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新高考必修二语文电子书

  • 语文
  • 2023-04-22
目录
  • 高一必修二语文教科书
  •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电子版
  • 新版高一语文必修2目录
  • 新高考必修二语文电子书
  • 2022新高一教材电子版语文必修二

  • 高一必修二语文教科书

    1.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整理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泛水(fàn) 栖息(qī) 游说(shuǒ) 跌宕多姿(dàng)B.会稽(jǐ) 官宦(huàn) 更改(gèng) 摇曳生姿(yè)C.昳丽(yì) 窥视(kuǐ) 讽谏(jiàn) 寝食不安(qǐn)D.唾弃(tuò) 翁媪(ǎo) 沟壑(huò) 恃才傲物(shì)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扎)B.公从之,辞曰 (辞,推辞)C.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戍,防守、守卫)3.和例句中“夫”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夫晋,何厌之有③夫战,勇气也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A、①⑥ B.②③ C.④⑤ D、③④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5.对下面“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何厌之有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④辍耕之垄上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晋军函陵 ②若不阙秦 ③闻寡人之耳者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⑤私我也 ⑥吾妻之美我者 ⑦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⑧赵王之子孙侯者 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⑩今媪尊长安君之位A.①⑧/②③⑨⑩/④⑤/⑥⑦ B.①⑧/②③④⑤⑨⑩/⑥/⑦C.①⑧/②③⑨⑩/⑥/④⑤/⑦ D.①⑦/②③⑨⑩/⑥/④⑤/⑧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谦称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贱息舒淇,最少C.寡人闻古之贤君 D.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8.下列加点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B.请勾践女于王。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D.君将哀而生之乎。

    9.从句式特点看,找出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项 ( )A.夫晋,何厌之有 B.忌不自信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诸侯有在者乎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二、(略9分,每小题3分)三、(21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饮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必问其名。

    非知渣做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4.列两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③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④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搭衡“之”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也不同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进不用命,退则 *** B.吊有忧,贺有喜C.洁其居,美。

    2.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的必备文言文和古诗,只写题目梁银就可以了,谢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册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练习(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2)(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榆柳( )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 )里烟。

    久在( )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3)( ),人生几何!( ), 悠悠我心。 月明星稀, ( )。

    (4)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 ), ( )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5)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7)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_______,_____________。(8)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_________,_________。(9)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______,_____。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________,________。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________。(1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________。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______。(1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3)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_________________。

    (1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 三部分,用 等表现手法。

    《诗经》里的诗多为 言诗。(《蒹葭》、《采薇》) (19)《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屈原等人的诗歌作品。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 诗人。《 》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诗。

    (20)“乐府”,原指古代封建王朝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制定乐谱,培训乐工,搜集歌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选自《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诗,与北朝民歌《 》并称“乐府双璧”。

    (21)曹操,字孟德, 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代表作有《曹操集》。曹操与他的儿子曹植、并称“三曹”;后人称以“三曹”为核心的文坛所体现的文风为“ 风骨”。

    (22)陶渊明,字元亮,一名 ,字渊明,世称 先生,东晋时期 诗派的开创者。(《桃花源记》、《饮酒》、《归去来兮辞》) (23)苏轼,字子瞻,号 居士。

    词,开创 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与 (父,字明允,号老泉)、苏辙(弟) 并称“三苏”。(《赤壁赋》、《石钟山记》、《水调歌头》) (24)王安石,字介甫,号 ,世称王荆公,又称王文公。

    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5)六艺:2.四书五经: 合称“四书”。

    合称“五经”。《氓》《离骚》《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兰亭集序》全篇《赤壁赋》全篇《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作者:zouyiaiyiyi) 非常抱歉我不是高一的,但是我找了一些题目给你,也许你可以上网搜一下,然后把整个都填出来就可以了。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

    1、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2、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电子版

    1. 高一语文必修二需要背诵的文言文,还有名著复习,文言文不要一整

    人教版必修二名句默写 班级: 姓名: 学号:

    1、,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 既见复关, 。

    2、三岁为妇, 。 ,靡有朝矣。

    3、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

    5、默写《涉江采芙蓉》: , 。 ?

    , 。 , 。

    6、,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7、,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8、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 ,海不厌深。 , 。

    9、默写《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景象的诗句。

    方宅十余亩, 。 , 。暧暧远人村, 。 , 。 ,虚室有余闲。

    10、《兰亭集序》中描写兰亭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 。

    作者由自然景观引发的主观感受的句子是:是日也, , 。

    , , , 。 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取诸怀抱, ;

    。 作者要强调的是那种心境相同的:虽趣舍万殊, , , , , ; ,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 , 。

    1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

    12、少焉,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14、歌曰:“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

    15、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6、况吾与子 ,隐粗 。驾一叶之扁舟,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

    17、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18、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1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而世灶颤镇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20、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2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22、长太息以掩涕兮,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

    既替余以蕙纕兮, ; 亦余心之所善兮, ; ,余不忍为此态; ,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乐兮, ;

    2.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的必备文言文和古诗,只写题目就可以了,谢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册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练习(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2)(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榆柳( )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 )里烟。

    久在( )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3)( ),人生几何!( ), 悠悠我心。 月明星稀, ( )。

    (4)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 ), ( )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5)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7)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_______,_____________。(8)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_________,_________。(9)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盘石方且厚,可洞颤以卒千年;______,_____。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________,________。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________。(1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________。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______。(1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3)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_________________。

    (1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 三部分,用 等表现手法。

    《诗经》里的诗多为 言诗。(《蒹葭》、《采薇》) (19)《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屈原等人的诗歌作品。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 诗人。《 》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诗。

    (20)“乐府”,原指古代封建王朝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制定乐谱,培训乐工,搜集歌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选自《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诗,与北朝民歌《 》并称“乐府双璧”。

    (21)曹操,字孟德, 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代表作有《曹操集》。曹操与他的儿子曹植、并称“三曹”;后人称以“三曹”为核心的文坛所体现的文风为“ 风骨”。

    (22)陶渊明,字元亮,一名 ,字渊明,世称 先生,东晋时期 诗派的开创者。(《桃花源记》、《饮酒》、《归去来兮辞》) (23)苏轼,字子瞻,号 居士。

    词,开创 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与 (父,字明允,号老泉)、苏辙(弟) 并称“三苏”。(《赤壁赋》、《石钟山记》、《水调歌头》) (24)王安石,字介甫,号 ,世称王荆公,又称王文公。

    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5)六艺:2.四书五经: 合称“四书”。

    合称“五经”。《氓》《离骚》《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兰亭集序》全篇《赤壁赋》全篇《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作者:zouyiaiyiyi) 非常抱歉我不是高一的,但是我找了一些题目给你,也许你可以上网搜一下,然后把整个都填出来就可以了。

    3.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必背内容求原文

    《氓》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薇 采薇采蔽①, 该亦作止②。

    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③。 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④。

    不遑启居⑤,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蔽亦柔止(6)。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7)。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8)。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9)。 王事靡盬(10),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1), 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12),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13),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14)。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15)。 驾彼四牡, 四牡騤騤(16)。

    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17)。 四牡翼翼(18), 象弭鱼服(19)。

    岂不日戒, 玁狁孔棘(20)。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21).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22)。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衷。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6]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7]郁邑余挓[8]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孔雀东南飞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kōng hóu),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mǔ),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fù)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chóng)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pīng)萦(yíng)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wēi)蕤(ruí)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wèi)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niè)丝履,头上玳(dài)瑁(mào)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dāng)。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

    4.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背诗歌和文言】

    必修1:《沁园春 长沙》 ,《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还有后面陶渊明写的《咏荆轲》(我们老师要求背的)必修2:《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新版高一语文必修2目录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下面一起来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的相关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告册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课件,印发《游褒禅山记》课堂练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与课文,学生分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课文)

    学生读注释①,了岁州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

    三、整体感知:

    1.放,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提问:本文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点拨:①(1~2):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学生分小组合作,翻译各段,解决各段的文言字词句,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1.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袜雀宏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课文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3.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 / 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4.课文第四段重点掌握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2.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

    2.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诵读,诵读成咏方能加深理解内容现在按学习小组(四人)展开诵读,第一小组读完第一段,第二小组接着第二段,依次轮流下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二、集体朗诵全文,注意语感

    三、研习、讨论课文内容

    (一)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后,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画出空间方位图

    3.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4.为什么说“华( huá )山”是“音谬”?

    学生思考后回答

    点拨:1.名寺 洞 碑

    2.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二)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读

    2.学生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三)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1.提问: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点拨: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2.提问: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四)研习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学生找出文句后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

    6.三者关系:

    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

    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

    四、问题探究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学生阅读全文

    六、背诵第二段

    七、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三段,力争全文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辨析词类活用

    2.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三段

    二、集体朗诵课文

    三、发放课堂练习,学生完成

    四、“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7.其下平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五、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六、辨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ll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这是一个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险远”看做是后面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个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八、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多义词“道、名、然、其”四个词的义项。

    新高考必修二语文电子书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诗双璧。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团悄旅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kōng hóu),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mǔ),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fù)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chóng)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pīng)萦(yíng)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wēi)蕤(ruí)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wèi)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niè)丝履,头上玳(dài)瑁(mào)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dāng)。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pán)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运谨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pián)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塌凳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pǐ)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yāo),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fǎng],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zhí)躅(zhú)青骢(cōng)马,流苏金镂鞍。赍(jī)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xié)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yǎnyǎn)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zàng)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译文

    序说: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而死)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哀悼他们。写下这首诗记述这件事。

    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娟,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

    丑时(1时-3时)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仍然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您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少年夫妻)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我们)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招致母亲不满意呢?”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长相)可爱,姿态优雅。没有谁比得上,母亲替你去提亲。(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留(她)!”焦仲卿伸直腰跪着禀告:“孩儿恭敬发禀告母亲,现在假如休掉这个女子,我一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坐具大发脾气(骂道):“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及译文

    2022新高一教材电子版语文必修二

    高中语文是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要想学好语文就要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篇一

    1、字词

    符契修禊癸丑流觞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

    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文学常识:

    王羲之,东晋判蚂者书法家。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篇二掘薯

    一、词语

    混沌混水摸鱼潭柘寺皇城人海

    一椽驯鸽落蕊落寞啼唱嘶叫歧韵颓废散文钞

    廿四桥普陀山鲈鱼

    二、文学常识

    郁达夫:(1896-1945),1921年第一部集《沉沦》问世,1923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文学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囚绿记

    一、词语

    猗郁蕈菌葱茏婆娑淅沥瞥见移徙陆蠡

    二、成语

    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不暇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文学常识

    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囚绿记》、《海星》、《竹刀》,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诗经》两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篇三

    1、字词

    芙蓉慷慨青青子衿嘉宾阡陌

    羁鸟樊笼

    2、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物凯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秋风萧瑟,红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亦有“隐逸诗人”之称。

    看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的人还看:

    1.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必修二知识点

    2.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点

    3. 高一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4. 高一语文必修2知识点总结

    5. 高中语文必修2知识点总结

    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资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