:

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活动目标:

1. 感知春天植物生长变化,关注植物生长过程。

2. 学会寻找合适的材料测量植物高度。

3. 发展观察、比较和记录能力。

活动准备:

1. 观察记录春天植物变化,准备测量工具(笔、纸、板、浆糊、胶带、钉子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 #教案#导语】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跳绳计数

活动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学习正确计数。

3.能与同伴分享合作,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比赛争执瞬间",记录纸和笔。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体育比赛的资料,观察了解各种比赛的过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经验。

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在不断增强计数兴趣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计数。准备运用实践体验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这一重点。

2.难点: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准备运用启发提问法、活动延伸法突破。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一看,录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完录像后提问:

(1)录像中的小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

(2)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

2.第二遍录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儿观察跳绳速度与计数速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场计数时出现的问题。

大班5~6岁算术题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的组成、分解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和"∨",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 激发幼儿学习2的组成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 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两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合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分解号、∨-合成号、11-部分数。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

2. 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 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进行组成分解组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 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的组成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 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 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以上就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的全部内容,- 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的换零钱方法,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中。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1. 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