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数学2-1课后答案,小学数学第二教材6年级答案

  • 数学
  • 2024-03-14

数学2-1课后答案?url=-Yun4MVmNmK1_j7Q-5Gil_xl7OjrGfBypn2atCxgwh_4JNvsw-IRRaPmVqoCIxTM40r3mfWwfrIcl8VWOXLBcmHK4aoODlI75u4cW8xfz0W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人教版 :docin./p-594467907.,那么,数学2-1课后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两条相交直线a、b,a∥平面α,则b与α的位置关系()

A.b∥α B.b与α相交

C.b⊂α D.b∥α或b与α相交

[答案]D

[解析]∵a,b相交,∴a,b确定一个平面为β,如果β∥α,则b∥α,如果β不平行α,则b与α相交.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过一点一定存在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平行的平面

②直线l、平面α与同一条直线m平行,则l∥α

③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过其中一条直线一定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

A.① B.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举反例,即特例法

①当点在一条直线上时,不存在;

②l⊂α,m∥l时,②错;

③两直线a、b无公共点,有两种情况:i)a∥bii)a、b异面,都存在平面α经过直线b,且α∥a

故选B.

3.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M∈AB,N∈AD,若=,则MN与平面BDC的位置关系是()

A.MN⊂平面BDC

B.MN与平面BDC相交

C.MN∥平面BDC

D.MN与平面BDC位置关系不确定

[答案]C

[解析]∵=∴MN∥BD

又MN⊄面BDC∴MN∥面BDC.

4.给出下列结论

(1)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

(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3)a、b是异面直线,则过b存在惟一一个平面与a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1)错(2)错

(3)正确在b上取一点B,过这点平行于a的直线只有一条a′,b与a′确定唯一平面α,且a∥α.

5.异面直线a、b分别在α、β内,α∩β=l,则直线l与a、b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A.l至少与a、b中一条相交

B.l至多与a、b中一条相交

C.l至少与a、b中一条平行

D.l与a、b都相交

[答案]A

[解析]由条件知,l与a都在平面α内,l与b都在平面β内,若l与a、b都不相交,则l∥a,l∥b,从而a∥b,与a、b异面矛盾,∴l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

6.给出下列结论: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3)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由公理4知(1)正确,正方体ABCD-A1B1C1D1中,DD1∥平面ABB1A1,DD1∥平面BB1C1C,但两个平面相交,故(3)错;同样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1与B1C1都与平面ABCD平行,故(3)错;(4)正确,故选B.

7.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②若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无公共点,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③若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不相交,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④若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由定义知①正确;若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无公共点,则此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②正确;如图(1),直线a∩α=A,a与α内不过A点的任意直线都不相交,故③错;如图(2),a∥b,b⊂α,满足a∥b,a∥α,故④错.

8.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且a′∥b′,其中a′,b′分别是直线a和直线b在平面α上的正投影,则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或异面

B.相交或异面

C.相交、平行或异面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如图,a与b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

9.在△ABC中,∠ACB=90°,BC=3,AC=4,P是AB上的点,则点P到AC、BC的距离乘积的最大值为()

A.0 B.3

C.12 D.不存在

[答案]B

[解析]由题意AB=5,设PA=x,则0≤x≤5,PB=5-x,

=,=,

∴PM·PN=x·(5-x)=x(5-x),

∴当x=时取最大值3.

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C1D1的中点,则EF与平面BB1D1D的位置关系是()

A.EF∥平面BB1D1D

B.EF与平面BB1D1D相交

C.EF⊂平面BB1D1D

D.EF与平面BB1D1D的位置关系无法判断

[答案]A

[证明]取D1B1的中点O,连OF,OB,

∵OF綊B1C1,BE綊B1C1,∴OF綊BE,

∴四边形OFEB为平行四边形,∴EF∥BO

∵EF⊄平面BB1D1D,BO⊂平面BB1D1D,

∴EF∥平面BB1D1D,故选A.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1D1的中点,则直线MD与平面A1ACC1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答案]相交

[解析]因为M是A1D1的中点,所以直线DM与直线AA1相交,所以DM与平面A1ACC1有一个公共点,所以DM与平面A1ACC1相交.

三、解答题

1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ABC是任意三角形,AE∥CD,且AE=AB=2a,CD=a,F为BE的中点.

求证:DF∥平面ABC.

[证明]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G,连接FG、CG,∵F、G分别是BE、AB的中点,

∴FG綊AE,

又AE=2a,CD=a,

∴CD=AE,

而AE∥CD,∴CD綊FG,

∴四边形CDFG为平行四边形,

∴DF∥CG.

又CG⊂平面ABC,DF⊄平面ABC,∴DF∥平面ABC.

13.如图,已知E、F、G、M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CD、BD、BC的中点,求证:AM∥平面EFG.

[证明]如图,连结DM,交GF于O点,连结OE,

在△BCD中,G、F分别是BD、CD的中点,∴GF∥BC.

∵G是BD中点,

∴O为MD中点.

在△AMD中,∵E、O为AD、MD中点,∴EO∥AM.

又∵AM⊄平面EFG,EO⊂平面EFG.∴AM∥平面EFG.

14.如图,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若MN=BC=4,PA=4,求异面直线PA与MN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析](1)取PD的中点H,连结AH,NH,∵N是PC的中点,∴NH綊DC.由M是AB的中点,

∴NH綊AM,即四边形AMNH为平行四边形.

∴MN∥AH.

由MN⊄平面PAD,AH⊂平面PAD,

∴MN∥平面PAD.

(2)连结AC并取其中点O,连结OM、ON,

∴OM綊BC,ON綊PA.

∴∠ONM就是异面直线PA与MN所成的角,

由MN=BC=4,PA=4,得OM=2,ON=2.

∴MO2+ON2=MN2,∴∠ONM=30°,

即异面直线PA与MN成30°的角.

15.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DEF相交于AD,M、N分别是BD、AE上的点,且AN=BM.求证:MN∥平面EDC(用两种证法证明).

[证明]证法1:作NP∥AD交DE于P,作MQ∥AD交DC于Q,则NP∥MQ.∵AN=BM,∴NE=DM,

∴=,又=,=,

∴NP=MQ,∴NP綊MQ

∴MNPQ为平行四边形,∴MN∥PQ

又PQ⊂平面EDCMN⊄平面DEC,

∴MN∥平面EDC

证法2:连AM并延长交直线DC于H,连EH.

∵AB∥CD∴=

又BM=AN,BD=AE,∴=,∴NM∥EH

∵MN⊄平面EDC,EH⊂平面EDC

∴MN∥平面EDC.

16.(09·山东文)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等腰梯形,AB∥CD,AB=4,BC=CD=2,AA1=2,E,E1分别是棱AD,AA1的中点.设F是棱AB的中点,证明:直线EE1∥平面FCC1.

[解析]取A1B1的中点F1,连结FF1,C1F1,

由于FF1∥BB1∥CC1,

所以F1∈平面FCC1,

因此平面FCC1即为平面C1CFF1,连结A1D,F1C,由于A1F1綊D1C1綊CD,

所以四边形A1DCF1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A1D∥F1C.

又EE1∥A1D,得EE1∥F1C,

而EE1⊄平面FCC1,F1C⊂平面FCC1,

故EE1∥平面FCC1.

[点评]学过下节后,可用面面平行证明如下:

因为F为AB的中点,CD=2,AB=4,AB∥CD,所以CD綊AF,因此四边形AF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

又CC1∥DD1,FC∩CC1=C,FC⊂平面FCC1,CC1⊂平面FCC1,所以平面ADD1A1∥平面FCC1,

又EE1⊂平面ADD1A1,

所以EE1∥平面FCC1.

高等数学第二版课后答案详解

1、A,B,C为三角形内角,已知1+cos2A-cos2B-cos2C=2sinBsinC,求角A解:1+cos2A-cos2B-cos2C=2sinBsinC2cos²A-1-2cos²B+1+2sin²C=2sinBsinCcos²A-cos²B+sin² (A+B)=sinBsinCcos²A-cos²B+sin²Acos²B+2sinAcosAsinBcosB+cos²Asin²B=sinBsinCcos²A-cos²Acos²B+2sinAcosAsinBcosB+cos²Asin²B=sinBsinC2cos²AsinB+2sinAcosAcosB=sin(180-A-B)

2cosA(cosAsinB+sinAcosB)-sin(A+B)=0

Sin(A+B)(2cosA-1)=0

cosA=1/2

A=60

2、证明:(1+sinα+cosα+2sinαcosα)/(1+sinα+cosα)=sinα+cosα

<===>1+sina+cosa+2sinacosa=sina+cosa+(sina+cosa)²

<===>1+sina+cosa+2sinacosa=sina+cosa+1+2sinacosa

<===>0=0恒成立

以上各步可逆,原命题成立

证毕

3、在△ABC中,sinB*sinC=cos²(A/2),则△ABC的形状是?

sinBsin(180-A-B)=(1+cosA)/2

2sinBsin(A+B)=1+cosA

2sinB(sinAcosB+cosAsinB)=1+cosA

sin2BsinA+2cosAsin²B-cosA-1=0

sin2BsinA+cosA(2sin²B-1)=1

sin2BsinA-cosAcos2B=1

cos2BcosA-sin2BsinA=-1

cos(2B+A)=-1

因为A,B是三角形内角

2B+A=180

因为A+B+C=180

所以B=C

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4、求函数y=2-cos(x/3)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分别写出使这个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x的集合

-1≤cos(x/3)≤1

-1≤-cos(x/3)≤1

1≤2-cos(x/3)≤3

值域[1,3]

当cos(x/3)=1时即x/3=2kπ即x=6kπ时,y有最小值1此时{x|x=6kπ,k∈Z}

当cos(x/3)=-1时即x/3=2kπ+π即x=6kπ+3π时,y有最小值1此时{x|x=6kπ+3π,k∈Z}

5、已知△ABC,若(2c-b)tanB=btanA,求角A

[(2c-b)/b]sinB/cosB=sinA/cosA

正弦定理c/sinC=b/sinB=2R代入

(2sinC-sinB)cosA=sinAcosB

2sin(A+B)cosA=sinAcosB+cosAsinB

2sin(A+B)cosA-sin(A+B)=0

sin(A+B)(2cosA-1)=0

sin(A+B)≠0

cosA=1/2

A=60度

6、已知2cosx=3cosy求证:3cosx-2cosy/2siny-3sinx=tan(x+y)

证明:3cosx-2cosy/2siny-3sinx=tan(x+y)

<==>(3cosx-2cosy)/(2siny-3sinx)=sin(x+y)/cos(x+y)

<==>(3cosx-2cosy)/(2siny-3sinx)=(sinxcosy+cosxsiny)/(cosxcosy-sinxsiny)

<==>3cos²xcosy-3cosxsinxsiny-2cosxcos²y+2sinxcosxsiny=2sinxsinycosy+2sin²ycosx-3sin²xcosy-3sinxcosxsiny

<==>3cos²xcosy+3sin²xcosy=2sin²ycosx+2cos²ycosx

<==>3cosy(sin²x+cos²x)=2cosx(sin²y+cos²y)

<==>3cosy=2cosx已知

所以以上各步可逆

原命题成立

参考

数学2-2教材电子课本

2

(1)b3|2 a1|2

—— * —— =1

a1|2 b3|2

(2)√a

(3)m1|2*m1|3*m1|4

————————=1

m5|6*m1|4

小学数学第二教材6年级答案

—般说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理分析方法,一类是测试分析方法.机理分析是根据对现实对象特性的认识、分析其因果关系,找出反映内部机理的规律,建立的模型常有明确的物理或现实意义. 模型准备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搜集建模必需的各种信息如现象、数据等,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由此初步确定用哪一类模型,总之是做好建模的准备工作.情况明才能方法对,这一步一定不能忽视,碰到问题要虚心向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请教,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 模型假设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一般地说,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通常,作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作假设时既要运用与问题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问题的主次,果断地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尽量将问题线性化、均匀化.经验在这里也常起重要作用.写出假设时,语言要精确,就象做习题时写出已知条件那样. 模型构成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常量和变量)之间的等式(或不等式)关系或其他数学结构.这里除需要一些相关学科的专门知识外,还常常需要较广阔的应用数学方面的知识,以开拓思路.当然不能要求对数学学科门门精通,而是要知道这些学科能解决哪一类问题以及大体上怎样解决.相似类比法,即根据不同对象的某些相似性,借用已知领域的数学模型,也是构造模型的一种方法.建模时还应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尽量采用简单的数学工具,因为你建立的模型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而不是只供少数专家欣赏. 模型求解可以采用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数值计算等各种传统的和近代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 模型分析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有时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分析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或稳定状况,有时是根据所得结果给出数学上的预报,有时则可能要给出数学上的最优决策或控制,不论哪种情况还常常需要进行误差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或灵敏性分析等. 模型检验把数学上分析的结果翻译回到实际问题,并用实际的现象、数据与之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这一步对于建模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当然,有些模型如核战争模型就不可能要求接受实际的检验了.模型检验的结果如果不符合或者部分不符合实际,问题通常出在模型假设上,应该修改、补充假设,重新建模.有些模型要经过几次反复,不断完善,直到检验结果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满意. 模型应用应用的方式自然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这方面的内容不是本书讨论的范围。

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数学书上的课后题答案在哪

初一上册人教版数学课后题答案:wenku.baidu./link?url=f3zI3UBY6WCZNRIY0cxb6agmoQT0qUq80MbwXmAIeu1pDnngHzUUotDYbMDqxMihobsik0txPIp0VdzANG7XX2J5f98bIdPdgJFZf6y6-kG

人教版数学A必修三课本课后习题答案(B5纸排版)

:wenku.baidu./link?url=-Yun4MVmNmK1_j7Q-5Gil_xl7OjrGfBypn2atCxgwh_4JNvsw-IRRaPmVqoCIxTM40r3mfWwfrIcl8VWOXLBcmHK4aoODlI75u4cW8xfz0W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人教版

:docin./p-594467907.,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撷取自教师用书)

:wenku.baidu./link?url=eA8ZA-31jG5QYu34AFNwwIuMFjjz0SUwiKSnw-xzBCKk0rtBRMH3JNURNCweRJ7Oaat3OMQtTB6o5ojUtbMqv73jxRbYpOFomWp3XeT0pOO

人教版八下数学书上的复习题18全部答案

题目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书上的答案 p108 3到9题

3.解:设衣服值银币x个

(分析:可以知道,每月的工资应该是相等的,所以列式:)

(x+10)÷12=(x+2)÷7

解得x=9.2

根据实际,约值银币9个。

以上就是数学2-1课后答案的全部内容,[答案]C [解析]∵=∴MN∥BD 又MN⊄面BDC∴MN∥面BDC.4.给出下列结论 (1)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3)a、。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