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浙江2017语文作文,200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 语文
  • 2023-05-07
目录
  • 2017年全国卷二语文作文
  • 200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 2019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
  • 2019年浙江语文作文
  • 2017全国卷三语文作文

  • 2017年全国卷二语文作文

    2017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我在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2017浙江高考作文满分作文:人要读三本大书。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人要读三本大书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017浙江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人要读三本大书

    像小鸟飞过森林,像河水流进大海,我做碧每回忆起我的读书生活,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看书,可我不爱划出书中的好词好句。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我看书的坏毛病,那天我在中午时才发现的——别人做完中午作业都拿出书和笔把扮胡启好词好句抄下来,划下来,于是我也拿出自己所带的一本书像他们那样一边划,一边摘录。

    它却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天,我看到它,便好像看到了朋友一样,它会像挚友一样,与我“谈心”和“交流”;虽然每本书表面看上去都那么无味,其实,当我随意翻开它时,它总是那么吸引我。有厅如时,爸爸扯大嗓子喊我吃饭,但我还在“仙境”中遨游呢!你瞧!书,它是我最知心的朋友。我每次读完书后总会发现它的那么多好处。

    读书能够使我们增长知识,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加充实。那些作文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科学书,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高尔基的“童年”这类文学名著,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书,使我们增长知识,哪怕是一点点的收获!当我对“书”有了兴趣,我便什么时候都带上那“无味”的书啦!书,让我们练习朗诵,平时,每当我看过好文章,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放声朗读起来,使自己能从语言中领悟文章的美。

    现在,我自己也有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第一、多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名言警句;第二、多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格式、内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第三、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梗概。用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另有一番乐趣。

    书籍,是我们的好朋友;书籍,也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一生,永远离不开它,也舍不得这个知心的好朋友,这个称职的好老师!

    200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第一篇:心有三书,不忘初衷】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满分作文

    心有三书,不忘初衷

    王阳明在临终前说过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辨明善恶是格物,为善去恶致良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致良知”。

    人生来于世,未曾携带任何东西。因此,学习,在这个世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读书,便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首先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读“有字之书”,张载有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往圣的绝学继承下来,理解并吸收他们的精髓,这才使原本的“童子之身”逐渐成长,使心智趋向成熟。金庸在大学期间几乎将整个图书馆的史地著作读完,这便为他接下来写武侠奠定了一个较深的文学功底。可以说,这是读“有字之书”的功劳。

    但是,读“有字之书”,也会日渐分化出两类人,一类人成天咬文嚼字,抱着基本经书不放。出口则“子曰子曰”,却似和尚念经,不懂其中精明奥义。一类人则将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吸收,逐渐转化成他们自己的思想,从而应用于自己的生活领域,逐渐通往自己所向往的成功之路。可以说,后一类人已从读“有字之书”转变到了读“无字之书”的境界。诚然,“有字之书”给予了我们许多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但是我们所经历的,又岂能与书上的完全相吻合?当我们的心智渐趋成熟,我们应从“有善有恶”的境界到“辨明善恶”的逗搭境界,我们学习书上的内容,并非让我们纯粹地记忆知识,而是让我们将其运用、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即在心中形成一本“无字之书”,让它来指导码返我们的人生道路,这时,原本书上的白纸黑字的内容,才是真正的物尽其用。正如《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让他学会招式,再将其忘记。其事虽是虚构,但其思想精华,当与此一致。

    当我们的心中形成一本“无字之书”时,学习之路仍未到尽头。最后一本“心灵之书”,也是从“辨明善恶”到“为善去恶”的境界,也就是从“格物”而“致知”,如果人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自身的生活领域,但也是“随波逐流”,仅在社会上“求存”,那么他终究也只是生活的牺牲品。当我们拥有知识,很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将我们的知识与经验传承。而这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品德与素养,使我们的思想与素养相匹配,这样子,我们才真正读到了“心灵之书”。又回到那句话,“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继承了绝学,当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孔子的一生,从小时候的饱读诗经,到后来的游学劝说,再到后来的整理书籍,即是他读人生三本大书的写照。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他如何与帝王争辩,早已忘了他从政时的光芒万丈,我们仅记得了他整理下来的《六经》,记得了论语里面一句句“子曰”,这才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真正的精神财富。

    总之,我认为人生读三本大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初心所在,然后将心中美好的想法,传诸于世。愿人人都能读好着三本书,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篇:人生如书】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满分作文

    人生如书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我认为这三者间是存在渐进关系的,好比一个人,由浅入深,是个不断上升,臻于完善的过程。

    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有字之书是我们的启蒙书。从教科书到教师推荐读物,我们广泛地涉猎,饥渴地汲取。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由一个小屋子扩展到山河大地,三观不断被塑造与巩固,坚固到支撑起了无数独特山模拿的思维与个体,由此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跨越,方称作独立的人。

    唯有有字之书的累积铺垫,人才能读懂无字之书的深义。从有到无,是一种心智的升华。亚里士多德将阅读称为一种提前的情感操练,它让人在面对未知的世界时不那么惊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储备了大量的见闻与学识后,人方能顺利地进入社会,将停留在书本与经验的追击曝光在实践与现实的省察下,等待再一次跨越与蜕变。

    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与有字之书难免存在相悖的地方,读懂无字之书,立身于无字之境,需要经历幻灭的痛苦与现实的锤打。《乌托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虚幻的社会,从书中走入现实世界中,这里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有的人跌落粉身碎骨,而有的人能把握平衡沉稳地着地。书籍总在教育我们要追求平等与自由,而日本早稻田学校却将这些“幻灭给人看”。这所大学每年都会举行一场运动会,比赛上无分男女,无分年龄,无分健全与否,只要愿意都可参赛。松岛先生说:“我们想让学生知道,真实的社会就是不公平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这是经验与现实的撕裂,从有字之书进入无字之书必须承受的痛苦。

    一个人能够读懂无字之书,尚且只能称他为实用型人才,他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又有面对社会的理性与思考,但他还缺乏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只有心灵之书才能赋予他的。罗曼·罗兰曾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能够读懂心灵之书的人必然是个具有普世情怀,具有心灵的流动性与敞开性的人。像王小波游走于自我与世界之间,用谐趣的话语点醒世人的麻木,这难道不是一种普世的情怀吗?余秋雨在山川间游吟却始终紧贴大地和人群,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世人的大爱吗?“激情”一词在古希腊中解释为“由自我延伸出来的对他人的爱”,这种爱与激情能够充盈无字之书,让人的心灵丰富且美丽。

    一个热由接受教育到步入社会再到贡献社会,由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再到心灵之书,由浅入深,由自我到他人,便构成了完满的人生。而人生如书,不应跳读,不应倒读,页页品味,细细翻看,人生的真谛正在这一过程之中。

    【第三篇:人生之书】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满分作文

    人生之书

    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人生的目的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在于越来越接近完善。”在卷帙浩繁的人生之书里,人有了力量,也更接近着生命的完善。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之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此言得之,人虽是独立的个体,但却不孤立。人要从外在的世界中获得生命的体验而充盈自己的人生。依我之见,生命当有向外观察学习和向内的自省,并从中汲取力量,读人生之书,完善自我的生命。

    三本大书或许正代表着知识、阅历和内心,这道出了精神世界在生命构建中的重要性。诚如博尔赫斯所言:“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一本本书籍是精神世界的一砖一瓦,它构成了坚固的外墙。而阅历是个体从社会、自然乃至整个世界中获得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它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也是精神世界外墙里的基础设施。“心灵之书”则告诫人们对自己心灵的自省,正如林清玄所提出的“观照自我”的禅语,人只有学会和自己对话,精神世界才有精致的装饰。

    而反观当下,人们汲汲于物质世界的财富、功名而忙得焦头烂额,又怎能沉下心来阅读品味人生之书呢?以简单的地铁现象为例,当欧美国家的人都会自觉在地铁阅读书籍时,中国地铁上的青少年却利用着宝贵的碎片时间转发段子、浏览明星八卦。吵闹喧哗的不只是狭窄的车厢,更是人的精神世界。试问,当一个人连最简单的“有字之书”都不愿静下来品读,遑论“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呢?

    爱默生曾说: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应当问他读的是什么书。”当扩展到人生的大范围,看人应当看他所展露的人生之书。如蒋勋那般推崇“出走的文化”,追求人生向外观察和向内自省而不断寻求和自我对话的人,他的生命正像他所歆羡的“一朵花的美丽”那样绽放着。

    读人生的三本大书,不是完全抛却外在物质世界追求而醉心于精神世界的构建。诚如哲人所言:“精神世界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地基上。”读人生的三本大书,是要人能够有精神的“舒适区”,这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体悟和记忆。

    人的生命在人生之书的翻阅和充盈中得到了全新的演绎。那么,何不沉潜下来,于夜阑人静之时品读“有字之书”,思考“无字之书”,观照“心灵之书”?

    读人生之书,行生命之路,寻完善之境。

    2019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

    李贽曾说:人人皆可以为圣。而彼特拉克则说: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树我就够了。

    成圣,成人,都可选择。在笔者看来,首先要成“人”。

    何以成“人”?还是作家说得好,读好三本大书,一是“有字之书”,二是“无字之书”,三是“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指万卷文化之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留下的灿烂的文明成果,它让人明智、聪慧、深刻、庄重,自然要读。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仅可能地多读,选那些经典的有益地来读,以壮大我们的书本知识。

    但只满足于“有字之书”,无疑是愚蠢的,正如唐僧师徒,竟认为迦叶、阿难给“无字之经”是戏弄他们,却不知“无字之经”是禅宗的精髓所在,比“有字之经”高级。

    读“有字之书”固然重要,然而读“无字之书”更是中伏弊非同小可。“无字之书”指自然之书、社会之书,人生之书、生活之书,它使人宽容、警醒、执着、友善。“无字之书”要求我们不仅要“眼观”,更要“脚行”。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在行万里路中,深思细悟,才能积攒人生的经验、灵感、勇气与力量。

    读“有字之书”主要是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与修养,读“无字”之书,则是让我们读懂自然与社会,读懂生活与人生。

    我们不仅要“为学日益”,而且还要“为道日损”,从而达到自然而然的“无为”至境。

    无论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灵之书”更丰富、更深邃,更具有人性的温度和真理的光亮。

    我们要成为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大写的“人”,一定要读好“心灵之书”。“心灵之书”要求我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提高自己,关注内心世界,注重精神成长,养成良好的情感、思想、精神和人格。

    处于功利世间,我们难免会染上尘埃,我们将面对各种诱惑,千万不能步祁同伟的后尘。

    如何读好“心灵之书”?一要自知,也就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卖族努力地发现自己,因为“自知者明”;二是反省厅消,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三要深刻解剖自己,向鲁迅学习。他曾说“我时常解剖别人,但更多的是更严厉地解剖我自己。”

    这样做,就是阅读“心灵之书”。

    人要成“人”是一段很长的过程,我们要像释迦牟尼那样读经、苦行、托钵、化缘,最终,在菩提树下仔细阅读“心灵般若”,这样才能成为觉悟之人,成为真正的人,既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和深刻的思想,又拥有行走自然、社会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还拥有美好的人性与崇高的品格,这样就可成为拥有无比的尊严和具有强大的内在力量的真正的完美的“人”。

    2019年浙江语文作文

    转眼间,阔别高考考场已4年,无意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心血来潮,啰嗦几句。

    一、 “三本大书”究竟是什么?

    显然,这三本书不是传统意义的书籍,而是具有深刻内涵的“人生大书”。有字之书,指的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书本知识,所谓“读万卷书”;无字之书,指的是我们在书本之外可以获得的社会经验和自然经历,正是“行万里路”;而心灵之书,则是我们内心的品格成长和道德教养,即“自我的心灵”。人生漫漫,我们只有读好这三本书,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二、 “三本大书”应该怎么读?

    其实,正如这三本大书所蕴含的不同意义,我们“读”好这三本大书也有不同的方式。有字之书,可以“阅”;无字之书,可以“历”;而心灵之书,则需要“悟”。

    关于有字之书的阅读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的普遍共识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社会上兴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阅读风潮。人们空前高涨的阅读热情,让濒临死亡的实体书店获得新生。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高中语文教材里就有一篇赫尔曼﹒黑塞推崇阅读经典的《获得教养的途径》。然而阅读一事,不仅是我们获得教养的途径,更是我们对话巨人思想、了解历史变革、感悟自然社会的途径。

    当下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无论哪个方面都在讲究“快”,就连阅读也成了“浅尝辄止”的碎片化阅读。作家王蒙认为,“浏览不等于阅读,更不等于苦读、攻读、精读;信息不等于学问,更不等于见识、智慧与品质;被传播不等于真正接受与收获。”相比碎片化阅读而言,性阅读在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本领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不仅要阅读,更要精读。褪去浮华,戒掉浮躁,静静地读一本书,何尝不是人生之乐事呢?

    关于无字之书的阅读

    随着我们阅读的深入,渐渐地也体会到,“行万里路”其实也是读书的一种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世界那么大总要去看看。当我们用眼睛去看,用双脚去丈量,用心灵去验证,不禁发现这本无字之书,其实也是一本“实相之书”。

    某种意义上,比较起有字之书,它对我们的生命之旅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诚然,时代变幻,科技进步,人类的思考随之不断深刻。我们开始思考宇宙的存在与意义,开始回顾历史的进程和演变,辩猜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字之书浩如烟海,无数先辈将毕生的见闻与思考,汇成书本,代代相传。但如果没有了“自然和社会”作为人类思考的对象,这所有的一切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细细思量,这本无字之书反倒成了所有书籍的源头,一切“书本知识”只不过是它的摹本或拷贝。所以在行路的过程中,我们切记做那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必须要进生活中去“酸甜苦辣”,到社会中去“摸爬滚打”,到自然界中去四方游历。终此一生,遇千万人,登十万山,追百个梦,爱一个ta。

    关于心灵之书的阅读

    阅读“自我的心灵”这本书之前,就要有忏悔意识和敬畏之心郑尘。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反求诸已”;用曾子的话说,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必须养成自省的习惯,并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每个人只有读懂自己,读好自己,才能让人生更加从容淡定,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下,信仰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让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譬如近日武汉某大学女博士因晚到误机,竟撒泼掌掴机场工作人员,最终受到拘留10日以及被列入法航全球黑名单的处罚。我相信,这位女士既然身为女博士,那“书本知识”和“自然社会”这两本书一定读的特别好,可最重要的“自我的心灵”这本心灵之书,她不仅没有读好,更是将之弃如敝履。

    “三本大书”实际上体现了一种递进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有字之书读厚了,才有助于无字之书的丰满;而“有字无字书”正是心灵之书的基础。如果说“有字之书”“无字之书”是一个人的厚度,那么“心灵之书”便是人的高度。当我们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心灵的纯真无华,会让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我震撼于人类群星璀璨的时刻,也欣喜于每一天你的小小改变和进步。

    三、 浅谈“三本大书”读后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正如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听雨的心境都不同,人在不同阶段也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

    青少年时,一切从新,对世界的认识还一片空白。正因如携丛型此,我们要读好“书本知识”这本有字之书。不仅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是武装自己的头脑。我们会从书中学到处世的基本方法,世界的运行秩序,宇宙的不变真理。人类群星的每一次璀璨,都会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如何挖掘这份遗产,铁铲就在我们自己手里。而此时此刻,行万里路倒是不急。

    一直到了壮年,则需要我们突破现实的桎梏与羁绊,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未知的领域走走看看,这是一份豁达与洒脱。积累了半生学识,确实到了躬身验证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听,一直在说,却没有真正放下姿态去做。对于很多事情,开始有了疑虑,低头赶路的脚步也随之缓了下来。别急,抬起头走出去,行万里而不惑,走半生则知天命。

    步入老年,用一生的颠沛流离,懂得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道理。人生至此,也该对自己有个总结了。学识与经历自不用说,真正重要的,是获得了真正看懂自己内心的机会。回顾这一生,做了哪些正事,走了哪些弯路,是否有愧于人,是否施惠于人,一切都有了了然的答案。在反复地、不间断地阅读“自己的心灵”之后,无需后人盖棺定论,你自有一份从容和淡然。若能读懂自己的内心,下雨到天亮有什么关系,此生无憾。

    读书,走路,做人,最重要的在于一个“正”字。愿你我,终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个圆滑当道的时代,哪怕生如微尘,我们也棱角分明。

    2017全国卷三语文作文

    【 #高考#导语】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怎么样能写出好的作文,特别是满分作文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书生销神清》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启发和帮助。

    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此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

    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录。往圣先贤著经典,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有字之书,乃作文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杜子美亏前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

    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以一字概之,是为行。劳心柴米油盐,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无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陆九渊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瞎仿此三书连环相扣,缺一不可。书生在世,读尽经典,而读此三书断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辅相成。

    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此三书于人间。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故世人皆能成书生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