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南通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城市

  • 历史
  • 2024-12-18

南通历史文化?南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古文化遗址考证,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那么,南通历史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汕头历史故事简介

南通,自古以来被誉为崇川福地,现代则以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著称。这块古老而鲜活的土地,自新石器时期开始,就有原始氏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历史上,这里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名流都留下了传世之作和逸闻趣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明末清初复社四大才子之一的冒必疆、清代扬州八怪之租尺一的李方膺、清末状渗察元张謇、韩国李朝诗人金沧江、辛亥革命先烈白雅雨等文化名人,为南通历史文化增添了光彩。进入新世纪,南通文化赋予了现代化的城市以蓬勃的朝气。

《南通文化选讲》是一本为了解南通文化而编写的教材。它不仅可以作为南通大中院校选修课程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导游培训的辅助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当丛型茄地的文化资源。特别梳理了一些以往人们没有或很少提及的内容,同时参考和吸收了相关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旨在介绍南通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中那些特别富有地域特征的内容,而不求全,即不求全方位概括和展示南通文化,而是专注于南通独特文化元素的介绍。

南通的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无数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印记,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进入现代化时代,南通文化更是与时俱进,赋予了城市新的活力。

南通的传统文化

南通狼山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名山。狼山得名于外形类似狼的形象,又称“白狼山”,在地方文献中多有记载。它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旖旎的地方,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象征。

一、历史沿革

古代:据传,唐代初年,四处漂泊的著名僧人僧伽来到狼山,在此创立了广教寺,开始了该山佛教文化的传承。经过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不断扩建与修缮,广教寺逐渐成为江南一带重要的佛教圣地。

近现代:到了近代,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狼山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重要舞台之一。张謇,这位南通的先贤,以狼山为背景,开展了一系列的实业救国和社会改革活动,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文化内涵

佛教文化:狼山之巅的广教寺是其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寺内供奉着被尊称为“大势至菩萨”的僧伽大师像,成为信众朝圣的目的地。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这里还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和拿答拿信徒参与。

民间信仰:除了佛教文化外,狼山还是民间信仰的汇聚地。北麓的奉祀江海神祠,是对当地消搭渔民及水上人家守护神的崇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观念。

文学艺术:狼山以其秀美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诗篇和画作。

南通的文化底蕴

南通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古文化遗址考证,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拦首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春滚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江海大地还孕育了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著名数学家杨乐及20多位中简森数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江风海韵,风光绮丽。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

南通简介概况导游词

南通,这座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坐落在中国大陆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以其丰富的海岸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长江赋予了南通226公里的岸线和210公里的黄海岸线,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周边海域广阔,人口总数达到728.28万。市区面积169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适中,被评为“花园城市”,以濠河和狼山两个国家级风燃肆景区而备受瞩目,荣获了“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众多殊荣。

南通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是教育、文博、体育、长寿和平安的典范,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居民的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在江苏省最高。南通的远古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东夷部落的迁移在这里留下了深远影响,古青墩人作为最早的移民,带来了北方文化的印记。随着历史的演变,吴王夫差、越王的移民活动,以及多次南北方人口的交融,使得南通成为了南北方文化交融的过渡地带,既保留了南方的吴越文化,又带有北方的印记。

南通地方文化丰富多彩,通剧是其独特的戏曲形式,源自于民间的僮子戏,融入了楚越文化的元素。早期的僮子戏以说唱形式,通过锣鼓伴奏和通俗易懂的唱词,深受农民喜爱。建国后,通剧得以改造和发展,成为融合现代剧目的艺术形式。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城市

南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古文化遗址考证,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

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旦饥行市管县体制。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凯中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

扩展资料:

南通位于江海交汇处,全境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相海相沉积平原。可分为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低洼湖沉积平原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海河沉积平原区、南通古河汊水网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

南通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靠陆,呈不规则菱形。地势低平,地表起伏较微,高程一般在2~6.5米,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

以上就是南通历史文化的全部内容,如皋古城:如皋古城是南通市的历史文化名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古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明代的如皋城墙、清代的文庙等,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海安博物馆:海安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览、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陶瓷、书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