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2017年青岛中考语文试题 2016青岛中考语文 2017青岛中考语文答案 2019青岛中考语文答案 2015青岛中考语文
【2017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 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 消受。而我们许多作家,制好一道 “菜”,就在顾客面前 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
A.琳琅满目 品尝 絮絮叨叨 B.五光十色 咀嚼 絮絮叨叨
C.五光十色 品尝 喋喋不休 D.琳琅满目 咀嚼 喋喋不休
2.依次在下面竖携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余森伏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
B.时穷节乃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
C.居高声自远 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
D.居高声自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
3.下列诗句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达。(4分)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他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泉为什么干了呢?我盖起一道堤坝把它拦起给我使用,因此泉干了。
4.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声响悦耳动听。请根据图示,在横线上补写琵琶声传入耳中的过程。要求运用比拟手法,不超过35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前年五月,大霖雨杀麦,河溢东畿浸下田。已而不雨,至于八月,菽粟死高田。三司有言:“前时溢博州,民冒河为言,得免租者盖万计。今岁秋当租,惧民幸水旱因缘得妄免,以亏兵食.慎敕有司谨之。”朝廷因举田令,约束州县吏。吏无远近,皆望风恶民言水旱,一以农田敕限.甚者笞而绝之。
畿之民诉其县,不听;则诉于开封,又不听;则相与聚立宣德门外,诉于宰相。于是遣吏四出视诸县。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最后视者还,言民实灾,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天子闻之恻然,尽蠲畿民之租。
春游余尝窃叹曰: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雨降于天,河溢于地,与赤日之出,是三者,物之易见也。
前二三岁,旱蝗相连,朝廷岁岁随其灾之厚薄,蠲其赋之多少,至兵食不足,则岁籴或入粟以爵而充之。是在上者之爱人,而仁人之心易恻也。以易知之近,言易见之事,告易恻之仁,然吏一壅之,几不得达。况四海之大,几万里而远,事之难知,不若霖潦赤日之易见者何数!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下有思告之苦不得通于上者,吏居其间而壅之尔,可胜叹哉!
扶风为县,限关之西,讵京师在千里外,民之不幸而事有隐微者何限,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而民之志得不壅而闻于州,州不壅而闻于上,县不壅而民志通者,令与主簿、尉达之而已。
王君圣纪主簿于其县。圣纪好学有文,佐是县也,始试其为政焉,故以夫素所叹者告之。景佑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修序。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亏兵食 亏:短少
B.皆望风恶民言水旱 恶:凶狠
C.告易恻之仁 恻:同情
D.然吏一壅之 雍:堵塞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以农田敕限 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
B. 甚者笞而绝之 而仁人之心易恻也
C.则诉于开封 则岁籴或入粟以爵而充之
D. 然吏一壅之 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4分)
【答案】视察的官员回来,有的说受了灾,有的说没有受灾,然而说没有受灾的占十之七八。
(关键点:4分。每句1分,语言通顺1分 )
⑵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3分)
【答案】这些百姓幸运地生(活)在京城附近,遇到急难,离朝廷近,容易被知晓。
(关键点:3 分。 “畿民”“缓急”“易知”各1分)
⑶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3分)
【答案】那些能决定百姓生死存亡、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人,就是县令、主簿以及县尉这三个。
8.作者“以夫素所叹着告之”的目的是什么?(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齐安早秋
赵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9.(1)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2分)
(2)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4分)
(3)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不息人之不己知。《论语学而》)
(2),天下归心。(曹操《蜀道行》)
(3)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
(4),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5)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6)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阳关月
杨之水
从敦煌城里坐了开往南潮的最后一班车,到阳关下车,已是薄暮时分,汽车在阳关并没有
站点,招呼了司机,才在这停了下来,看着汽车呼啸而去,消失在伸向天边的公路上,好像一
下于被孤零零抛在旷野中一一大漠黄昏,好有几分凄凉.
缘着沙滩,有路没路地往前走,滩上遍生着罗布麻和骆驼草.可爱的是一泓清水流泻其间.
四野无人,只觉得那斜斜的残阳,比我脚步更决,一点点向平之 急地退下去.
此处阳关故址是1974年才确定的,于是有了一块标明身份的碑,成为一个已无阳关的阳
关一一不过是墩墩山一个汉代的烽燧。在墩墩山周围绕行,烽燧下面的坡地,猛踏一脚下去,
空空有声,里面正不知埋藏了何等的秘密.山前的茫茫砂碛,被称作古董滩。据说阳关故址的
确定,便是依据滩上发现的大量历史遗物,如今这里仍有不少陶片之类的古物遗存
距这里95公里,是党水之源的雪山——阿尔金山。在阳关故址碑前极目四望,方圆百里旷无人迹,天地之间除了几只苍蝇嗡嗡飞着,再听不到别的声音。有一首无名氏的《瓜沙道中》诗:“阳关古道接大荒,官杨零落不成行。阴沉日色连云白,暗淡风沙人寒黄。鸿觅稻梁衔矢石,人拼骨肉战冰霜。唐蕃汉垒今何在,秦月依依照古疆。”回味诗句,立空旷中,仍能体味到那萧萧的悲凉。幕色四合,视野中只有墩墩山的烽燧兀立在高阜上,守候着一片静寂,天边
的最后一抹蜂紫,渐渐转作深蓝,一点一点地,黑定了.
想起一个红柳娃的故事:茫茫大漠的红柳树间,有一尺来高的小人叫红柳娃,捉到了,会哀哀叩头求告。放他走,则跑出一段路又折回身。仍是遥遥的叩首,屡奔屡止,直至追不及。这很像是幻觉。而人在极度寂寞中,是会产生这种幻觉的。
不过,上溯两千年,这里何尝寂寞呢。阳关以南是玉门,那时,车辚辚,马萧萧,使者,商人,冠盖相望,不绝于道。金戈铁马,汉军挥师西向,更是屡屡打破旷野的寂寞。那正是汉武帝的辉煌业绩之一。
在汉武帝当政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巩固了;朝纲制度摸式化了;儒术
正式纳入政治轨道了;疆城的开辟也达于空前,他雄才大略,号令天下,统帅一切,举全国之
力不容置疑地建立他所要的非常之功,但后世对汉武帝的评价并不一致。蓬莱银阙、露博金掌
的求仙生涯不必说,就是开西域击匈奴,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讥.只是,仍然要说他是
伟大的.不仅在于他有能力成就他的功业,也同样在于他有能力破坏自己的功业.因为他的伟
大永远与权力联系在一起,晚年他发布了“轮台罪己之诏”,纠正了方针大政上的失误,但连
这种自我批评,也只能用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伟人的时代,常常是伟人一个人的时代.
辉煌的、悲壮的、惨惨戚戚的历史,都融化在古董滩上,又被日精月华铸为荒寂的、苍凉的一片。这一片辽远的寂静,没有虫声鸟语,此刻连苍蝇的嗡嗡声也早消逝了“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令不知古,谓之盲 ”这月王充的求实精神。但所谓知今,也只能知一己目之所及的今;知古,也只能知一己目之所及的古一一这“所及”要受多少限制!
天黑很久,渐渐的,才有星星露出来,从坐着的方尚看去,北斗星的勺正对着墩墩山的烽燧。只是,怎么不见“秦奏月依依”呢?那独与大漠、云天相往来的冷寂的月!
“满天星的,没有月亮婆“守关的老吴说道.不觉憬然而悟.是不是满天星斗的夜空,
就一定见不到月亮?那么明月高悬的时候,还能见到星光灿烂吗?
夜宿小屋,从窗帘遮不到的地方,仍能见到一小片天,一小片缀满了星星的天.
阳关今夜,没有月.
(选自《现代散文名家名作选》,有删改)
11.文中今日阳关和古代阳关各有什么特点?采用古今对比的写法有何作用?(6分)
12.第四段文字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13.分析文中“伟人的时代,常常是伟人一个人的时代”这句话的含义?(4分)
14. 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以“阳关月”为题的意图。(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渐
丰子恺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渐”,造物主的手段 ,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而似乎觉得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了。假使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歌剧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 “渐”的助力。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子,在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原则,造物主的微妙工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物类的衰策荣生杀.
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荫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
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往年除夕,
我们曾在红烛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倘水仙花果真当面开放给我们看,便是大自然
的原则的破坏了。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
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我觉得时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钟的针
了,人生也知此,似乎“我”水远不变。实则与时钟的针一样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
我,我没有变,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
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故白居易说:“蜗牛
(选自《缘缘堂随笔集》,有删改)
15.文中所论述的“渐”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16.从文中看,“渐”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17.联系最后两段文字,谈谈画线的诗句给你哪些人生启迪。(6分)
七、作文
19.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的一生中等的事情很多。等,能让人期盼希望,发现美好;等,也能让人无为地消磨时间,最终一事无成。有人在等中枝叶干枯,有人在等中成了一棵常青藤。
勤奋像只梭,使你的智慧越积越多;懒惰像把锁,锁住你大好的前途,锁住你人生中所有的光辉。同学们勤奋起来吧!勤奋会让你尝到甜美的果实,会让你一生无悔。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椐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蠢庆。(4分)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tǎng ① 的声音,回望花季qǐ ②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míng③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腑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fàn④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2、根椐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它的高大 ① 我的意志,它的坦荡 ② 我的胸怀,
它的严寒 ③ 我的神智, 它的神秘 ④ 我的求知欲。
A、激发 B、磨炼 C、启迪 D、舒展
3、古诗名句默写。(8分)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2)、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古诗常化用典故,借古喻今,抒发情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暗藏刘禹锡对贬官多年后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叹,苏轼则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愿。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
阅读一篇优秀之作,如同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更是他的心灵寄托和生命渴望:我们在 ①的《谈读书》里知道了读书要有正确的方法;在《傅雷家书》中感受傅雷对儿子的 ② ;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里认识了一个 ③ 的胡屠户;在高尔基的《海燕》里我们 ④。
5.综合性学习。(7分)
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60周年,班级开展“我爱祖国”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华夏文明】
(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稿,画线句有一个词语用的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2分)
一把黄土塑造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这奔腾不息的黄河,用它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儿女几千年奋斗的峥嵘岁月,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改成
(2)、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的一则新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中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首都北京盛大的庆典活动让广大网民胸中的爱国激情来了一次大爆发。新闻跟帖和各大论坛成了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渠道。网民张某留言:“别看咱个铅旅子不高,可看着子弟兵们雄壮的军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就有一种瞬间高大起来了的感觉,我骄傲!”而网民“龙城”的留言说出了很多网民的心声:“作为中国人,生在这个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歌唱祖国】
(3)、班级选择了歌曲《大中国》作为此次活动的总结,请结合所给歌词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3分)
(一) (二)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经过那个多少 那个风吹和雨打
兄弟姐妹都很多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景色也不错 永远那个永远 那个我要伴随她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中国祝福你 你永远在我心里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山坡 中国祝福你 不用千言和万语
…… ……
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成大事者需关注小节(共12分)
①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带激握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陈蕃怀有成大事的胸怀固然可贵,但却不屑于做琐碎的小事,忽视小节,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够排斥“扫一屋”呢?
②由此看来,成大事者也需关注小节。
③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因关注小节而做出了大事情。
④“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别人站着时,不要坐下;和别人在一起,不要读书或看报;事先没有得到允许,不要看别人的书或写的东西……”这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4岁时抄在笔记本上的部分“守则”。可以说,这都是些容易被忽视的小节,甚至是很拘束人的小节,然而,华盛顿却把它看作了自己成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假如他不关注小节,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日后会受到众人的拥戴,当上美国总统。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非常关注小节。一次,在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送行时,亲王的飞机刚起飞,我国送行的人们就散开准备离去,只有总理仍笔直地站在原地,并叫回了散开的人。正是他这种对待别人认为的小事时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众多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许。由伟人们的例子不难看出,关注小节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支持。
⑤关注小节,可以及时把握成大事的机会。一片草叶割破了手,鲁班发明了锯;
;开水壶的盖子被蒸汽顶起,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小节中包含着成大事的机会,包含着成大事的重要条件,他们正是因为关注了小节才抓住了成大事的机会,为自己成大事奠定了基础。
⑥相反,忽略小节会贻误大事。一个滑落在跑道上的小铁片造成了空难,一份翻译错误的电文造成一场战役的失败。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见,忽略小节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⑦小节不仅关乎上文所论及的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其实也关乎修身齐家这一类的大事。成大事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目标。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以天下事为己任,对他来说忧国忧民是大事;一个家庭主妇,心里装着全家老小,对她来说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是大事。无论其内涵如何,可能都需要他们在成就大事的过程中去关注小节,只有如此,才能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做出对个人或对社会有益的大事。
⑧今天,关注小节不仅是国民素质的一种反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禁止吸烟的地方所随意吞云吐雾……这些看似小节,但不知小节不拘,大事难成。愿年轻的朋友们从小事上着手,在细微处努力,最终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6、文章开头用陈蕃只想“扫天下”不想“扫一屋”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
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8、仔细阅读第⑤段,补充一个概括性的事实论据,使句子更连贯,论证更充分。(3分)
9、 有人说“成大事者需不拘小节”,本文的作者却认为“成大事者需关注小节”,你的观点呢?请结合生活实际或具体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孩子与鸟儿
一天下午,孩子们都出去捉蜻蜓,室中寂寞如雏鸟飞尽的空巢。邻家的炊烟,袅袅地拂过花梢,玻璃走廊外徐徐飞来了暮色,温柔、无声,如一只美丽的灰鸽。
迎接暮色,我漫步走到后院,花期才过,美人蕉的残瓣,铺了一地绚烂落霞,把晶莹圆润的籽粒,留在枝头。完成了孕育、覆护作用,花朵便萎落于土——一个伟大的意念——“爱”,却自古至今,始终充塞宇宙,一切有生之物,莫不是它的仿本,炽烈的生命火炬,赖着神圣的爱,得以代代继续,燃烧不熄。
正在沉思间,突然一个毛茸茸的小团,轻吻着我赤裸的足踝,我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一低头,我发现那闪亮畏怯、如云边孤星的小眼睛,正向我这庞然大物的人类侧目而视。
我俯身捧它在手,原来是一只才学飞的小麻雀呢。本是羽毛丰盈的头部、翅、尾都被烧得焦黑、短茁、凌乱。许是自谁家烟囱逃出而”劫后余生”的吧。它伸着尖尖的小喙向我啁啾着,残羽下,波动着一股生命的颤栗。
我才将这小生命捧进屋子,两个孩子正巧自田埂间呼啸着回来了。见了鸟儿,又是一阵“泰山”似的欢呼。山山更忙著为它腾肥皂箱,在他的指挥下,才学步的兰兰,也乘我不备,蹒跚着自床垫下抽了一把稻草,凌乱地放在箱底,瞬息间鸟儿的新居落成。
“看鸟儿啊!”两个孩子如热带卖果女郎,轮流着把鸟儿连箱子举在头顶,兴高采烈地呼喊着。于是,同巷中的小玩伴们都闻声而来了,赤膊、跣足、髦发、泥脸……形形色色的都有。此刻,这寂寂的宅院,喧哗如一只开动的闹钟。
一个小光头向小鸟献上蜻蜓,一个双辫女贡上了蚯蚓,小家伙们箪食壶浆,络绎于途,但小鸟儿抬抬玲珑的小头,眨眨晶亮的小眼睛,瞧瞧这些“非我族类”的小面孔,它紧紧地闭起微黄的尖喙——“不食周粟”。热心的孩子们变得失望了,不再去采粮购秣,只静静地环着鸟儿围坐成一个圆圈。
突然,屋外传来清脆动听的声音,比竹竿相击声还要俐落、悦耳。我一抬头,一个多么奇丽的伟观啊,对面人家屋檐落满了小小的麻雀,在暮光中,如朵朵颤动的火焰。它们翘尾、颔首、展翅,似怀着无限的同情,遥遥凝望着这陷入不幸的同类。它们在踌躇、疑惧,都不敢飞下来。由那断续的啁啾,我觉察它们,似乎饱尝了“相望不相亲”的痛苦。
我遂吩咐孩子们都埋伏在帘帷后面,我也远远地站在屋子的一角。
不多时,“特冷”一声,一只较大的麻雀,竟飞进了玻璃走廊,低头亲昵地向小麻雀致慰:“吱喳,吱喳,吱喳。”小麻雀也在哀哀诉告:“吱吱吱,喳喳喳。”孩子们自帘帷后移动了一下,那个来访者拍翅惊飞了,只留下那个可怜的小囚徒,望着足边那根红绳和片片落羽发怔。
“把鸟儿放在院子里,叫它和同伴们谈谈心好不?”怀了无限的悲悯,我商得山山、兰兰的同意,把盛鸟的木箱,放在长青苔的花荫下。
立即,有两只大麻雀,像影子般倏忽,自对面屋檐,移到了距小麻雀较近的篱墙。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上短篱,活跃的姿态,描绘出它满腔喜悦,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这时另一只又飞了下来,以同样的姿态,双倍的温柔,把另一只青虫,送进那落难的小鸟口里。我至此才辨别出,它俩与小麻雀,较其他的麻雀,有更亲密的关系。
屏息站在我身后的孩子们,也似乎为眼前的这现象感动了。半晌,山山眨动着亮亮的眼睛,若有所悟,匆忙地不及穿木屐,赤足跳下走廊,走入花荫,把系在小麻雀左足的红绳解松,小麻雀吱了一声,带著快乐、喜悦,一道箭矢般,直飞上两只大麻雀栖息的篱边。随即三个相偕,穿过林梢,飞入白云堆里,白云渐渐掩住它们的鸣声羽影,瞬间,杳无所见,只透出一片灰蓝的天空。
山山满脸喜悦,重新跳上了走廊。
问他:“你为什么把小麻雀放走,你不是喜欢它吗?”
“叫它去找它的爸爸、妈妈。”山山怪神气地双手插腰,好像做了件生平得意的事。
“爸爸、妈妈。”才学语的兰兰,也模仿着她的哥哥在喃喃着,摇着胖胖的小身躯,扑到我的怀里,短短的肥臂,勾住我的脖颈。我觉得此刻我的眸子噙满了泪水,她不正是那只雏鸟的小影,对我充满了爱慕、眷恋、依恃?我不禁想起娜达利的话:“是怎样的冒昧,怎样的大胆,把活泼的小生命带到世间,却不能给予他们含有幸福本质的东西!”
暮色渐浓,夜色将临,我凝望著三只鸟儿适才掠过的天空,在它们飞去的方向,什么时候展开了一片银云,婉柔美丽,如爱神的羽翼在自由的高空中飞翔。充满了爱的三只鸟儿,该是幸福愉悦的。喂其懂得“爱”,才获得了幸福本质。
10、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个有关“孩子与鸟儿”的故事。不超过30字。(3分)
11.、“箪食壶浆”这个成语的本义是什么?文中说“小家伙们箪食壶浆,络绎于途”,作者用这个词语重在表现孩子们看到小鸟时怎样的情态?(3分)
12.看到两只大麻雀喂食的情景,山山眨着亮亮的眼睛,若有所悟,连忙放飞了小麻雀。你认为山山悟到了什么?(4分)
13、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请具体谈一谈下面两处环境描写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开头:“邻家的炊烟,袅袅地拂过花梢,玻璃走廊外徐徐飞来了暮色,温柔、无声,如一只美丽的灰鸽。”
结尾:“在它们飞去的方向,什么时候展开了一片银云,婉柔美丽,如爱神的羽翼在高空中自由飞翔。”
14、“三雀相偕,穿过林梢,飞入白云堆里,白云渐渐掩住它们的鸣声羽影”,这是属于鸟儿的幸福;“胖胖的小身躯,扑到我的怀里,短短的肥臂,勾住我的颈项”,这是属于母亲的幸福。请结合生活经历或读书积累谈一谈你对“幸福本质”的体会。(4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村 夜(4分)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15、诗的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2分)
16、请细细品味三、四句,你的理解(2分)
(二)(1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伐竹取道( ) (2)不可久居( )
(3)佁然不动( ) (4)斗折蛇行( )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0、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2分)
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联系短文谈一谈(3分)
(三)(11分)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①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②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鼻耳窍有尘土,即以笔拈出之,率以为常,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③,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④。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⑤,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⑥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注释】①盐酪:指食盐等物品。 ②麻拂:除尘。 ③衲袍:僧袍。 ④扃:jiǒng关闭。⑤营营:指内心忧虑的样子。 ⑥方寸:内心。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则市盐酪径归 ( ) (2)吾几为子所累( )
(2)不衣而出( ) (4)适遇一人过前( )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越数日见之(指代富人) B.问之(指代刘先生)
C.出则锁之(指代门) D.即解袍与之(指代路上遇见的人)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
25.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四、写作(60分)
题目:让我握着你的手
提示:握手,是常用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握手可以表示友好、和解、理解、接纳、关怀等等非常丰富的情感意义。请根据你的感悟体会完成作文。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文体不限(诗歌要在30行以上)。
(3)不少于600字。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淌、绮、铭、泛
2、B、D、C、A
3、略
4、培根、挚爱(舐犊)之情、势利(嫌贫爱富)、我们了解了无产阶级先驱者的英勇无畏。(紧扣文本,言之成理即可)(4分)
5.(1)(2分)培育改成哺育
(2)(2分)国庆大典引爆网民爱国激情
(3) (3分) ① 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②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③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④表现了华夏儿女团结奋进、坚韧顽强的精神风貌。(答出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参考答案:用陈蕃只想“扫天下”不想“扫一屋”的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2分)
7、举例论证的方法(摆事实),举了美国总统华盛顿和周恩来总理两个伟人的例子,从关注小节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支持这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3分)
8、一个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3分)(要有具体的人和事例)
9、言之成理即可(要结合生活实际或具体事例来谈,否则酌情扣分)(4分)
10、.示例:“我”捡回小鸟,孩子喂养小鸟,目睹大鸟冒险给小鸟喂食,被感动而放飞小鸟。(3分)
11、本义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或酒浆(形容百姓用用箪盛饭、用壶酒浆来欢迎他们拥护的军队)。作者用这个词重在表现孩子们欢迎小鸟时兴奋、欣喜和热闹的情态。(3分)
12、围绕“小鸟需要它的家人养护,应放飞小鸟,让它与家人团聚”回答。(4分)
13、开头围绕“以袅袅炊烟和温柔暮色渲染出祥和柔美的气氛,为下文的叙事抒情作铺垫”回答。结尾围绕“以柔婉美丽的银云烘托了作者看到鸟儿相偕飞去,与孩子紧紧相依的喜悦幸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亲情的赞美和祝福”回答。(4分)
14、可以围绕“像小牛一样与家人相亲相爱”或“在长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回答过于简单笼统酌情扣分。(4分)
三、古诗文阅读
15、写了霜草、虫、行人。霜草:苍苍 虫声:切切 行人:绝迹
16三、四两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荞麦花开,在明月的银光之下,灿烂耀眼的景象,写出了诗人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对大自然的美景由衷的赞叹和惊喜之情。
17、
其岸势/犬牙差互(2分)
18、(!)向下 (2)停留 (3)呆呆的样子 (4)像北斗星一样
19、略
20、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
21、作者心情的变化是与其遭贬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作者被贬之后,心中抑郁,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而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愤地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22(1)买 (2)几乎(差点儿) (3)穿上衣服 (4)正好(恰好)
23.A
24自己忽然领悟到因为一件袍子的缘故,使内心像这样(忧虑),这真的太可笑了。
25.只有不被外物所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事例恰当1分,语言简洁1分。例如:刘胡兰从容面对铡刀,大义凛然。
四.写作(60分)
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实,选材有个性,内容充实;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表达恰当,语言流畅,有文采。600字以上。
二类卷:(54-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选材合理,内容较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较完整;表达较恰当,语言通顺。600字左右。
三类卷:(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有一定内容;语言尚通顺。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41-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泛,条理欠清楚;语病较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36分以下)不符合题意,结构混乱,文理不通。不成篇,或字数不足300字。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Ⅰ(含答案)
★九年级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九年级语文阅读精选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初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九年级历史试卷上学期附带参考答案
★2017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
★2020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月考语文试题
【2017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湎(miǎn) 倒坍(tà) 袅( niǎo)袅烟云 主观臆(yì)测
B羸(léi)弱 馈(kuì)赠 浩瀚无银(yín) 一泻(xiè)千里
C攫(jué)取 休憩(qì) 精力充沛(pèi) 万籁(lài)俱寂
D徘徊(huái) 荫庇(bì) 有条不紊(wěn) 引颈受戳(lù)
2、下列对《谈生命》中的一句话“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B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C句中的“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
D句中“美丽的黄昏”比喻人到老年时,幸福和欣慰的景况。
3、下列对文学作品和说明性文章在思维和语言上的不同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抒情散文,是用有情的笔调写成的;说明性文章是用理性的客观的笔调写成的。
B抒情散文无须执著于描写生动的形象;说明性文章中处处充满鲜活的生动的形象。
C抒情散文的语言是有文彩的,句式富有变化;说明性文章要求平实、准确。
D抒情散文描写时不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性文章要求准确地说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5、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精神上的各种缺陷,是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的。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以扩胸张肺。
A这与身体上的缺陷可以借助运动来弥补有相同之处。
B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一样。
C借助运动可以来弥补身体上的缺陷。
D精神上的缺陷犹如身体上的缺陷一样,可以通过岁模运动来弥补。
6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B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指质量差。)
C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喻经济利益。)
D.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 (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7、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码雀散、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
A 淋浴器——随心所浴 ( )
B咳嗽药——咳不容缓 ( )
C洗衣机——爱不湿手 ( )
D蚊 香——默默无蚊 ( )
8、下面是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下面统计表反映的
情况,并简要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
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
迟氏人物 板样人数所占比例 合计 (人数 ) 占榜样总人数比例 0/0
少年名人 11 6.4 0/0
著名人物 130 76 0/0
普通百姓 30 17.6 0/0
(1)
(2)
9、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昶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王昶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妈妈说:
同学说:
10、下面是美国关于眼镜的一则广告,你喜欢这一广告吗?为什么?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你窗户安上玻璃吧!
答:
二、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谈生命(节选) 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 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11、全文开篇就只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就像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①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作了回答。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意蕴和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①请阐释这句话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揣摩并领悟“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一句。
①文章写了哪些快乐的事情?(至少写出3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全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谈”不是指一般漫谈,而是表现了作者对一个严肃话题的理性思考。
B全文行文流畅,想象丰富,充满了真挚情感,双蕴含了深刻哲理。
C“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形象地表现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里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D第二段末句,连续使用四个“再”字构句,铺陈渲染,重现“一江春水”拼搏不止的形象,展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睡莲花开的声音
杰夫瑞医生是位非常著名的耳科专家,失聪的人们视他为救星。
有一年,6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从西班牙山区来到位于慕尼黑的杰夫瑞医生的诊所,他们是得到慈善机构的捐助前来接受耳蜗移植治疗的失聪孤儿。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领队是个叫露茜的年轻修女,她生得瘦小单薄,但性情温和开朗。杰夫瑞医生分别为6个孩子进行了耳蜗移植,其中的3个听力恢复迅速,另外两个经过配合治疗,也逐渐有了进步。只剩下一个叫丹的男孩,杰夫瑞医生先后做了三次耳蜗移植,但始终不见任何起色。
很快,那个叫丹的男孩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不妙的境况。他开始郁郁寡欢,时常把自己关在病房里,并且有意回避另外5个已经“不一样”的同伴。
宣布治疗结果前夕,善良的露茜跟杰夫瑞医生商量:“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方式告诉他呢?也许在适当的场合说出真相,孩子会容易接受一些。”是呀,成年人都会无法承受这个现实,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杰夫瑞医生点点头,说道:“什么场合告诉他比较好一点呢?”露茜略微想了想,说出一个地方——“茵梦湖”。
茵梦湖是慕尼黑的一个地处阿尔卑斯山中的美丽湖泊,每到夏天,湖中会开放一片一片美丽的睡莲。
在一个晴朗的清晨,杰夫瑞医生和露茜带着6个孩子前往茵梦湖。
在路上,杰夫瑞医生看见露茜用手语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去听一听睡莲花开的声音。”她用的是个很明确的“听”,而不是“看”——真是奇怪,难道她不明白可怜的丹什么都听不到吗?
夏天的清晨,站在湖边,能看到微红的晨曦从天边一点一点泛起来。湛蓝色的湖水里渐渐呈现出岸边树林的倒影,偶尔有几只早起的鸟儿掠过湖面,啾啾的叫声在空明的水天之间格外清脆。
露茜选了一片临岸的睡莲,那些圆圆的绿叶贴着湖水,上面还带着零星剔透的露珠。而一朵朵白色的花蕾俏皮地点缀其间。6个孩子依次排开蹲下,露茜让每个孩子将手轻轻抚在花蕾上,她自己也挑了个能抚摸花蕾的位置,然后向孩子们做了几个手势,——指指心,指指耳朵,闭上眼睛。于是,6个孩子顺从地照露茜的吩咐,安静地合上眼睛抚着睡莲花蕾。
不一会儿,太阳升起来了。一旁的杰夫瑞医生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些睡莲花竟是在阳光照耀的瞬间绽开的。在静谧的安宁里,他甚至能听见花瓣爆开时的“叭”、“叭”声,那是一种很轻微的震动的声音。如果不用心去“听”,即使正常的人也可能忽略掉。
孩子们抚摸着的花蕾一朵一朵地在阳光里绽开来,虽然他们闭着眼睛,但杰夫瑞医生肯定他们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花开的瞬间。果然,那些孩子们惊喜极了,他们先是睁开眼睛仔细端详那些盛开的花朵,然后抑制不住地争相打着手语欢快地交流,连丹也不例外。
这时,露茜站起来,微笑着向孩子们打着手势,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只要我们有一颗对生活永不消沉的心,就一定可以听见。”比画完,她特别用眼睛盯着丹。
丹回应了露茜一个热烈的手势,激动地扑过去和她拥抱。接着另外5个孩子也围拢,交叠着抱成一团儿。
是的,丹或许因为无法恢复听力有一点点难受,可痛苦很快就会过去,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听”懂了睡莲花开的声音。
目睹一切的杰夫瑞医生静静地站在一边,许久没有动。作为医生,他已经看惯了太多的伤心、无助乃至绝望,但现在,他却感慨地泪流满面。人们习惯于把他看作创造奇迹的人,而实际上,这位平凡的露茜修女才是创造奇迹的人,她创造了医学无法达到的奇迹。
医学治疗即使在100年以后也依然会有无法突破的极限,但现在,睡莲花开的声音却能创造某些医学上无法创造的奇迹——让那些不幸的失聪者学会用心去聆听世界,让他们在无声的岁月里保持对生活永不消退的信心。(摘自《知音》海外版,有删改)
15、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答:
16、文中描写了茵梦湖清晨的美景,请你用单横线在原文上划出来。
17、露茜为什么要让这些失聪的孩子们去“听”“睡莲花开的声音”?
答:
18、杰夫瑞作为医生,“他已经看惯了太多的伤心、无助乃至绝望”,但为什么他目睹了茵梦湖边的一幕后,“却感慨地泪流满面”?
答:
19、读了全文,你觉得露茜修女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20、对于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杰夫瑞医生是个线索人物,文章是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而展开的。
B文中过分强调了杰夫瑞医生医术高明,是失聪者的“救星”,削弱了露茜这个人物形象的感人力量,应当修改。
C描写茵梦湖的景色,目的是为下文孩子们静心地“听”睡莲花开的声音创设一个优美静谧的氛围。
D文章在倒数第二段已经通过杰夫瑞医生的心理活动说出了露茜是创造奇迹的人,最后一段又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因此这一段是多余的,应该删掉。
21、“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只要我们有一颗对生活永不消沉的心,就一定可以听见。”露茜的这句话本来是对失聪的孩子们说的,但读了这句话,你一定会有许多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呼唤英雄
封 尘
①按《辞海》的解释,英雄是指那些“杰出的人物”。这一说法过于轻松,以致没能点
透英雄所以成为英雄的原因。说到底,英雄是个沉甸甸的名字,正像亚洲十强赛中发生的故事那样,其实英雄总是处身于困难、险境、逆境、绝境中,浑身布满了征尘甚至创痛,而他们的光荣也正在于此。
②英雄身上总有种大无畏气概。十几年前,在中日围棋摆台赛上,背水一战的聂卫平面对六位日本高手,只说一个字:“不!”后来他破釜沉舟,以十一连胜的惊人战绩,三次为中国队守擂成功。现在的围棋高手已然涌现不少,但被称为“围棋英雄”的,只有聂卫平一人。无畏气概使他的成功绚丽照人。
③英雄的内心都有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命他们有种忘我的牺牲精神。当郎平飞越太平洋重返女排执教时,她就踏上了一条英雄之路。
④再说中国男排,多年来心理素质薄弱,斗志涣散,但汪嘉伟怀着一种使命从日本回国后改变了这些,他积沙成石,把斗士的品格灌输给了球队,不到半年,球队就夺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开始了18年后中国男排的第二次复兴;与其说这是技战术的胜利,还不如说是一种追求的胜利。
⑤有些选手是明星,是天才,是幸运儿,但未必是英雄。英雄总是处于极限的挑战之中,邓亚萍是个向对手挑战的乒乓英雄,而她向自身挑战的经历,使她富于传奇色彩。她身材矮小,多年伤病不断,然而她已经走到运动生涯的尽头时,她却一次一次地以崭新姿态登上领奖台。
⑥是英雄,不一定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还有一种幕后英雄,默默无闻的英雄;也还有一些耕耘着拼搏着的英雄,即使在足球界,也不乏这类英雄。中国女足就多年处在被冷落的境地,但她们不抱怨,不气馁,不断提高着自己的实力,终于赢得了人们的厚爱。虽然她们并没有登上冠军的高峰,但也堪称英雄球队。再着中国青年足球队,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失利后,主教练朱广沪颇有勇气地向舆论承担了责任,然后第三次求学巴西。这是一种襟怀。虽然说英雄是那些“杰出的人物”,但失败者未必不是真好汉,因为英雄实质上代表了一种信念,一种品格。
⑦很容易与英雄相混淆的、是所谓草莽英雄。比如泰森是草莽,而霍利菲尔德则不同,前者骁勇无比,但后者却拥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我们呼唤的英雄,应该是有胆有识、智勇兼备的,这种英雄是我们真正期待与呼唤的。中国游泳队副总教练周明之所以屡有佳作,关键在其学识、在其智慧,它所创造的价值,与草莽不可同日而语。
⑧英雄就是那些竞技大厦下的拱柱。渴望英雄,呼唤英雄,只能是我们的一种感情,因为英雄不会横空出世。古人说“乱世出英雄”,说明他们须出入风雨,经历磨难,他们需要用武的天地;在如今的竞技运动中,他们还倚仗一种体制,一种中国乒乓球、意大利足球、美国田径那样的长盛不衰、英雄辈出的体制。
⑨沧海横流,只要竞技运动还被视为不见硝烟的战争,只要胜败还涉及国人的尊严,那么对英雄的呼唤,就不会间歇。(节选自《新体育》1998.1)
22、文章开篇就写道:“说到底,英雄是个沉甸甸的名字”,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结合上下文分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
答:
23、文章的标题是《呼唤英雄》,作者究竟要呼唤怎样的英雄呢?通读全文,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分条概括出作者所认为英雄应该具有的品质。
答:
(1)
(2)
(3)
24、文章第⑧自然段的首括句“英雄就是那些竞技大厦下的拱柱”,形象而生动地概括出了英雄的一种品质。请你结合文章前面的内容,仿照这句话的表现形式再写两个句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英雄的品质特点。
答:(1)
(2)
25、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岁月,从文化精神的意义而言,可以这样说英雄始终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读完文章,你认为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需要呼唤怎样的英雄呢?请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与你自己观点相符的实例、且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回答不少于50字)
答:
三、作文(40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中有一段话: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各种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新的教育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蕴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也就是说要使人们学会生存。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以“学会生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法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C2、D3、B4、A 5、B6、D7、欲 刻 释 闻 8、 (1)从图表可以看出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榜样人物著名人物多,普通百姓少,少年名人更少。(用数据表达也可) (2)与青少年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成人化倾向严重,针对性不强,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言之成理即可)9、妈妈说(参考):孩子,这次考得不好,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基础好,不应灰心,关键是要找准原因,集中精力学习,妈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同学说(略)10、(参考)喜欢。该广告没有直接说出广告的商品,但已用暗喻(或比喻)的手法间接地告诉了消费者,显示了对人们切身利益的关心,因而使消费者乐于接受这样的诱导。(每题2分)
二、
(一)11、①生命像车流的一江泰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②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顺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停顿前进。12、①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现实中确实有的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②反复强调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13、①一江春水经过细细平沙,看见夹岸挑花;一小树种籽破壳出来;小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歌唱,小树荫庇花草;小树结出累累果实。②因为生命让我们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14、 C(11—13每题4分,14题2分)
(二)15、露茜修女带6个失聪的孩子到茵梦湖“听”睡莲花开的声音。(意思对即可)
16、(划线略)(微红的晨曦………格外清脆。)
17、让这些失聪的孩子学会用心去聆听世界,使他们明白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感受世界,从而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意思对即可)
18、为失聪的孩子们找到了聆听世界的这种独特方式而欣慰,为露茜修女创造的奇迹而激动。(意思对即可)
19、性情温和开朗、心地善良,极富爱心。她用爱心创造了人间奇迹。(意思对即可)
20、 B、D 21、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每题2分)
(三)22、因为英雄所处的境遇常常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与困苦,人们往往看到英雄前台的辉煌,而忽略了英雄背后的艰辛与磨难。23、(1)英雄总具有一种大无畏的气概;(2)英雄总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3)英雄总是大不断挑战极限;(4)英雄总是具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5)英雄总有一种直面人生的胸怀。24、(1)英雄是民族精神长河的中流砥柱;(2)英雄是默默支撑民族信念大厦的基石。25、该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领悟能力。(每题3分)
【2017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下册)】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窥测(kuī) 脑壳(ké) 茶几(jǐ) 岑寂(cén)
B.蕴藉(jì) 下乘(chéng) 尺牍(dú) 穷形尽相(xiàng)
C.谥号(shì) 模范(mó) 赊账(shē) 蹙眉(cù)
D.愧怍(zuò) 自诩(yǔ) 冠冕(guān) 譬如(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装璜 倒计时 拾人牙慧 黔驴计穷
B.脉膊 照像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C.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D.提词 明信片 纷至踏来 姹紫嫣红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参加晚宴的客人除了瑞典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国的大使及夫人外,还有诺贝尔基金会邀请的重要客人也会参加。
C.任何宽则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D.继摘得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同里古镇保护工程又荣获2012年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的全球良好范例称号。[来源:学+科+网]
4.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 ▲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 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 ▲ ,我必须干 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
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 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B.咄咄怪事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C.咄咄怪事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D.出人意料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3分)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6.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段巧丛)
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
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握樱近了。(反复 拟人)
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
7.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者“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二、文言文阅读(36分)
(一)、课内文言文(19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其无礼于晋
B. 蓼洲周公之被逮 独五人之皦皦
C.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不如因善遇之
D.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9.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 颜色不少变 D. 然而隐忍以行
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A.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 夫晋,何厌之有。
C. 不能容于远近。 D. 斯固百世之遇也。[来源:Zxxk.Com]
1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 三句的一项是() (3分)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缇骑按剑而前
C.亦以明死生之大 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2.翻译下列语句。(7分)
(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3分)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二)、课外文言文(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牡丹说
【清】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 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繁盛,音wěi。
13.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蕊丛丛以 百数 数:计算
B. 宜黜汝旧 黜:除掉
C. 性果而识暗也 暗:隐蔽
D. 请具砚削牍 具:准备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怒而移之山 不自怒而怒花
B. 牡丹之来也 均之二策
C. 记之以自警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D. 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吾其还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的主人重金买来牡丹,对其倍加珍视,引以为傲,可花开后却大失所望,于是怒而迁之。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 文中的主人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仅凭一己喜怒决定花的命运,这是新花旧花枯死的根本原因。
D. 善相花者明白,花各有其适合的生长环境,如果移植要选择适宜的季节,这样它才能更好地生长。
1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揭示的哲理。(限20字以内)(2分)
17.翻译文言文中划线句子。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3分)
(2)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3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宋】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渡扬子江》)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张浦《五人墓碑记》)
(3)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浦《五人墓碑记》)
(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不念居安思危,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题。
父亲的隔年花
仲达明
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来源:学_科_网]
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①。
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②,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又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地里。
他 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选自《小月刊》,有删改)
20.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请简要分析。(4分)
21.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理?(6分)
①
②
22.“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这段叙述在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4分)
23.试探究以“父亲的隔年花”为题的深意。(6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4.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老舍的《 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B.《茶馆》用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三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结尾三个人撒纸钱“祭奠自己”,既是对各自凄凉悲惨身世的感叹,也象征为旧社会送终。
C.葛朗台既是资产阶级吝啬鬼,又是一个基督徒,所以他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尸‘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
D.《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启程去印度前,欧也妮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作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
E.欧也妮的生日聚会上,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为争夺欧也妮这位庞大家产的继承人各怀鬼胎,精明的葛朗台想着利用他们的企图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很多事情发生在一瞬间,有的蕴涵着人生的真善美,有的却践踏着道德良知;引发感悟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对一个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甚至一生。有时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请以“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注意写出个性特色来,800字左右。[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C (茶几(jī)蕴藉(jiè)自诩(xǔ))
2. C (A 黔驴技穷;B 脉搏 招聘启事;C题词 纷至沓来 )
3. D (A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 B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4.C (咄咄怪事:不可思议而使人惊讶的事。咄咄,表示惊诧或感叹。符合文意。出人意料: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与上文文意不符,语气也不协调。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酒囊饭袋:比喻无能的人。前者侧重指人没有灵魂,后者侧重指人没有能力。根据语境,应选用前者。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前者侧重指人的精神状态,后者侧重指人的体态。根据语境,应选用前者。
5.D ( ABC均是敬辞,只用于别人对自己。)
6.A
7. D(应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角度去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35分)
(一)、课内文言文(18分)[来源:Z|xx|k.Com]
8. B
9. D
10. C
11.C项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表明。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A.修墓;B.上前;D.用棺材收殓。
12.(1)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凭什么会这样?
(2)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 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会”“当国者”“一行”“纾”)
13.C(暗,缺乏,短浅)
14.C(A表修饰;表转折,却。B助词,主谓之间;这。C来。D表猜测,大概;表商量语气,还是)
15.B(B"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与文章不符。原文是"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新牡丹一开花,主人就感觉还是原有的好,不是它死后才知道的)
16.事物各有其本性,我们应顺其自然。
17.(1)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一句一分)
(2)来访的客人埋怨主人道:“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过”“尤”“相”)
【参考译文】
冬天,山中有位老翁挑了一株牡丹,(牡丹)有一人多高,枝条繁茂,花苞蔟簇数以百计。主人对它另眼相看,出高价买了下来。怕栽在别处与这株牡丹不相称,庭院中原有几株牡丹,特地移到别处,把地方让出来。上面用锦帐遮盖,晚上点上烛火,客人来了,(主人)常指着它感到自豪。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于是主人愤愤地将它移到山上,再移到墙边,牡丹很快枯死了。主人感到对不起原有的那几株牡丹,并且嫌庭院太空,便将原来的牡丹移回原处,没过几天,也枯死了。
来访的客人埋怨主人道:“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适宜在山上长的就种在山上,适宜在庭院中长的就栽在庭院,如果迁移它,应该在冬天而不是春天。所以人和花常能两全其美。您既然根据外貌认为那些牡丹是良种,一见不如原来想的那样,立即粗暴地摧残损害他们,移栽不按时节,牡丹花含冤而死理所当然。天底下荆棘、藜刺之类的东西比牡丹低下百倍,您没有办法因为生气而统统把它们迁走。牡丹来时,并不曾自己说:‘应该看重我的身价,应该把我栽在庭院中,应铲除你原有的旧花,(把地方)让给我这新来的。’一个月中,忽而珍视它,忽而贬抑它,都是您一个人所为。不怪自己却怪花,这就错了!庭中旧有的牡丹花,未必一定名贵,你仍然把它们移回原处,以为它们比新买的好。(如果当初)新的牡丹虽然买来,旧的牡丹先不移走,比较它们开的花哪个更好,然后再移栽,就都不会死掉了。您急急忙忙,既不懂生物的习性,又不知道土壤是否适宜,高兴了就抬举它,生气了就摧残它,主人如此喜怒无常,花的命也就送掉了。那么,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性情专断而缺乏见识,自以为是而不和人商量。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会有花木了。”
主人听了无以对答,于是准备下笔墨纸砚,记下这件事情作为自己的警戒。
三、诗歌鉴赏。(10分)
18.(1) 阳关指的是“阳关曲”(“阳关三叠”或“渭城曲”)。(1分)因为“阳关曲”表达的离愁加重了词人此刻的离愁,愁上加愁。(1分)
(2) 比喻。(1分)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 半给我,(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2分)
(3)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2分)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1分)诗人想像奇特,感情真挚深沉。(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9. 略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20.①开导“他”,却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话也不说”,用无声的陪伴让“他”自己缓释;②特意带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以自然幽雅的环境放松“他”的情绪,抚慰“他”饱受创伤的心;③以最高的作文分数来体谅“他”的坚韧,赞赏“他”走出了低谷。(4分,每点2分,能结合两处情节作合理分析即可)
21.①与儿子久别重逢后的激动,对自己没跟儿子告别就外出打工的冲动行为感到内疚;(4分)②联想到自己在妻子去世后的消沉颓废,感到惭愧,并带有些许的自嘲。(2分)
22.①呼应上文“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的情节;②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为下文的“隔年花”作铺垫。(看到父亲重新振作后“他”心生悔意,于是才有下文买花种补种的情节)(4分,每点2分)
23.①“隔年花”经历严寒的冬天隔年发芽盛开,隐喻了父子俩经历人生的严冬重新振作的经历;②“隔年花”代表了儿子的忏悔,在儿子的鼓励下,父亲走出了丧妻的阴影,儿子就是“父亲的隔年花”,“隔年花”包含着父子间的深情;③坚韧和真情使父子俩走出人生的严冬,“父亲的隔年花”形象地揭示了的主题。(6分,每点2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4.BC(B项,贯穿全剧的三个主要人物是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二爷,结尾撒纸钱的也是这三位人物;C葛朗台不是“基督徒”,“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足葛朗台大太的临终遗言。)
语文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是我国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希望你们喜欢。
中考语文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第1部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共11分)
【材料一】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中之一。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他们相互影响,并接受昆区和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就是在这样的融合、演变和发展中京剧逐渐形成。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下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等等,可谓 ① 。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二十世纪初,京剧京剧繁荣期,出现了 ② 的繁盛局面。旦行有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有余(叔岩)派、马(连良)派,净行有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堪称“国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创立了“梅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强造诣。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梅兰芳的念白,是艺术化的生活语言,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清晰动听和情感真实。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步法,丰富了京剧的舞台表现力。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美的舞台形象。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过去老一辈的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梅兰橡液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梅兰芳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梁慎物14.在【材料一】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人才云集 百家争鸣 B. 人才云集 流派纷呈
C. 名家辈出 百家争鸣 D. 名家辈出 流派纷呈
15.下面是梅兰芳纪念馆中的“兰花指”展板,结合【材料二】,请你说出纪念馆布置这
块展板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16.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国粹京剧,还是梅派艺术,都是在 ① 和 ② 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每空限2个字)(2分)
答:
17.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下面两幅图片是虞姬在听到楚歌后使用的手势,请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梅兰芳使用两个手势共同表达了虞姬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链接材料】
项王①军壁垓下②,兵少食尽,汉军③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④,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⑤;骏马名骓⑥,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⑦。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⑧!”歌数阕⑨,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选自 《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项王】指西楚霸王项羽。②【垓下】地名,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为争夺天下在此决战。③【汉军】指刘邦的军队。④【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夜晚听孝春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⑤【幸从】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⑥【骓】念zuī。⑦【逝】奔驰。⑧【奈若何】(我)将你怎么安排啊!⑨【歌数阕】连唱几遍。
答:
14. D15. 答题要围绕主要点:①图片展板中体现出来的各类兰花指②正是说明了梅兰芳擅长通 过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③这一展板的目的也是纪念当时梅兰芳结合自己角色 的思想感情设计出的手势的多样性,以及基创造性价值。16.传承(继承)创新 (变革)17. 在答案中能结合文言文的内容以及图片的手势变化,冋时提炼出虞姬在当时听到楚歌后 悲和哀的情感即可得分。
中考语文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第2部分
(二)该不该让家长陪读(14分)
【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1) ▲
——(广东)刘同学
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2) ▲
——(河南)李同学
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3) ▲
——(浙江)张同学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10.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请把它们分别放到材料中最恰当的位置(填序号即可)。(3分)
A.所以,家长陪读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
B.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
C.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
(1) ▲ (2) ▲ (3) ▲
11.编者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最有可能的是( ▲ )(2分)
A.解释陪读的现象。 B.呈现对陪读的看法。
C.说明陪读的方法。 D.倡导陪读的风气。
12.议论性文字要求具有说服力,请选择一位同学的发言,分析他是如何做到的。(4分)
▲
13.阅读材料,探究问题。(5分)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上海)李女士
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
▲
(二)10. (1)C (2)B (3)A (3 分,各 1 分)11. B (2 分)
12. 【示例1】我选择刘同学的发言,他是这样做到的:首先,他引用孟母三迁的典故,来肯定 孟母的做法。接着,他引用相关言论,表明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然后,从陪读对孩子品行 修养、家庭氛围、学业等方面的影响来证明自己观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另外,他还联 系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示例2】我选择李同学的发言,他是这样做到的:(1) 他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使行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⑵他关注生活现实,引用“啃 老族”等社会现象,论证陪读的弊端,用事实说话,更有说服力。⑶运用两个反问句来增强 论证的力量,引发读者的思考。⑷他的论证逻辑严密。比如,他先提出观点“陪读不利于孩 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然后指出家长包办的生活现象,得出这样做会导致的后果,使观点 鲜明并有说服力。(5)李同学以辩证态度表达观点,“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 类似这样客观而辩证的表达,让人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示例3】我选择张同学的发言,他 是这样做到的:⑴他现身说法,联系自己父母陪读的做法,表现他与父母相处时的融洽,具 有现实意义,更有说服力。⑵他的发言更加理性和辩证,强调陪读重在“读”,要注重方法, 以促进孩子和家长一起成长。(4分,有理有据3分,表达流畅1分,酌情给分)
13. 【示例】⑴李女士包办孩子的生活小事,不利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⑵李女士放弃了事业和追求,没有工作成绩,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⑶李女士把重 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不相信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⑷李女士没有读懂 孩子,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不利于激发孩子学习动力。⑶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没 有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6)李女士陪读没有讲究方法和艺术。(5分,答对三点给5分, 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一点给1分。要明确、清晰,酌情给分)
【2017•浙江省温州卷】
(二)(12分)
编辑:Lily 制图:Clyde
从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到1958年前后的单位社区,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商品房,随着居住条件的三次大改变,我国社会的邻里关系也在随之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全调查中心,民意中国网,搜狐新闻中心
(节选自《凤凰•都市》2017年第5期)
9.下列表述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受调查者中根本不认识自己邻居的人的比例并不大。
B.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超过生活在农村的人群。
C.居住环境改变是邻里关系变冷漠的最重要原因。
D.超过半数受调查者认为社区多举办活动能增进邻里关系。
10.【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的统计数据反映出当下邻里相处存在什么问题?请简要说明。(4分)
答:
11.有专家认为,“互信互助不互扰”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请运用“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相关信息论证这个观点。(5分)
答:
(二)(12 分)9. (3 分)C10. (4分)邻里之间缺乏深入交流,甚至没有交流。从数据看,邻居之间相处的活动中比例最大的是“见面打招呼”,而“互相串门”“生活上互相照应”等深入相处的活动比例却很小,没有相处活动的比例也高达 34.8%。11. (5分)“中国邻里关系调査”结果显示,对陌生人缺乏信任、邻里互助的需要减弱等原因,让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而社区多组织活动能让邻里之间交流更加深入,尊重邻居、不影响邻居生活则能增进邻里关系。所以“互信互助不互扰”的确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
中考语文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第3部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9-12题。(11分)
文化热点看什么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繁荣的时代,一个活力大爆发的时代……这里我们选取了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展望2017中国文化。
——编者
实体书店,会持续回暖吗
在所有人都在为书店之死而惋惜和哀叹的时候,2015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亚马逊,这家曾经给实体书店沉重打击的网络书店宣布要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而首家书店已经开业。亚马逊的中国同行当当网也应声宣布未来要在全国开1000家实体书店。书店怎么又成了香饽饽?
因为书店已经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了,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做APP……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更有利于网络书店巨头吸引客户、培育读者的忠诚度;遍及全国的书店体系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开辟新的销售通路……实体书店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投资者的态度。而且,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也会使这一趋势保持下去。2015年,天津市已经宣布未来3年,每年投入2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建设书香社会。因此,2017年,实体书店还将继续回暖,更多时尚温馨的书店将出现在读者身边。
电视剧,会更年轻吗
如果你对电视剧的理解还停留在仅在电视台播出的连续剧,那肯定是落伍了。随着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一代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电视剧中“小鲜肉”的魅力逐渐盖过了“大叔”,娱乐性盖过了严肃思考和说教。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2015年的热剧《琅玡榜》、《花千骨》和《伪装者》。
年轻观众的喜好决定了电视剧市场的变化,电视剧从“中老年人专属娱乐”转向面对更多年轻观众,这意味着题材要更加多元化、内容要更有新鲜感、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要越来越强,同时也意味着仙侠玄幻题材受到更多追捧、叙事节奏更加紧凑、画面细节更加精致、演员“颜值”更加考究……
显然,在这场电视台与互联网关于电视剧的博弈中,互联网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本身的机制更灵活、资本流动性更大、播出方式更多样、盈利模式更多元……互联网正在重塑文化产业,电视剧行业也不例外。2017年,除了“小鲜肉”,一定还有更多新鲜给你好看。
老人跌倒,会有更多人相助吗
老人跌倒扶不扶,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近些年竟然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不断在讨论,但就在一些人不敢扶、一些人远远观望、一些因此而产生的纠纷闹上法庭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人毫不犹豫地向老人援之以手。在“中国好人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好人。2017年,眼见倒在地下的老人究竟扶不扶,是不是仍旧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扶的增多,还是观望的增多?
尽管扶不扶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老人跌倒不扶的事情也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发生,但随着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监督的成熟化,更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会是社会主流。在各级道德模范的评选中,在“中国好人榜”上,被表彰的见义勇为行为就包括扶助跌倒的老人;有的地方还发出《在公共场所主动扶助老年人的倡议书》,其中就明确提出对主动扶助跌倒老年人的市民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相信在今年,帮扶跌倒老人的人会越来越多。
(选自2017年1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选取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乐观展望2017中国文化。
B.实体书店受网络书店的冲击,曾一度成为投资者的负担。
C.电视剧因为题材的严肃思考和说教,而不被年轻观众所喜欢。
D.文章正文的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产生的特殊原因。
10.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充完整。(每处不超过20字)(3分)
现象 原因一 原因二
实体书店持续回暖 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 (1)
电视剧更年轻 (2) 互联网对电视剧行业的重塑
老人跌倒有更多人扶 社会舆论监督的成熟化 (3)
11.请简要分析本文小标题的特点及作用。(2分)
答:
12.结合文本,简要评论实体书店“卖服装”“办活动”的现象。(3分)
答:
(二)(11分)9. D 评分标准:3分。10. (1)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2)电视剧创作更贴近年轻观众喜好(3)相关政策对帮扶跌倒老人者给予鼓励和奖励评分标准:共3分,每小题1分。11.文中的小标题,都采用了问句的形式,先提出一个现象,然后对这个现象进行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从而使主题更鲜明,更突出。三个小标题的设置,也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评分标准:特点1分,作用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2.示例1:肯定这种现象。卖服装的做法给读者提供了方便,买书看书购物合而为―;举办促进阅读的主题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这些做法,可以给书店创造更多财富,丰富了读者的体验,对书香社会建设起推动作用。示例2:否定这种现象。书店卖版装的做法不伦不类,破坏了阅读氛围;办活动如果是纯商业性的,也与文化相去甚远。这些做法看似为投资者创造了财富,给读者带来了便利,但不利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果评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背景,言之成理亦可给分。评分标准:共3分。现点鲜明1分,理由充分2分,意思对即可。只有观点,没有阐述理由不得分。
希望公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
陈履生在央视《开讲啦》的演讲(节选)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14年被美国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协会评为全世界观众人数第二多的博物馆,位于法国卢浮宫之后。博物馆正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中最重要的窗口。
我去过世界上160家博物馆,但是很难一眼看到底每一个馆的藏品,因为藏品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博物馆需要不断地去看,博物馆因展览而鲜活。博物馆除了有独特的藏品、宏伟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外,它应该是我们受教育的第二课堂,一个特别的休闲场所,还应该是我们公众的文化依赖。在世界范围之内,博物馆正在越来越多样化。阿姆斯特丹有一个世界最大的电影博物馆。这个电影博物馆每年的观众中,有三分之二不是来看展览的,是来喝咖啡的,来吃饭的。这就是博物馆独特的休闲功能,这是培养公众对于博物馆形成独特的文化依赖的重要一环。
可能你们都没有猜到我的“中国梦”是什么,我的“中国梦”并不复杂,很简单,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希望国家博物馆的护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一点我感到很伤心,因为国家博物馆的护栏是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多的。第二条,就是我希望我们的后人能够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他们的婚礼。因为全世界的重要的博物馆都是年轻人所向往的举办婚礼的地方。年轻人如果在这里举办婚礼,未来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他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博物馆,并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母是在这里结的婚,他们的父母对这里的文化的感觉。这种代代相传所形成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依赖,正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
我的这两项,不算要求很高的中国梦,但在当下中国实现有相当的困难。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公共空间中,我们希望公众能够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不是一次、两次。因为数以万计的历史文物、艺术品陈列在那里,它们每天静静地在自己的位置之上,给予每一位过客,发出了它们的文化信号。这个信号,时间有长有短,有远有近,但是他们所表露的中华文化的传统绵延不绝,这是我们今天博物馆所承担的独特的一个历史使命。
陈履生在演讲后与青年代表的对话(摘录)
青年代表: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婚礼是许多青年的愿望,如果我不是去年结了婚,我愿意一直为此等下去。
陈履生:在博物馆举办婚礼,这是对文化的尊崇。但有小学生进去打牌,我叫保安请他们出去。我再微博上发了这条消息,结果被一些人围攻:哪条法律规定博物馆里不能打牌的?
青年代表:我觉的您的“中国梦”并不难实现,我很想帮助您实现它,但不知道我们该在哪里发力?
陈履生:我去过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比如巴西,展览馆里没有空调,很闷热,巨大的陶器全是裸展,没有护栏,没有玻璃罩。我们大厅里没有护栏的现代青铜雕塑,每个人都要去摸一下,都把青铜摸成了黄铜,我们曾经举办过法国艺术展,第一天发生了一件让人很后悔的事情,观展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为了拍照,一个人的手机碰到了最重要的一幅作品——法国马奈的作品画框上,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在博物馆拍照很傻。
丽水市博物馆举办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2017年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丽水市博物馆正式开放后的第一个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5月18日上午,为了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丽水学院民族学院话剧团在丽水市博物馆序厅演出了音乐话剧《牡丹亭》。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曾任遂昌知县五年,期间写的《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9.下面是4月21日《开奖啦》的微博,请依据陈履生演讲中的信息,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