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全国卷一?15.【答案】 (1)①即使普。 2. 求全国卷一语文高考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行伍(háng) 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 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 不啻(chì)补苴罅漏(xia) 荆钗布裙(chāi)C。那么,2019年语文全国卷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高考全国卷1语文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秣(mò)、B倾轧(yà)、D解剖(pōu) 【考点】语音 2.【答案】B 【解析】A、始作俑者:贬义词。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使用对象错误。D、附庸风雅:贬义词。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 *** 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D 3.【答案】B 【解析】A 句式杂糅 C “基地”与“机构”搭配不当 D 成分残缺,“采取”缺少宾语。
《绝知此事要躬行》
山东一考生 56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复兴中学三年二班的×××,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绝知此事要躬行》。
劳动有多重要呢?高尔基曾言: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们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劳动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古有“精耕细作,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有“外卖小哥,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日夜奔波”;古有“万里长城寄,无贻汉过的优”、“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今有高速铁路,三峡大坝,载人航天,5G网络。劳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劳动无处不在,劳动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国家富强都离不开劳动。
我们需不需要劳动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在这个“丰衣足食”的时代,劳动似乎与我们疏远了。我们欣然接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化简为易。但你可曾想到,唯一不能被劳动代替的
高考满分作文来就是考生朋友参考写作的重要范文,每一年各地的高考满分作文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 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仅供参考借鉴!
2019年全国卷1高考满分作文:一碗一筷诠中华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竞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豪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语文作文平均分为45.33分,文数平均分为62.79分,理数平均分为74.21分。
今年26个省份共同使用全国三套卷,全国一卷和二卷难度基本持平,预估难度系数基本维持在0.60,全国三卷难度较前两套试卷更低一些,难度系数大致为0.63左右,平均分为90分。(数值越高,题目越简单)。
高考语文150分,其中作文占到60分,现代文、文言文、古诗文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共占90分,自2013年全国卷命题风格成熟以来,作文平均分基本维持在42到48分之间,难度系数浮动在0.7~0.8之间,其他试题平均分保持在45分左右,难度系数为0.5。
2019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提纲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 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2019全国一卷语文作文为例
一、审题
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针对全国一卷而言,这道材料作文题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们应该提取材料中的核心,那就是“劳动”,此题的针对性也很强,那就是我们要树立劳动的观点,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让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劳”这个字眼很少提及,特别是体力劳动。马克思指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十八大后的中国也在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的主流价值观,应该说,全国一卷的这道作文题目还是紧扣了社会热点的。经过审题我们不难发现,题目明确要求写作体裁是“演讲稿”,这就要求我们的写作必须要符合演讲稿的基本格式要求,在这一点上失分是最不应该的了。
二、确定中心
演讲是要有对象的,题目要求得很明确,是面向“复兴中学的同学”,重点是谈“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以上就是2019年语文全国卷一的全部内容,一、审题 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针对全国一卷而言,这道材料作文题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们应该提取材料中的核心,那就是“劳动”,此题的针对性也很强,那就是我们要树立劳动的观点,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让人遗憾的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