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数学12个基本运算法则

  • 数学
  • 2024-11-28

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小学四则运算定律如下:1、加法交换律:a加b等于b加a;2、加法结合律:a加b之和再加c等于a加b加c之和;3、乘法交换律:a乘于b等于b乘于a;4、乘法结合律:a和b的积乘于c等于a乘b和c之积;5、乘法分配律:a加b的和乘于c等于a乘于c加b乘于c。减法为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运算律四年级计算题

小学数学中有七个基本运算定律,分别包含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以及除法运算性质。

加法交换律表明,加法运算中的两个数可以交换位置,加法结果保持不变。如:a+b=b+a。

加法结合律则是指在进行三个数相加时,无论先将哪两个数相加,最终的和不变。例如,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始终不变。

减法性质说明,当在减法中,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时,差值保持不变。在减法操作中,被减数的调整与减数的调整互为增减,差值的变化与减数的调整保持一致。同时,被减数减去多个减数时,可以先将这些减数相加,结果不变。

乘法交换律强调,数相乘时,两个乘数的位置可以互换,乘积不会受到影响。例如,a*b=b*a。

乘法结合律则说明,三个数相乘时,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终结果保持不变。

乘法分配律指出,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分别将这两个数与该数相乘,再将两个乘积相加(或相减)。这体现了乘法与加法(或减法)之间的分配关系。

除法运算性质包括商不变性质和连续除法性质。

小学数学公式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 a.加法结合律:abc=(b c).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 c)=axbaxc.减法的性质:a-b-c=a-(b c).除法的性质:a除以b除以c=a除以

小学混合运算

小学四则运算定律如下:

1、加法交换律:a加b等于b加a;

2、加法结合律:a加b之和再加c等于a加b加c之和;

3、乘法交换律:a乘于b等于b乘于a;

4、乘法结合律:a和b的积乘于c等于a乘b和c之积;

5、乘法分配律:a加b的和乘于c等于a乘于c加b乘于c。

减法为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四则运算:是数学较基本的算术运算。四则运算的起源很早,几乎在数学产生时就有。当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同时出现在一个式

数学七大运算律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在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中,可以交换减数、加数的位置。但必须在交换位置时,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搬家”,运算的结果不会改变。

即:a-(b-c)=a-b+c;a-(b+c)=a-b-c

7.在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中,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的次序可以交换,运算的结果不会改变。但必须在交换位置时,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搬家”。

即:a÷b÷c=a÷(b×c)=a÷c÷b;a÷b×c=a÷(b÷c)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_^

数学12个基本运算法则

周长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 πdC=2πr

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直径 C=πr+d

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h=s2÷a

三角形底=面积×2÷高 b=s2÷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h=s×2÷(+b)

梯形的(上底+下底)=面积×2÷高 (a+b)=s×2÷h

梯形的(上底+下底)=面积×2÷高-下底a=s×2÷h-b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S=πr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表面积公式:

长方形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

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S=6a2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S=s侧+2s底

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V=sh

(将近似长方体平方得到:

圆柱体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半径V=ch÷2×r=2πr÷2×r

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3 V=sh÷3或1/3

关系式:

分数应用题:

单住“1”的量×分率(百分率)=对应量

已知量÷对应分率(百分率)=单位“1”的量

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百分率)

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相遇问题: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归一问题:

单一量×数量=总量

总量÷单一量=数量

总量÷数量=单一量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平均数: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正比例关系:

y=k(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一般运算规则:

(1)加数+加数=和

(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3)被减数-减数=差

(4)减数=被减数-差

(5)被减数=减数+差

(6)因数×因数=积

(7)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

(9)除数=被除数÷商

(10)被除数=商×除数

(11)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2)每份数×份数=总数

(13)总数÷每份数=份数

(14)总数÷份数=每份数

(15)1倍数×倍数=几倍数

(16)几倍数÷1倍数=倍数

(17)几倍数÷倍数=1倍数

(18)速度×时间=路程

(19)路程÷时间=速度

(20)路程÷速度=时间

(21)单价×数量=总量

(22)总价÷单价=数量

(23)总价÷数量=单价

单 位 换 算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溶)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市斤

1斤=500克

人民币换直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润年2月29天

平均全年365天,润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数学 定 义 、定 理

1、加法交换律: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

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处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

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

含的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线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的全部内容,数学的运算定律公式是如下:1、加法交换律:一个加法算式中,两个和交换位置再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2、加法结合律:一个加法算式中,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是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3、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