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解,六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讲解

  • 数学
  • 2023-06-04
目录
  • 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
  • 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
  • 六年级上册语文
  •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

  • 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

    对于分数的除法羡铅渗计算。您只要遵循一个原则除以一个数,就是乘以它的倒数,所以兄脊激颤后面的分数只需要分子和分母颠倒一下,再进行计算的话就是正确的结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

    小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是转化成返逗晌乘法,用方程来解答的。关键是分析等量关系,根据:谁×几分之几=谁,列出指悔方程,漏锋再解答。

    六年级上册语文

    知识整理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那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有哪些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空锋元 圆

    1、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圆心。认识在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圆是轴对称图斗洞晌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而这些对称轴都过圆心。知道生活中有了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认识同心圆、等圆。知道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决定。等圆的半径相等,位置不同;而同心圆的半径不同,位置相同。

    3、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运用上,要能根据圆的周长算直径或半径,会算半圆的周长:圆的周长×1/2+直径。会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4、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5、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会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已知圆的周长会算圆的面积,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会算圆环的面积,并且知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圆三种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6、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重点讲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为:

    1、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百分号“%”表示;百分数有时也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但百分数与分数是有区别的:分数既可表示具体的量,又可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然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所以是不名数,也就是不能带单位的数。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出勤率、出粉率、成活率等百分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这种百分数。

    5、知道成数、打折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十分之几出售。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成数和折扣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6、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

    8、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利息是本金存入银行过一段时间取出后多出来的钱;本金是存入银行的钱;利率就是某段时间中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利息税是国家银行规定的针对利息收入的税收。会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9、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 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知道一个简单图形是怎样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并能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2、能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

    3、欣赏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通过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神奇。

    第四单元 比的认识

    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颤碰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理解化简比的必要性,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能力:能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比。

    第五单元 统计

    1、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

    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会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什么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拓展阅读: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要明确复习的目的、任务, 从实际出发

    复习绝不能搞成简单的机械重复。应通过复习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的四则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复习,学生能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 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教的四则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一常用的计量单位, 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并能进行简单你土地丈量和土石方计算,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够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

    复习前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重点, 选取的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复习目的、要求和主攻方向,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质量。

    确定复习的重点及范围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所学的知识, 教师必须重视授课的内容, 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的整理, 复习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他们自学, 自己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化。或启发学生质疑间难, 由教师引导学生释疑,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下面是十个复习重点:

    1.整数和小数的意义、读写法, 计量单位和名数的互化。

    2.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平面图形的概念、周长和面积。

    4.简易方程。

    5.数的整除和珠算。

    6.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繁分数的化简。

    7.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8.比和比例。

    9.各类应用题的解法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0.统计表和统计图。

    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时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复习不应只是让学生把已学的数学知识简单地再现。 这样会助长学生死记硬背, 应当注意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1.对比分析法。对于学生容易棍淆的一些概念、定义、公式和法则, 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并通过对比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加深记忆。

    2.独立阅读法。复习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教师可选择若干段有联系的教材, 让学生独立阅读,教师就关键性的伺题组织讨论, 抓住重点或学生不懂之处扼要地进行讲解, 扩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间题的能力。

    3.分类整理法。纵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材中的编排也较为分散, 特别是几何知识, 内容抽象, 概念多, 公式多, 计算繁。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分类进行整理。 使知识化、条理化。找出各种知识的本质特征,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归纳综合法。小学数学内容繁多, 知识面广。每部分的内容大多涉及其他部分的知识,横向联系面大, 知识的迁移性较强。复习时应由易到难, 由一般到特殊, 由基本到灵活, 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

    5.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学生中的知识缺陷,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补救。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完善学生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那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帆肢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说看过。谁知道比赛的结果是谁赢了?一起说乌龟。为什么是乌龟赢了?生说:因为兔子睡了一觉。兔子知道自己错了。今天又要跟乌龟再比赛赛跑:

    请看《龟兔赛跑续集》

    观看龟兔赛跑图片,导入课题。

    小兔为什么又会输?生笑着说这是因为小兔跑错方向了。怎样才能走到终点呢?由哪几个要素决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于: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上?终点和起点相距多远?

    带着这两个问题,

    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位置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方位?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还有呢?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我们已经学习了8个方位。课件出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瞧,这是某年的一个强台衡蚂风位置图,请测算一下。

    (一)教学例1

    1. 现在台风中心的位置。(课件出示)

    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

    2.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否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3.如果这样预告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样预告会更加的准确?

    4.还要预告什么?(距离)

    (距离600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5.小结:预告台风时既要说方向又要说距离。 强调:东偏南30°还可以怎样表示?也可以说成南偏东60°,但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6.口答: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

    7.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2

    1.课件出示:台风到达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 市200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km 。请你在例1的图标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2.怎样表示距离呢?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200km?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用1cm表示100km比较合适。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态拦世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5.口答: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km/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6.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1页的做一做,打开课本第21页的做一做:

    (1)有关信息:

    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 体育馆在校门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

    (2)师:要在平面图上准确地标出一个地方的位置,你认为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 (3)师生共同梳理: A.先确定好平面图的中心。 B.确定方向和距离。

    (4)自主操作,独立绘制平面图。

    (5)指名展示交流,完善绘图过程。

    学生展示绘制的图,并演示过程,其他学生评议补充。

    看来画图的过程有点复杂,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画图的过程和方法清楚了吗?刚才你们是不是这样画的?

    三、知识反馈,巩固应用

    看来同学们对本届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现在你们有勇气来挑战自我吗?

    课件出示:

    1、警察局收到卧底送来的示意图

    (1)犯罪分子1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离是( )米。

    (2)犯罪分子2在警察局的( )向,距离是

    ( )米。

    (3)犯罪分子3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离是

    ( )米。

    2、做一做,课件出示,独立完成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位置与方向, 生活常遇到,

    要想定位置, 两点要记牢:

    方向是首要, 距离少不了。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学校建筑平面图吗?自己开始试一试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出示复习题。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5个12是多少?

    3个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单位1

    猎豹的速度是狮子的七分之三。

    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

    红花比黄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节约四分之三。

    3.计算: 3/10 +3/ 10 + 3/10 =

    3/10 + 3/10+ 3/10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 新授

    1、利用 3/10 + 3/10 + 3/10 教学分数乘法。

    (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3/10)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3/10 ×3)

    (3) 3/10 +3/10+ 3/10=9,那么 3/10 + 3/10 + 3/10= 3/10 ×3,

    所以3/ 10 ×3=____________=9。 同学们想想看,3/10 ×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2/11 ”,就是把袋鼠跳 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 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 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再通过线段图帮助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

    跳一下的2/11 ”,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 “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就是求3个2/11 是多少?

    (列式:2/11×3 = 6/11 )

    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独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课件演示。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 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

    (1)出示3/8×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6.练一练,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三、巩固练习

    比赛: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 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 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 : 练习二第1、2、4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演示操作,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大家都来当裁判喽!”

    演示两人骑自行车的动画,一人的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一人的自行车轮子是其它形状的。

    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P58的“做一做”第1、3、4题

    2、练习十四的第2、3题

    (四)圆的画法。

    1、学生自学,看书57页。

    2、学生试画。

    3、学生通过试画小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注意的问题。

    4、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学生练习

    P58的“做一做”第2题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

    PPT 卡片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 新知探究

    2.1 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 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

    二、知识点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步骤:

    师: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左图圆的半径=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1m;右图圆的面积=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1m

    师: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个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一个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师:应该怎么计算呢?

    归纳总结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当r=1时,与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四、知识应用

    70页做一做:

    下图是一面我国唐代外圆内方的铜镜。铜镜的直径是600px。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这道题目吧。

    解:铜镜的半径是300px

    5.3 随堂练习

    若还有足够时间,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5/6/7题。

    (可以邀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

    6 小结

    1.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们在已知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圆环和“外圆内方”“外方内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不是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些推导出来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学们能过明白推导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去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7 板书

    例2解答步骤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测量出圆的周长

    (2)能够掌握多种测量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能够说出圆周率小数点7位

    (4)能够了解祖冲之

    (5)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7)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

    Ppt课件、、篮球、硬币、瓶盖

    教学过程

    一、讨论探索活动导入

    1、展示实物篮球、瓶盖、硬币

    揭示主题:圆的周长

    2、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边长是4条边相加就是周长,那圆的周长也和它们一样吗?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测量出篮球的周长(分小组讨论探索)

    4、提问:圆是没有边长的,它只是一条曲线,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将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吗?你们能想几种方法出来?

    5、分享测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线为直线、滚动、软皮尺测、绳绕圆一周

    二、了解圆周率

    1、提问:观察一下篮球和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

    2、提问:有谁知道圆周率是多少吗?

    圆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圆周率有多少小小数点?

    (展示祖冲之图片以及圆周率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比外国早1000年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

    圆周率是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这个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1、根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一个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书上,告诉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问: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条件:直径或者半径、π=3.14

    3、例题讲解

    书上第64页例题

    4、做练习题

    (展示ppt)

    课后小结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课后习题

    同样的小组成员,测量一个学校圆形的周长,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二)》知识点

    1.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橘历标上名称。

    3.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点建立方向标,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即每一步都要说清是从哪儿走,向什么方向走了多远到哪儿。

    4.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除第一段(以起点为参照点)外,其余每一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参照点。

    (4)以谁为参照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比例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7.比例的意义手斗: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10.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毕伍磨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圆的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小知识总结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合

    猜你喜欢